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LAN的ADSL技术远程办公网络组建探究

时间:2022-03-22 04:41:52

基于VLAN的ADSL技术远程办公网络组建探究

摘要:目前,一些组织机构对内部办公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大。然而,相对分散的办公网点给办公网络的连接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如何克服相对分散地理位置,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有效地组建远程办公网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将对基于VLAN的ADSL技术远程办公网络的组建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VLAN;ADSL;办公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1-5116-02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远程办公网络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越来越成熟。ADSL技术、VLAN技术、宽带城域网技术等已经成为了远程办公网络组建中的关键技术,对提升远程办公网络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ADSL技术和VLAN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地为远程办公网提供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显著的提高网络传输速率,提高远程办公网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进而提高办公效率。本文将对基于VLAN的ADSL技术组建远程办公网络的组网方案进行探究。

1 ADSL组建远程办公网络的优点

1.1 成本相对较低

ADSL技术的性价比相对较高,其局端成本相对较低。ADSL技术可以利用传统的电话网采用的双绞铜线。因为ADSL技术可以将数据传输与语音传输在一条双绞铜线上实现共存,所以不铺设新的传输线,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ADSL技术组建的组网的设备端口所需的费用比传统的DDN、帧中继等采用的设备端口所需的费用要低,此外,ADSL技术只占用设备与PVC端口,不需要用局端基带modem等设备。

1.2 速率相对较高

ADSL在铜线上的下载速率能够到达1-8mbps,上传速率能够到达640-1000kbps,传输的有效距离能够达到3-3km。ADSL比普通modem的速率要快得多。ADSL技术可以满足企业远程办公网络中用户下载信息多于上传信息的特殊需要。ADSL技术组建的远程办公网络中如果节点只有两个,那么理论上其速率能够达到8mbps;如果存在多个节点,那么中心节点的带宽将会根据分支节点的数量进行平均分配。此外,ADSL技术组建的远程办公网络还能够根据传输的距离和双绞铜线的质量对用户的访问速度进行动态的调整。

1.3 较高安全性

用户利用基于VLAN的ANSL技术组建的远程办公网络实现企业内部的通讯,能够有效的提高通信的安全性。数据在ADSL技术建立的城域网上的通道进行传输时,能够保证数据的独立性与安全性,ADSL的点对点拓扑结构具有保密性高、安全与可靠等优点,能够确保用户独享高速传输通道。

1.4 较强的抗干扰性

ADSL组建的远程办公网络在传输时,电话信号与数据交换不会互相干扰。ADSL能够和普通电话在一条线上共存,同一条电话线在拨打电话和接听电话的同时仍然能够进行ADSL传输却不会产生互相干扰的现象。其能够在同一条铜线上对语言与数据信号进行分别传输,而且数据信号不会经过电话交换机设备从而避免了电话交换机负载的加重。ADSL技术的工作站和服务器之间是不需拨号并且始终在线的专线方式。此外,基于LVAN还能够有效地限制广播风暴。

2 基于VLAN的ADSL技术远程办公网络的组建

利用三层交换机VLANID的功能可以完成网络级VLAN,能够使得VLAN内的用户联结灵活设置,并且能够确保网络安全性。PVC达成专线互联中,可以通过汇聚层经VLANID来达成二层PVC的汇聚功能,进而能够有效地节省PVC资源。在宽带城域网中可以采用MA5100多业务接入设备提供的LANC板的以太网接口,并结合汇聚层交换机的BD6808从而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机构、教育机构以及其他组织机构提供高速局域网的互联业务。此项业务能够使得基于以太网的远程互联成功实现,此项方案具有管理容易、成本较低、性能优异、用户接入方便以及技术成熟可靠等特点,可以在城域范围内建立起高速、经济以及安全的INTRANAT,为大型组织机构内部的IT基础设施建立提供了理想的选择。此系统经过MA5100设备里的LANC所带有的10M/100M以太网的接口,能够有效地支持LAN与城域网PVC专线的接入,有效地提高了LAN接入用户之间专线互相联结的功能。

目前,采用MA5100用户线ADSL有效地解决了用户之间的远程高速局域网的互相联结的问题,其主要应用有两种:第一,点到点互联。经由LAN板FE接口而接入的局域网用户的两个局域网之间可以经1483B以及城域网PVC进行连接,进而能够达成点对点的用户专线互相连接的功能。MA5100具有PVC交换功能,能够达成本地PVC交换。第二,点到多点互联。三层交换机VLANID功能可以满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局域网用户之间的互相联结的需求。将需要连接的用户经由PVC连接到中心的接点交换机上,以实现二次交换,进而使得专心互联功能得以实现,从而通过VLAN自身所具有的网型与星型拓扑结构进行互相联结。通常,其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在中心连接点里设置一个接入服务器用于宽带城域网的接入,用一条光钎或ADSL当作中心接入的线路,别的远程客户端使用ADSL进行中心交换机接入,于是就能够在中心接点与各个客户端之间建立一条采用标记帧方式建立的链路,进而实现点对点的连接。以IEEE802.1Q协议为依据,TAG Header中认定的VLAN标识对一帧信号属于的虚拟局域网进行确定。因此,设备所属的VLAN就能够用TAG进行确定。因为VLAN有标记,所以能够保证安全性与较快的速度,能够有效地满足远程办公网络的需求,能够接入多个节点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采用ADSL技术的接入方式对相对分散的办公网络进行连接,比采用普通电话拨号方式或专线方式有着相当大的优势,例如,速度快、成本低等。远程办公网络应当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两个用户的网络可以采取点对点的方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网络可以采取网型网络结构或者星型网络结构。

