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资源开发例谈

时间:2022-03-23 02:57: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资源开发例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所呈现的主体性、生成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要求学校尽可能地建设好实践基地,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有效的服务,以丰富学生经验,促进学生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本文以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为例,谈谈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资源开发的经验做法。

一、开发“生态园课程”基地资源

校园环境绿化不仅能为学生创造景色幽雅、空气清新、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也能成为学生综合实践的课程基地。城区学校的学生,成长过程中普遍缺少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很多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一直成长在水泥森林里,缺乏对动植物的了解,更缺少对生命的敏感和体验,匮乏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与体会。

基于以上的思考,学校开发出了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生态园学生活动实践基地,其中包括果园、植物园、种植园、养殖园、模拟生态园以及微型农耕博物馆。生态园的诞生为孩子们提供了体验身边生活与感悟生命价值的绝好机会, 是学生们动手实践的好场所。它的建设遵循“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中来,到学生生活中去”的基本准则;它的活动强调“动手中学习、观察中学习、体验中学习”。生态园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融入大自然的机会,让学生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体验、感悟、学习。老师们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种植、养殖活动,组织学生感受、体验各类家常蔬菜和身边动物的生长过程。学生参与到每个环节的劳动中,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分享到丰收果实、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更加乐于探究。

可以说我校生态园的建成有效地克服了城市学校缺少学生观察体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资源中心和活动基地的难题。生态园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我校科普实践活动的焦点,一系列主题性的学生体验和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增长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培养了观察能力,搜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关爱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以主人翁的B度参与社会、学校建设的热情。

二、开发“食物健康课程”基地资源

民以食为天,人的生活离不开食物,懂得健康饮食、合理饮食,并珍惜食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该素养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现在很多的城市孩子,在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基本上不会做家务,更不懂得食物的挑选、食物的营养、食物的健康等相关的生活必备知识。

鉴于此,学校决定因地制宜,将食堂打造成一个不可多得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基地。聘请食堂厨师作为专业讲解员,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挑选新鲜的食物、怎样清洗食物、了解简单的配菜方法、健康的烹饪方式、常用的烹调技法及配料等知识。为了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学校对各年级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要求和时间表,每学期安排几次食物与健康方面的专题综合性学习。在初步了解一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学校会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去搜集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品卫生知识,然后自行设计学校一周食谱,与学校午餐食谱做对比,提出他们的建议与看法。学校也会定期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对学校午餐食谱做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当上学习与生活的主人。另外,学校要求学生在家中具体实习操作,并以日记或作文的形式在班级分享。为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校会在每年的春秋季游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机会自带自己动手做的食物,并从食物挑选、营养健康、烹调方式、食物季节性等方面在班级作分享与交流。在一年一度的奇思创意节上,学校还会分年级进行食物健康方面的科普知识大赛,提醒孩子们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三、开发校外基地课程资源

中小学校普遍面临生均面积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的基地与设备不足的现实问题,而校外可开发的基地却能进行很好的补充。鉴于此,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校外的很多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他们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的机会与场所,解决了校园资源匮乏的难题。

例如,利用学校食堂定点采购食品与企业、农户建立起的合作关系,我们在这些工厂、企业、种养殖大户建立了科技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到基地参观,接受专家、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到餐饮行业、农业园区开展“小小服务员”“我们的小菜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与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起长期合作,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校外教育基地是对学校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成为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的新场所。这些地方资源的发掘,不仅能更好地加强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也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成长空间,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团结协作、探索创新的精神与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团队精神、人文素养、创造精神的摇篮,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加油站。我们只有将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只有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校

上一篇:读懂儿童,以生命成长的名义 下一篇:浅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志愿者的激励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