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空间中的光设计

时间:2022-03-22 07:22:21

展示空间中的光设计

摘 要: 展示空间中的光设计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已变得越来越关键。该文将光和设计原理中的点线面要素结合起来,把光看做设计元素的第四要素,从基础元素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元素及元素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掌握规律,结合详细案例探讨光在展示空间中点线面关系及作用。

关 键 词:光 展示 空间 点线面

1 概述

1.1光发展

我们的空间充满了光。光对我们来说,即古老又现代。自远古以来,人类就崇拜赋予万物生命的太阳,它的光和热创造了地球上生生不息的生命。在世界各地的古老文化中,特别是在宗教和神话中,毫无例外都存在对光的膜拜。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光不再单单是为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环境的物质条件,光的功能和意义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拓展,在当今各个设计领域中,光越来越成为一个活跃的元素。在造型艺术与设计中,光为艺术创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1.2展示空间的光造型

光是视觉现象发生的先决条件,有了光,我们的眼睛才感知到世间万物,感知到空间的存在,因此,光是展示信息传达的必要条件,没有光,就无法完成任何信息的传递。由于光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光能激发观众的视觉体验,加深参观者的空间印象,利用光和影可以丰富人或物在空间中的表现力;光和色还可以强化主题,表现个性,营造特定的情调。光的强弱、方向以及光照的面积和光源色彩的不同,都会给空间产生不同的氛围。光更是空间划分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科技对光及其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光在设计中的视觉表现效果,利用人造光线的高单色性、高亮度性、高定向性以及可控性,光在展示空间中的功能早已不仅仅局限于照明,光被应用的范围正越来越广,成为展示设计中越来越重要的造型元素。

2 展示空间的光要素

点、线、面是一切造型的最基本的要素。光与基本要素点、线、面的结合,打破了传统造型要素之间关系静止、单一的局限,利用光的性质特点,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造型语言和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

2.1展示空间的光——点构成

点是造型要素中最活泼的元素,点有集中视线,紧缩空间,引起注意的功能,在造型活动中,点常用来表现强调和节奏。点的排列可形成线或面,在展示设计中,光与点的结合所形成的光点,可创造丰富的造型形式和动感效果。

(1)创造视觉焦点

展示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充分的展示展品,特别是突出一些重要展品的展示。点在画面中,具有张力,它在人们的心理上,可以形成一种扩张感。

光的发射性使它在聚焦视觉焦点,突出重点表现方面具有其他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光在空间中形成视觉焦点,可引起视知觉的稳定集中的注意。运用点光源刻画展品细节,或通过控制光的投射范围在展示空间中形成光源点,都可以通过光点的强调性在空间中形成视觉中心,达到突出重点展品的目的。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 ,对高品质的展品往往以单个玻璃展柜辅以多角度的重点照明,光源点形成空间中的节点,从而达到强调、突出重点展品的目的。

(2)动态光点的趣味展示

光具有可调控的特点,特别是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光的位置、强弱、大小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调控发生变化,从而在空间中形成光点的动态表情,活跃空间氛围,增加空间的趣味性。现今室外装饰中运用比较多的、可以悬挂在树上的流星灯,就是一种动态点的展示,它形成的是如掉落的流星一样晶莹璀璨的视觉效果。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为斯沃斯集团设计标识系统时,运用嵌入房顶的投影机投射一块手表大小的影像,当有人走过时,其身体截住投射的光,一块明亮清晰的表便会显现出来,把手伸出来,红色的表形光点又会显现在手中,如同漂浮在空中的表。这种动态的展示,无形中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动态光点的运用,打破空间的静止状态,对展示空间相对静止的状态起到较好的对比和调节作用。(图1)

(3)光点的拓展表现

点的连续排列可以形成线的感觉,点的聚集则产生面的效果,这就是点的线化和面化原理。通过点排列的大小、距离等变化,可以表现出很丰富的形象,如起伏感、立体感、动感等。点的这一性质被运用到光的设计中,结合光点的色彩、明灭等变化,可使作品更具张力和活力。各种户外霓虹灯即是通过点光源的排列形成或线或面的图案,通过光点的依次明灭,创造变化丰富、动感十足的画面。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石油馆在4000平方米的建筑外表皮下由间距约 120毫米的33万个LED点光源组成主画面,另由间距1000毫米的5000个一瓦的点光源组成辅助系统,运用LED精细成像的技术,通过控制系统对点光源的操作,可展现各种流动的视幻效果,以及视频成像、文字显示等,使石油馆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呈现出晶莹剔透、如梦如幻的光影效果。点光源还可以丰富空间层次感。世博会的法国馆外观是以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线网包裹的状态,在线网的节点处,以点光源进行装饰,增强了装饰构架的体积感。(图2)

2.2展示空间的光——线构成

在造型中,线有位置、长度和方向变化,比点具有更强的性格表现。不同的线还可表示远近、虚实、方向和纵深之感。可以说,线是最具情绪化的视觉元素。

(1)勾勒轮廓,塑造形象

在二维空间中,线对轮廓的勾画起到关键作用。如中国画中的白描,主要就是通过线对轮廓抑扬顿挫、起伏转折的勾画来表现画面主次、空间的关系。在展示空间中,运用光线对建筑外观的勾画,可以起虚化细节,突出整体的作用。实际运用中,不发光的单根线材的造型往往给人以单薄之感,运用光形成的线,由于光的发射性特点,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空间感,用光线勾勒外轮廓的建筑,在夜色中,强化了主题,虚化了细节,光的发射性更给人无限想象。白天人们早已熟悉的建筑形象,一旦到夜间会变得极其陌生而精彩。在室内装饰中,将照明灯具和装饰线结合起来,既起到照明效果,又加强了界面的表现力。