3 基于VLAN的远程办公网络组建的技术方案

3.1 ADSL点对点专用网络

如果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机构、教育机构以及其他组织机构具有A\B两个节点,这A\B两个节点可以分别使用一个ADSL modem,并且采取使用双绞线联结到接入机房IPDSLAM节点,再经由IPDSLAM联结到城域网络之中,然后经过城域网络当中的局域网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以及城域网交换机,使用TAG对数据进行标识从而进行PVC通信。A\B两个局域网之间的线路可以经由VLANID进行连接。如果要达成这项用户业务方案,就应当首先在城域网络中将一个独立的VLANID规划出来,接着在城域网交换机的下联口与上联口进行相关的TAG值的配置,然后于IPDSLAM上进行PVC通道设置,最后在用户端将ADSL DSLAM配置成1483B模式。在进行城域网交换机配置时应当把TAG打在下联的IPDSLAM端口和上联汇聚层的交换机端口上。在IPDSLAM的配置过程中,应当对IPDSLAM的PVC通道进行配置,即采用城域网分配出的TAG号对PVC的通道标识进行标注,接着将MODEM配置成1483B的模式进行最终存盘,最后重新启动MODEM从而使得新配置得以生效,A\B节点处于一个VLAN范围内。这样的A\B节点设置使得通信在PVC通道里进行,又因为PVC能够使得数据独立分隔和有效分开,从而确保了A\B两个节点通信的安全可靠性。此项方案是针对有着点对点连接需求的用户进行设计的,主要适用于两台PC的远程办公网络。

3.2 ADSL点对多点的专用网络

ADSL点对多点的专用网络的组建方案中,点对两点的方式最具代表性,其他的方案是根据点的增加而增加分支。本文将以点对两点专用网络方案的组建为例,对点对多点的远程办公网络组建进行探究。如果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机构、教育机构以及其他组织机构有着一个中心的节点A和两个分支的节点B\C,实现节点A\B\C的相互间的通信是远程办公网络组建的目的。首先,把节点A\B\C各使用一个ADSL modem并经过双绞线联结到相邻的IPDSLAM节点。接着,经由DSLAM上联城域网的交换机端口联结到城域网当中。最终,通过城域网交换机实现PVC通信,通过中心节点的ADSL modem进行数据包转发。此方案中,B\C节点之间的数据会通过A节点进行转发。实现这种用户业务方案,首先应当将一个独立的TAG在城域网络中规划出来,接着需要将相关的TAG值在DSLAM的下联口与上联口之上进行配置,最终将ADSL modem配置在用户端。在进行城域网交换机配置的时候,应当将TAG打在IPDSLA的下联端口和IPDSLAM的上联汇聚层的交换机的端口上。在IPDSLAM的配置过程中,应当对IPDSLAM的PVC通道进行配置,即采用城域网分配出的TAG号对PVC的通道标识进行标注,接着将MODEM配置成1483B的模式进行最终存盘,最后重新启动MODEM从而使得新配置得以生效。在用户端PC上进行网络分配的私有地址分配。将A\B\C节点的数据处理完成后,A\B\C节点之间就能够互相访问了。这种方案建立了一个通过中心节点向分支节点进行辐射的拓扑结果,从而满足了许多组织机构的远程网络办公的信息内部交换的需求。

4 小结

综上所述,ADSL技术和VLAN技术是远程办公网络组网方案中的关键技术,对提高远程办公网络的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ADSL技术和VLAN技术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各自优势,是远程办公网络组建的有效解决方案,能够提高网络间的传输效率,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扩展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组织机构的办公效率,是远程办公网络组建的发展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秀中.基于PI骨干网的虚拟专用网理论与实现[J].中国工程科学,2002,4(3):85-91.

[2] 李天水,黄志红.VLAN技术及其在福建省宽带政务信息网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2,10:12-13.

[3] 孙茂圣,郭振民.基于城域网的超大型校园网的虚拟网构建[J].现代电子技术,2003,13:66-68.

[4] 叶木德.厦门电业局千兆以太城域网的建设[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4,3:43-45.

[5] 王援,金连甫.VLAN技术在宽带接入网中的应用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3,9(29):112-114.

上一篇: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节点设计研究与应用示范 下一篇:舍我其谁 压缩专家Win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