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激励学生学习的发问技巧

时间:2022-03-21 12:26:11

试谈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激励学生学习的发问技巧

数学是高职院校必修的基础课,由于目前我国高职学院的生源主要是职高学生与高考低分段的学生,他们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比较单一、被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的课程,老师通常采用“灌输试”教学法,在课堂上直接给出概念,然后对概念进行验证、演绎的现象比较普遍。而未能重视引导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这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是探讨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发问技巧开启学生探究学习的心得,即如何激励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欲望,指导和激发学生乐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发问是主要途经之一,因为有问才有探究,才有究根问底,所以发问是核心,而怎样培养学生发问,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创设学生发问的氛围

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投入,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勇于争论,大胆探究,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生发问的情景和氛围,这是促使学生发问的前提。

二、培养学生发问意识

学生是否具有发问意识,是学生能否提出问题的前提和条件。而发问意识的形成是靠诱发其好奇心,激发其发问的热情,培养发问的胆量,树立发问的信心,使学生具备强烈的发问欲望、浓厚的发问意识。

三、诱发学生发问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探究的原动力。如果当初陈景润的中学老师不是给他以哥德巴赫猜想的启蒙和引导,也许他不一定会在日后立下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雄心斗志。因此老师可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手段和各种典型事例教育激励学生,诱发其发问和探究的兴趣。

四、指导学生发问的艺术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仅需要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强烈的发问意识,善变的发问灵感,更需要有恰当的,切合实际的巧妙的发问艺术。

1.史发问。数学史是人类不断实践探索,战胜挫折的奋斗史、开拓史和探究史。因此,数学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热情。因此,可以借用数学的发展和应用史,以唤起学生发问的灵感。如讲到圆周时,可以先提示学生祖先是利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和(即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的,但那毕竟是近似的,那如何得到圆周长的精确值呢,引导学生发问和探究,待讲到极限存在准则时,利用单调递增且有界数列必有极限的原理解决此问题。

2.以事发问。就是以重头事件或典型事例来促使学生发问。如我国2003年10月15是成功发射载人飞船,举国上下万众欢腾大家都沉浸在无限兴奋和自豪之中,巧借此事发问:飞船是用火箭发射的。现一个重1000kg的火箭携带2000kg的燃料在空中静止不动,现它的发动机起动,且其喷射的速度为0.7m/s。试问当它的所有燃料耗尽时,速率是多少?由于学生对此类问题感兴趣,所以特别容易接受发问,并能积极探究。

注:本文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研究生学制选择背后的思索 下一篇:如何提高成人教育的二外日语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