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改革体会

时间:2022-03-20 06:45:55

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改革体会

【摘要】 目的:改进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方法:采取带教老师选拔制,岗前培训,结合双向评定及终末质控的形式。结果:带教质量明显提高,护生适应临床快,圆满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关键词】 护理;带教;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8-0105-01

护理临床教学是培养合格护士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而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的优劣。因此,工作中,加强临床带教管理,提高带教质量,是减少医疗纠纷发生,保障患者安全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教学型综合医院担负着各类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要接受较多的大、中专护理实习生实习。为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合格护士,自2010年开始,通过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带教质量明显提高,因护生实习而发生的护理纠纷较改进之前明显下降,确保了护理安全,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选拔合格的带教老师是提高带教质量的关键

以往带教老师的选拔采取论资排辈的方法,.只考虑到带教老师的工龄长短,而忽略了带教老师业务素质及带教能力,以至带教质量收效甚微,实习生对带教老师不满意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中途调整带教老师。

目前,选拔带教老师的基本条件为,①大专以上学历;②3年以上临床专科护理经历;③具备护师及以上职称。且以上人员必须同时具备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理论和操作水平高,选拔的带教师资人员经护理部对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带教工作。

2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是提高带教质量的措施保障

根据各学校的实纲,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带教计划。包括实习目的、任务、内容、时间、场所、考评方法等。各临床科室根据护理部的计划及专科特点,制定出本科的带教计划。具体包括护理小讲课、教学查房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3 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是保障带教质量提高的前提

3.1 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护生来到医院后,由分管院长致欢迎词,介绍医院的概况;各职能科室主任分别给予护生的住宿须知、如何保障人身安全,医院的管理规定等内容进行讲解。

3.2 严格依法带教 护理部主任组织学习《护理核心制度》、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等内容,通过学习,增强了护生的法律意识,使她们在进入临床前明确了自己的合法身份,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不能单独从事各项护理操作,自觉遵守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原则,规避了护生因脱离老师的指导擅自操作而引起的护理纠纷和投诉。

3.3 改变以往实习生来院后直接进入临床实习的方法

以往护生来院后未经岗前理论和操作培训就直接进入临床实习,实习过程中时常出现不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和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护理差错,现在重视上岗实习前的理论和操作训练,组织护生在入科实习前先观看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光碟,然后再由各临床带教组长对其所负责的操作项目进行操作演示,最后,由每位护生亲自操作一遍,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带教老师及时给予纠正,培训结束后,对理论和操作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临床实习,这样,有效防止了护生不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和操作规程而发生的差错和事故。

4 改进带教方法、培养护生综合能力是提高带教质量的根本

4.1 改变以往护生跟班不跟人的带教方法 现在坚持一带一的教学方法,运用“一看二练三放手”的带教法、经验教学法及启发式教学法,培养护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工作中带教老师认真做好传、帮、带,任何护理操作严格示教,护生操作时老师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定期组织护理教学查房帮助护生学习处理护理问题的步骤及手段等。

4.2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过去带教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是老师只管讲解,而不管护生能否理解,是否听懂;现在带教老师根据护生的教育现状及不同的心理需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护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达到提高护生工作能力的目的。

5 重视教学的双向评价,不断提高带教质量

采取教学双向评价的方法,即评教评学,严格考核带教老师,全面落实带教老师责任制,护生在每科实习结束后,对带教老师的传授能力、责任心、理论水平、技能操作及带教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护理部依据护生对带教老师的综合评价情况,对带教认真、教学质量高的老师,给予奖励,并提供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反之,对带教不认真,能力低,护生反应差的老师,给予限期改正,直至取消带教资格。科室对护生严格出科考核,做出实习鉴定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定期召开护生座谈会,听取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意见,从而进一步改进带教方法。

三年来,通过临床护理带教方法的不断优化,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注重护生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培养,同时,通过对带教老师的严格选拔和考核,老师的责任心、带教能力得到提高,杜绝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护理安全,护生对带教满意度明显提高,医院的临床护理带教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丽君,王惠英.浅谈护生I临床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药杂志,2006,35(12):95—96.

(收稿日期:2013,07.16)

上一篇:新生儿黄疸光疗75例不顺从原因浅析及护理探讨 下一篇:浅谈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预见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