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时间:2022-03-22 12:40:14

影响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肝内胆管癌(ICC)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 方法 回顾自2003年6月份以来入我院治疗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资料,分析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个人行为(饮酒、吸烟)患者肝脏相关病史(乙肝、丙肝、肝硬化、胆石症、血吸虫病、肝囊肿以及脂肪性肝炎等与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 法。评价影响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结果 显示乙肝肝硬化(OR=1.769,95%CI:1.420-2.115)、酒精性肝硬化 (OR=6.447,95%CI:1.826-22.769)、肝内胆管结石 (OR=1.863, 95%CI:1.709-2.051)、胆总管结石(OR=1.539 95%CI: 1.042-2.635)、HBsAg (OR=3.640,95%CI:2.169-6.193)等是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促进因素。 结论 针对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我们提出了对肝内胆管癌患者应注意抗肝硬化、肝胆结石以及乙肝的治疗。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危险因素;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3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5-0146-03

肝内胆管癌(ICC)是一种肝内胆管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在我国大约占原发性肝癌的5%[1],这是一个较高的比率[2]。随着发病地区的不同,其危险因素也有很大变异。如在一些西方国家,肝内胆管癌的易感因素是原发性胆管硬化性炎症[3]。而在东亚一些地区,此病的发病却与吸虫感染密切相关[4]。然而在我国上述疾病发病率却相对较低,根据目前国情,我国是乙肝大国,国外研究认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能是我国肝癌发病的诱因,所以也可能是肝内胆管癌的危险因素[5]。本研究系统探讨了各因素如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个人行为(饮酒、吸烟)、患者肝脏相关病史(乙肝、丙肝、肝硬化、胆石症、血吸虫病、肝囊肿以及脂肪性肝炎等)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6月~2011年10月收入我院治疗的肝内胆管癌患者105例,其中切除术后1年生存的患者共69例,切除术后1年死亡的患者36例。切除术后生存的患者均有肝内胆管癌的典型表现,病理检查为肝内胆管癌。69例切除术后生存1年的患者中, 男性26 例,女性43例,病程(9.7±5.7)个月;36例切除术后死亡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3 例,病程(8.4±4.3)个月。

1.2 方法

回顾2003年6月份以来入我院治疗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个人行为(饮酒、吸烟)、患者肝脏相关病史(乙肝、丙肝、肝硬化、胆石症、血吸虫病)、肝囊肿以及脂肪性肝炎等,分析与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相关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是SPSS17.0,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情况为因变量,以各因素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 法。P <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观察资料与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情况

患者的观察资料[性别、年龄、个人行为(饮酒、吸烟)、患者肝脏相关病史乙肝、丙肝、肝硬化、胆石症、血吸虫病、肝囊肿以及脂肪性肝炎等]与切除术后患者生存情况如表1。

2.2 观察资料与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单因素Logistic分析

经单因素Logistic分析,乙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肝血吸虫病、HBsAg等因素,回归系数大于1,且都有统计学意义(P < 0.05),OR值大于1,与患者生存率相关。具体数据如表2。

2.3 观察资料与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显示乙肝肝硬化(OR=1.769,95%CI:1.420-2.115)、酒精性肝硬化(OR=6.447,95%CI:1.826-22.769)、肝内胆管结石(OR=1.863,95%CI:1.709-2.051)、胆总管结石(OR=1.539,95%CI:1.042-2.635)、HBsAg(OR=3.640,95%CI: 2.169-6.193)都有统计学意义,是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促进因素。具体数值如表3。

3 讨论

肝内胆管癌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肝癌的5%,这是一个较高的比率。其危险因素也随着发病地区的不同有很大变异。在一些西方国家,肝内胆管癌的易感因素是原发性胆管硬化性炎症。在东亚一些地区,此病的发病却与吸虫感染密切相关。然而在我国上述疾病发病率却相对较低,我国是个乙肝大国,据国外研究认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能是我国肝癌发病的诱因,所以可能也是肝内胆管癌的危险因素[6]。本研究105例ICC患者中,有20例肝血吸虫病,死亡组高于生存组,支持肝血吸虫病在ICC发生中的积极作用。肝内胆管结石被广泛认为与ICC发生相关[7],肝内胆管结石导致ICC机制可能与肝内结石造成胆管持续损伤、产生炎症进一步导致胆管上皮增殖有关[8]。本研究显示ICC患者中肝内胆管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生存组,与ICC密切相关,进一步证实肝内胆管结石可能是ICC发生的危险因素。HBV感染、肝硬化尤其是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病以及肝血吸虫病可能是国内人口ICC发病的危险因素[9]。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人口的ICC患者,HBV的感染率明显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其他国家,这可能是国内人口ICC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0]。

本研究回顾入我院治疗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资料如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个人行为(饮酒、吸烟)患者肝脏相关病史(乙肝、丙肝、肝硬化、胆石症、血吸虫病、肝囊肿以及脂肪性肝炎等),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情况,显示乙肝肝硬化(OR=1.769,95%CI:1.420-2.115)、酒精性肝硬化 (OR=6.447,95%CI:1.826-22.769)、肝内胆管结石(OR=0.863,95%CI:0.709-1.051)、胆总管结石(OR=1.539 95% CI:1.042-2.635)、HBsAg(OR= 3.640, 95%CI:2.169-6.193)等是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促进因素。针对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我们提出了对肝内胆管癌患者应注意抗肝硬化、肝胆结石以及乙肝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Llovet JM,Bruix J. Novel advaneeme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 rcarcinoma in 2008[J]. J HePatol,2008,48(Suppl):520-537. [2] Ahrendt SA,Nakeeb A,Pitt HA. Cholangiocarcinoma[J]. Clin Liver Dis,2001,5(l):191-218.

[3] 游经宏,周凯,邓莫根,等. 肝细胞癌切除术后预后因素分析[J] .江西医药,2010,40(6):511-513.

[4] 陆凯,张博,董立巍,等. 中下段胆管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26(2):5068-5071.

[5] 梁致如,何昆仑,徐立宁. 影响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39(5):463-465.

[6] 孙学军,石景森,何平. 影响胆管癌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分析[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41(1):85-88.

[7] 何平,石景森,陈武科,等. 应用Cox模型分析影响胆管癌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41(4):28-30.

[8] 州. 肝内胆管癌的病因学研究及预后分期系统[D]. 第二军医大学,2011:58.

[9] 孙万日. 影响肝细胞肝癌切除术预后的多因素分析[D]. 郑州大学,2007:84.

[10] 季锡清. 肝癌切除预后因素及抗复发外科综合治疗对策的临床研究[D]. 第一军医大学,2004:84.

(收稿日期:2012-12-05)

上一篇: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观察 下一篇:Fas/FasL系统在RSA患者蜕膜与绒毛组织的表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