(2)引导视线,指引方向

线是最具有方向感的要素,结合光的注目性,在空间界面中,如地面、墙面、天花上设计条形导向性的人工灯, 可以增强空间的方向感,起到指引视线、明确空间导向、引导人流的作用。上海世博会的加拿大馆结合展厅上空的线材设置光带,其波浪状的线状造型显示了交通空间应有的动态,在烘托空间氛围的同时,又引导了参观的人流方向。 (图3)

(3)划分界限,围合空间。

线具有划分界限的功能。在二维画面中,常起到分割画面的作用。实线所分割的画面产生的是割裂、封闭的视觉效果。运用光投射的角度、灯具的位置、光线的强弱,可对界面产生灵活多变的分割。如运用光照射形成的“虚线”所分割的界面,在心理上分隔了空间,在实际中又形成分而不隔的格局。光也可以加强界面的分割效果,上海世博会的瑞典馆以“创意之光”为主题,整个建筑外观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夜晚光线从分割线射出,明暗的强烈对比,加强了整体建筑的体量感。(图4)

面是物被限制在平面上的形,任何线封闭时就形成了面。线所形成中空的面在视觉上更具包容性,光线所围合起来的面,因光的发射性而具有较强的“气场”作用,形成虚拟空间。这种虚拟空间赋予展示空间更多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例如在展示空间中通过上层界面光带围合成的面所形成的虚拟空间,既可以与大空间交流,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领域感。

(4)光线造型。

城市中较常见的激光地标灯通过光线射向夜空,其动态的变化划破夜空寂静,营造了繁华绚丽的节日气氛,就是光线形成的虚体造型。光线造型可以是运用灯发射出来的光所形成的视幻造型,也可以是灯具本身所形成实体的造型。现代都市景观中较常用的灯柱,在照明的同时,其规律排列的线性造型也起到装饰景点的效果。(图5)

2.3展示空间的光——面构成

面是围合空间的重要元素,是最能表现出各种形所具有的轮廓的心理特征。展示设计中界面是设计的关键所在。不同界面的设计都是对形、色、光、质等造型因素的恰当运用。光在界面设计中,通过光和色、光和影、光和材料等,可以创造丰富的空间层次感,形、色、光的综合艺术视觉效果。

(1)光与色

光是色彩形成的前提,有了光,才有色彩的产生。作为造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光在形态创造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色彩表现上更加重要,光是渲染、烘托气氛的最有力因素。

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不同,光的混合次数越多,明度越高。红光和绿光的等量混合产生黄光,红光和蓝光的等量混合产生紫光,如果改变光的混合比例和亮度,则会形成更为丰富的色彩层次。不同颜色的光源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固有色彩,使物体产生不同的色彩倾向。光的这些特性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高单色性、高亮度性的灯光混合形成五彩斑斓的光效,对展厅的主题表达起到关键作用。(图6)如科技馆往往用蓝色、紫色等冷色光源营造未来之感。新落成的无锡大剧院,夜晚的灯光变化莫测,不同的色光交相辉映,使大剧院显得更加壮观、富丽堂皇,到了深夜,蓝紫色的色光又给大剧院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运用光色营造的特定空间,既可以在人的心理构成空间领域感,又可以获得空间交融的效果。

(2)光和影

光和影总是相辅相成的,以光为媒介的手影游戏就是光与影的最佳表达。光投射所形成的光影效果可以产生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如陕西的皮影戏就是典型的光影结合艺术。在展示设计中,要重视光的设计,更要探讨影的表达。世博会的波兰馆外观设计融合了波兰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和现代时尚元素:白天,镂空花纹的剪纸图案在日光照射下,室内呈现光与影的游戏;夜幕降临,展厅出的五彩灯光透过纹样,又给整个展馆披上一件充满民族特色的光影外衣。(图7)光的投射角度对影的形成以及物体的塑造有很大关系。2011年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路易斯·威登箱包展,在界面的设计上就大量采用了光的元素。整个地台就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体,光从半透明的材料中漫反射出来,自下而上的光线改变了物体固有的光影效果,赋予展品新奇的视觉效果。(图8)

三、结语

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现代造型艺术与设计的一个新趋势。新技术、新媒介、新科技的不断发展,也促使现代艺术家与设计师的艺术创作与设计活动在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领域中寻求新的艺术形式和设计方法,从而体现时代精神。随着光纤、激光、全息技术等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升级换代,光的性能和可调控性等各方面都将得到极大地发展,光的表现力越来越丰富,作为设计元素的光也将获得更大的设计空间。把光看作设计的第四元素,通过对元素的纯粹化研究,获得形式的无限变化,同时与基础元素点、线、面结合,通过对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掌握规律,在传统表现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了科技世界的独特语言,从而也在传统和未来、科学和设计之间架起了桥梁,为我们的设计带来全新的视觉语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新的视觉体验。

参考文献

[1] 潘祖平.基础造型.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3月.

[2] [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纪江红 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3] 邹林.二维基础造型.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4] 邹林.三维基础造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2月.

[5] 韩起文.上海世博会石油馆外立面照明设计.北京:照明工程学报,2011 年 2 月.

[6] 唐艺设计资讯编著.2010上海世博会空间.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上一篇:北京“老字号”店铺设计的适时性分析 下一篇:广告图形设计中的艺术表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