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鸭菜最诱人

时间:2022-03-21 03:09:08

在南京参加军区组织的政工领导集训,临结束时,妻子和女儿分别打来电话,要我带几只南京盐水鸭,这事我早想到了,只是学习紧张未来得及去办。看,我们全家都喜欢那一口。

说到南京人吃鸭,那可是有历史的了。先秦时期的吴国《吴地记》就曾记载,南京“筑地养鸭”;明代有首民谣“古书院,琉璃墙,玄色缎子,盐水鸭”,将盐水鸭与南京国子监、大报恩寺塔和著名的云锦并列,足见它在南京人心中的地位。南京人自古以来就是鸭子“消费大户”,“无鸭不成席”。据有关资料介绍,南京人一年要吃掉4 000万只鸭,外销2 000万只,这在全国乃至世界同类城市中都极为罕见,足可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了。

我记不清什么时候开始迷上南京盐水鸭的,只晓得每年几次来南京出差,朋友请吃饭让我点菜,都少不了盐水鸭拼盘,临走时还要带上几只,送给亲朋好友分享。平日里要是馋了,还要打电话给南京的朋友,让他们托人捎带一些来。这盐水鸭真是可人的,看成色,盛入瓷盘中呈玉色,晶莹剔透;闻其味,则醇香扑鼻,实在令人叫绝。夹一块送入口中,一种难以言状的香味会溢满口腔,你的牙齿会欢快地跳舞,你的舌头会死去活来地滚动着。当鸭肉爬过你舌头爬过你喉口爬过你食管到胃里时,那一种极鲜极嫩极细腻的感觉会长久地留在你的记忆中。

不要以为南京只有盐水鸭这美味了,要说把鸭菜开发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那只有南京人的本事。就说这鸭头却是一宝。那经过精心制作的咸鸭头可是佐酒佳肴,有这一口,即使山珍海味陈列于前,也觉得索然无味了。一个小小的咸鸭头,高明的食客可将其分为长唇、宽舌、头皮、脑浆、“槽头肉”等,分而食之,各有各的味道。鸭舌下胲,薄薄的似壳一层皮,极有脆劲,嚼之,仿佛脑门在耳肉格格作响,咸度最淡,一缕淡云,在若有若无之间;鸭舌,或吸或抽,长长的脱颖而出,它的妙处在于嫩的感觉而非干咸的味觉;最有个性的当属鸭脑浆,软如豆腐,对口吸吮,最是那股油香味,让你回味无穷;还有那槽头肉,就是脖圈上的肉,顺颈一缕缕地往下撕,韧得很有嚼头,咸里透鲜。如此这般,最后只剩具空空如也的头盖骨,大约与北大教授贾兰坡发现的那具北京猿人头盖骨相似吧。每次坐火车路过南京时,朋友总会送上一些盐鸭头上来,外加两瓶洋河大曲,在列车上就着咸鸭头小酌几杯,真有点快活似神仙。还有那鸭血,活脱下脚料耳,多有人不屑一顾,然而,聪明的南京人把它做成鸭血粉丝汤。一碗鸭血粉丝捧在手上,只见浓白的老汤中漂着香菜的绿色,点缀着鸭血的深紫色、粉丝的银白色,色香味俱佳,引诱得人直咽口水,再啜一口,香辣,那种被美味俘虏的感觉真好。

有人说,看一个地方吃食的水平,最好是看其炖品。我曾向南京的朋友提过这个问题,试探着问了一声:“南京的炖鸭不知味道如何?”那一日,朋友带我来到鼓楼后街的一个炖罐店,灶台上齐齐整整地摆放着10几个炖罐。我们要了一个老鸭炖罐,只见上面漂着一层黄黄的油,把油轻轻撇掉,淘起一勺汤喝,地道纯正,再夹起一块鸭肉,鲜嫩无比,入口即化,一点也不塞牙,细腻得没有杂质。吃着吃着就想起营养过的丽人脸,粉嫩粉嫩,秀色可餐。一打听,店主告诉我们,这是正宗的南京土鸭,已煲了10多个小时了,足见其原料好、功夫深。

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好玩的、好看的地方很多,游客在饱了眼福后,再品尝几道地道的南京鸭菜,真可谓锦上添花,不枉此行。我这馋汉的逻辑,不知各位客官认同否?

上一篇:玫瑰花美容药膳 下一篇:滇西彝山饮食散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