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更年期健康维护女性

时间:2022-03-21 12:58:21

如何进行更年期健康维护女性

更年期提前困扰高知女性

上海有医学专家研究表明,现代知识女性大量参与社会激烈竞争,以致更年期症状普遍提前,35岁左右绝经呈逐渐增多的迹象,而体力劳动的女性绝经期却有延后的迹象。

据国际妇婴保健院更年期专家杨秀兰主任医师介绍,在临床上,她遇到一位26岁的年轻女子,虽然还是青春年华,肌体却开始衰老,并且已绝经。而前来就诊的患者中,35岁左右绝经的女性也越来越多。

杨秀兰说:临床统计最新发现,知识层次越高、性格越内向、生活条件越优裕的女性,更年期往往越早开始,症状也越明显。

同时,更年期的年龄起止开始出现了两极分化,许多女性50多岁还具备正常生育能力,就在记者采访时,遇到一位要求放环避孕的56岁妇女,理由是她的月经还完全正常。

50多岁还未绝经的女性,大多是文化不高,或性格开朗,或不太富裕,或从事体力劳动的女性。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白领女性中出现心理负荷大为增加,大范围的出现严重更年期症状。一项问卷调查资料显示,在30岁到40岁的白领女性中,27%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隐性更年期现象,严重影响了自己与家人的生活与工作。而性格较封闭或生活较富裕的女性,往往对生活的要求更高,想得越多,心理上的阴影也越会影响到机体内分泌的变化。

专家建议:

职业女性从35岁起,就应该注意体内荷尔蒙的平衡,预防更年期症状。杨秀兰建议,更年期症状严重的女性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补充雌激素以做调节;中年女性可采用植物激素长期补充人体内的雌激素流失。而中药是丰富的传统医药宝库,有许多中药含有异黄酮,能补充植物雌激素,如葛根粉等,与中医中药的配合治疗,可缓解该症状。同时,职业中年女性应注意生活要有规律,应按时作息、劳逸结合,注意进行体育锻炼。

由于更年期与精神状态有着密切关系,而该时期的心身变化容易使女性情绪不稳、烦躁不安,因此,必须学会和提高自我调节及控制的能力,保持精神愉快。

在饮食上,可适量多吃黑木耳和白木耳、燕窝、百合、莲子、枸杞子、桑椹、甲鱼、鸭肉、淡菜、蚌肉、乌贼、阿胶等。女性更年期应忌吃辣椒、花椒、丁香、茴香、胡椒、芥末、榨菜、葱蒜等。

女人提前备战更年期

才30多岁,火气就越来越大,女性朋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进入了更年期。

最新一项统计表明,女性更年期症状发作时间已提前5年。更年期是在40岁~45岁之间,但如今大约100名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40岁以下的竟然占了20%,且绝大多数都是白领女性。30岁出头就出现更年期症状也不少见。

那么,女性朋友该如何应对提前到来的更年期症状呢?您不妨先看看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备战大餐。

有一位35岁的女士在一家外企任总经理助理,最近总觉得烦躁不安、容易疲劳,有时还会厌倦工作,莫名其妙地病了一场。她向医生诉说了心中的困惑:公司竞争十分激烈,自己心里总感到莫名的压力。工作之余,还必须照顾丈夫和孩子,双重压力让自己身心疲惫,火气也越来越大。虽然也吃了很多保健品,可都无济于事。

在一家外企公司当副总的李先生最近发现:一向温顺贤淑的妻子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对他的亲热举动表现得相当不耐烦,弄得他十分尴尬。当编辑的妻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劲:刚刚34岁,月经就开始不规则,皮肤怎么保养也润泽不起来,心里常常烦躁不安。采访中发现,不少知识女性正在承受着更年期提前逼近的折磨。据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吴新华主任医师介绍,现在的知识女性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流产过频是导致更年期提前的主要原因。

一些白领女性常常自诉有身心疲惫、体重攀升、烦躁失眠、皮肤干燥、发色枯黄、月经紊乱等症状,有时候还会厌倦工作,虽然服用了大量保健品也无济于事。实际上这些都是更年期症状,只不过是在这个年龄群还不应该出现,医学上称之为隐性更年期现象。

女性进入更年期之前一般都有某些症状。如感到胸部、颈部及脸部突然有一阵热浪向上扩展的感觉,同时上述部位的皮肤发红,并往往伴有出汗。又如平时月经较准,经前也无特殊不适,而突然在某次月经前发生胀痛、情绪不稳定、失眠多梦、头痛、腹胀、肢体浮肿等经前期紧张症候群;另外,出现烦躁、焦虑、多疑等情绪、精神方面的改变,也是步入更年期的先兆。

通过以上预测方法和自己身心的具体感受,大多数中年女性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已进入了更年期。

在现实当中有不少人认为,更年期就是指绝经期,其实这是含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医学概念。更年期是指女性从性腺功能衰退开始至完全丧失为止的一个转变时期;而绝经则仅仅是指月经绝止不再行经。也就是说,虽然绝经是更年期的明确标志,但它只是更年期中的一个里程碑,并不包括更年期的全部过程。更年期是绝经前期、绝经和绝经后期的总和。更年期症状多发生在绝经前后2~3年。症状出现的年龄、持续时间、轻重程度,因人而异。

在隐性更年期内,这些女性的身体内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卵巢功能下降,激素分泌水平降低或突然消失;外环境变化则涉及工作、生活、学习、家庭等一系列问题。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这一年龄阶段的女性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如皮肤起皱、下垂、生殖器官干涩、体形趋胖等,这些现象都会引起心理焦虑。因心口闷、心跳加快而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或因消化道功能失调而产生腹泻等,这些紧张情绪和不适症状均使她们长期承受着超过男人的心理压力。

