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创造能力

时间:2022-03-22 02:40:42

从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创造能力

一、改革教学方法

快乐教学是关键,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得到教育。改变过去那种“教书非常认真”的传统教育思想,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成规,老一套,不变样,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与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二、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的兴趣,上好美术课。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生硬地让学生只是去画画,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视频课件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八年级“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现在多数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可以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十分有利。

三、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七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只有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六中学)

上一篇:作文评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下一篇:如何搞好化学教学中的习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