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风险因素分析

时间:2022-03-20 06:26:45

电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风险因素分析

电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是电网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涉及面广、程序复杂、政策性强,工作的协调量占整个电网协调总量的70%~80%,对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周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安庆电网发展迅速,2011年最大负荷为1326MW,同比增长13.33%,对缓解供电压力,加快电网工程建设尤为重要。2011年至2012年间安庆地区有秦潭变、朝阳变、龙湾变等一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相继建成并投运,项目前期工作量大、任务重。通过分析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寻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效率的管理措施,可适应电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一、项目前期工作

一个新建电网工程主要分为项目规划、项目前期、项目建设、项目投运等四大步骤(如图1所示),项目前期是连接项目规划与项目建设的桥梁,是电网新建输变电工程的一个重要阶段,项目前期的工作进度将影响这个电网工程是否能够快速建成并顺利投运,而项目前期的工作效率将取决于是否能减少或规避此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

项目前期工作是指根据核准制要求,在电网项目核准之前需开展的相关工作。具体包括报审项目建议书,编制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需要编制规划选址、压覆矿产、地震安全、地质灾害评估、项目用地预审、环境评价、水土保持等专题评估报告,落实各项支持性文件,编制报送核准申请报告等工作。

二、风险的概念

对风险的定义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美国学者威利特等为典型代表的静态学派,他们把风险理解为不确定事件。这种理解从风险管理与保险关系的角度出发,以概率论的观点对风险进行定义。二是以美国学者威廉姆斯和赛因斯为典型代表的动态学派,他们认为:“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可能产生结果的变动。”这种变动就是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意味着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不一致或偏差。因此这种变动越大,风险越大。

电网项目前期工作风险是指在电网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

三、项目前期风险分析

项目前期风险因素分析流程如图2所示,项目前期工作具有流程节点多、时间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构成了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1、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脱节,造成选址选线出现反复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膨胀,建设用地资源越来越少,各方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各自独立开展,城市规划国土部门对电网工程未能预留相应的建设用地以及线路走廊,造成电网工程项目选线困难。当城市规划实施调整时,将直接影响电网规划步骤,致使线路路径进行调整,冲突严重时将会颠覆电网工程的所有前期工作,直接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造成影响。

2、相关部门利益冲突使项目前期工作受阻

一方面,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征地、拆迁成本费用逐年增加,并且由于相关利益主体借助“行业规范”或者“行业标准”提出高额补偿要求,补偿额度远高于政策规定的补偿标准,同时附加诸多条件,比如免费增容改造用电设施、修建乡村道路、优惠电价等等,或者抢建抢种以套取高额赔偿,致使征地拆迁过程进展缓慢,时间周期拉长。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单位和公众对电磁环保认识普遍存在误区,认为高压线路会影响健康,并且各地块业主、线路沿途所经企业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往往反对在其地块或周围建设变电站或跨过输电线路,环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市环保局要求高压线路与建筑物距离标准加大,增加了选址选线的难度,甚至导致已经批复的站址被迫调整。诸多的利益冲突造成项目前期工作受阻。

3、审批程序日趋严格致使前期工作的周期加长

一是审批环节严格。根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04]19号)对于电网项目核准权限的要求:330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进行核准(国家发展改革委),330千伏以下电网项目由地方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或经贸委)。同时,要取得国土局、规划局、公路局、水利局等部门的9项支持性文件,工程项目逐级审批、逐级办理,审批工作周期漫长。二是审批内容严格。文物法、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的出台影响着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前期工作增加了文物勘测评估、林地评估、地质灾害评估、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等内容,对前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前期工作周期明显加长。

4、设计深度不足使前期工作审批周期延长

前期工作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涉及多个专业,对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设计人员必须对环评、用地、林业、水利等环节有足够的法律法规认识,否则将造成可行性研究设计深度不够,致使选址选线、路径规划、可研评审、土地报批等过程中要补充修订大量内容,影响前期工作进度。此外,有些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选址选线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土地权属、可能存在的纠纷、土地权属人的意见等相关因素,甚至没有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就提交审批,造成站址出现了占用基本农田或者建站的地质条件不满足规程要求等情况,导致线路出现跨越环境敏感区,最后不得不更改设计方案。

四、项目前期风险的应对措施

根据项目前期工作的特点,及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的分析与探讨,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减少或者避免这些风险因素,提升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提高电网发展速度和效益。

1、合理电网规划,衔接城市发展

加强对电网规划的研究,不断提高电网专项规划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电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统一、有机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前期工作的主动权,降低工作难度。因此,政府应对已纳入专项规划的站址和走廊进行严格保护,为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2、加快开展前期,增加项目储备

加快开展前期工作是实现“规划一批、开展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前期工作目标的有效途径。对电网规划已明确的建设项目,应提前2至3年启动前期工作,争取在开工前半年至1年时间完成可研批复及核准工作。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可以增加电网项目储备,为下一步电网项目建设做好铺垫。

3、建立沟通机制,争取政府支持

电网前期单位只有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洽谈机制,通过主动宣传和沟通,提高政府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才能营造互信共赢的良好环境氛围。因此,应促使政府出台对电网发展有利的政策措施,在土地征用、民事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将各项工程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4、优化前期流程,搞好项目储备

一方面,可以超前安排前期工作,以应对前期工作周期长、不确定性增加的特点,根据电网发展规划和电力市场需求,提前一年部署开展前期工作;另一方面,各电网项目环评可以由地市公司统一“打包”委托设计院开展专题研究,环保部门统一“打包”评审、批复,可节省宝贵的前期工作时间,缩减前期工作周期。

5、加强政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电网项目前期工作人员要及时加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如《环境保护法》、《物权法》、《城乡规划法》、各地政府出台的土地占用补偿标准等。前期工作人员依法维护好各方的利益,可解决项目前期工作中遇到的纠纷与冲突。

五、总结

风险的存在使电网项目前期工作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前期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把风险的分析与控制管理作为电网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电网项目前期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是缩短电网项目建设周期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芸:浅议水电项目前期工作管理[J].水利发电,2006(6).

[2] 李中城:电力企业危机管理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5).

[3] 黄怀泽:电网企业风险管理初探[J].广东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4] 张文泉、胡庆辉、张爱军:电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探究[J].电力技术经济,2007(4).

上一篇:越南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与启示 下一篇:粤鲁浙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