专家介绍,更年期综合征除了与人体卵巢功能衰退速度有关外,还与社会、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白领女性忙碌的生活节奏,工作和家庭难以两全的矛盾,是她们发病的主要诱因。

专家提醒,40岁以前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女性,不要盲目地使用雌激素,因为其中的一些药物成分可能会增加妇科肿瘤的发生率,最好采用自我调节的方式,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调节植物神经类的药物。

策略之一:合理膳食

专家介绍,更年期一定要控制饮食,特别是要控制高脂肪和糖类的摄入,要运用当代的营养学知识,选择与安排合理的平衡膳食,预防早衰,延年益寿。

饮食低脂 更年期妇女膳食要清淡,忌厚味。要少吃或不吃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要选择植物油,如菜籽油、葵花籽油,吃些玉米面及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少胆固醇食物,多食大豆制品,如豆腐、豆腐脑、豆浆、豆腐干,因为它们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

多吃蔬菜 许多富含纤维的蔬菜,如豆芽、萝卜、芋头、海藻、叶菜类、土豆、黄瓜、青椒以及苹果、橘子等,有助于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另外,洋葱、大蒜有良好降脂助食作用。木耳、香菇能补气强身,益气助食。近年来报告香菇可降血脂、促进维生素的吸收。鲜枣、酸枣、猕猴桃、山楂、刺梨等富含维生素C,对缓解高胆固醇血症,促进铁的吸收,也有一定作用。

降低食盐 更年期妇女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可能会出现水肿、高血压,因此每天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

增加钙铁 更年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骨组织合成代谢下降,因此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发生率。女性丢失骨质从40岁左右开始,更年期及绝经以后,骨质丧失进一步增加,表现为股骨颈、股骨、胫腓骨、髋骨等部位容易骨折及身高变短,甚至驼背弯腰等。另外,妇女每天摄入1000毫克的钙,可以使血压的舒张压下降约6%。钙还能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因此,更年期妇女要经常食用含高钙的食品,如乳类及乳制品、海产品、虾皮、海带、豆芽、豆制品、骨头汤、骨粉、芝麻酱,钙供给量每天不少于1000毫克。

策略之二:加强锻炼

科学的生活方式很重要,要讲求起居、睡眠、饮食规律,拓展自己的情趣爱好,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因为,体育锻炼是促进健康、增长智慧的最有效手段。脑力劳动可使神经细胞联系增多,条件反射增多,并不断强化,因而反应更灵敏。体力劳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排除废物,延缓衰老。

我国历代养生锻炼的项目甚多,足以供给不同体质和不同疾病类型的人在健身治疗中选用,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推拿、保健按摩等。实践证明,这不仅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且还具有健身、延年的作用。慢跑、体操、散步等活动,对健康也很有益处。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还可以消除忧郁的心情,使身心愉悦。

策略之三:保持愉悦

培养广泛兴趣 这样可从自己取得的成绩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引以为乐。当一种你所感兴趣的东西暂时得不到时,就可由其他的方面得到补偿,使你的生活时时处处充满着乐趣,得到满足。

学会转移矛盾 当伤心、焦虑、生气时,应设法消除和缓和之,变不利为有利,如出去看戏剧、听音乐、赏画、走亲访友、结伴郊游等,有利于保持精神愉快。

优化夫妻关系 要比过去更注重优化夫妻关系,要以温柔的回报和激情的响应缓和厌倦和排斥,努力使自己“恢复”过去。要用语言、用修饰、用姿态、用性去爱对方。

策略之四:定期检查

更年期的妇女最好每隔半年至一年到医院做一次妇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其他更年期常见的器质性病变,如子宫颈息肉、宫颈癌、宫体癌等。

更年期女性要“挑食”

女性四十五岁以后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骨质的流失加速,内脏机能也会逐渐衰竭,营养不均衡,就可能加重更年期症状,因此除寻求专业医师治疗外,均衡饮食也是保健方法之一。

步入更年期的女性,应减少吃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而多吃一些瓜果蔬菜,因为其实很多瓜果蔬菜都是餐桌上的天然“降脂药”。

黄瓜:清脆可口,具有清热、解渴、利尿作用。它所含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排出食物废渣,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黄瓜中还含有一种叫“丙醇二酸”的物质,可以抑制体内糖类转变成脂肪,有减肥和调整脂质代谢的功效。

茄子: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紫茄子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P,能增强细胞黏着性,提高微血管弹性。医学研究表明,茄子能降低胆固醇,还能防止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损害,可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病症。

绿豆:夏季清暑佳品,具有降低血脂、保护心脏、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绿豆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实践也证明,高脂血症患者每日适量食用绿豆有明显降胆固醇作用。

香菇:具有消食、去脂、降压等功效。其中所含的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香菇还含有香菇嘌呤等核酸物质,能促进胆固醇分解。常食香菇能降低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番薯:营养学研究发现,适量食用番薯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质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使皮下脂肪减少,避免出现过度肥胖。要注意的是过多摄入番薯可使进食的总热量增加,反而不利于降低血脂。

山楂:主要含有山楂酸、柠檬酸、脂肪分解酸、维生素C、黄酮、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促进胆固醇排泄而降低血脂的作用。山楂乃酸性食物,故不宜空腹食用,亦不宜过多久食,最好在饭后食用。

苹果:国外有项研究表明,一天吃一个苹果,可使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下降一半,这归功于苹果中所含的类黄酮。类黄酮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此外,苹果中的果胶也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因此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上一篇:自我保健是明天健康的方向 定期体检是预防疾病... 下一篇:“大丰收”中别放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