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66例

时间:2022-03-20 06:22:55

小切口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66例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入选的婴幼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66例,治疗组行小切口手术,对照组行腹股沟斜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阴囊血肿、鞘膜积液的发生率,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阴囊血肿、鞘膜积液的发生率、复发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小切口手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复发率低。

【关键词】 婴幼儿; 腹股沟斜疝; 手术; 小切口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手术是治疗腹股沟斜疝最可靠的方法,婴幼儿斜疝主要采用高位疝囊结扎术,但传统腹股沟斜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存在切口较长,手术创伤较大,住院周期较长,且疝复发率较高。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6月~2010年4月对66例婴幼儿腹股沟斜疝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2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行传统腹股沟斜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病例,共54例, 男50例,女4例,年龄4.2个月~5岁,平均(2.5±0.53)岁,单侧53例,双侧1例,其中可复性疝49例,嵌顿疝5例;观察组为行外环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病例,共66例,男60例,女6例,年龄4.1个月~5岁,平均(2.4±0.54)岁,单侧63例,双侧3例,其中可复性疝55例,嵌顿疝11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下腹横弧形切口,于腹股沟管内环上方腹横纹处做一弧形横切口,长约2.0~3.0 cm,分离皮下、腹肌后打开腹膜,找到内环口,把内环口用皮钳向切口提起,4号丝线荷包缝合封闭内环口,缝合腹膜、肌肉、皮下,皮肤用止血贴拉紧。观察组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术,选择腹股沟区以外环口为中心顺皮纹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扪清外环口,钝性分离外环口处组织,找到灰白色疝囊(可牵引,能活动的组织为精索,于其内前方寻找疝囊)。将其提至切口处,切开疝囊,证实为斜疝疝囊后。横断疝囊,远端止血,近端向上游离至疝囊颈,(见到疝囊变厚及腹膜外脂肪组织证实),缝扎疝囊颈,剪除多余疝囊组织,将及精索复位,如外环口增大,则缝合缩小之,最后缝合深筋膜及皮肤各一针。对于嵌顿疝患儿,在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于外环口处向外上方顺纤维方向适当剪开,扩大外环口即能松解嵌顿环,还纳疝内容物,同上法处理疝囊,重建外环口。如有肠管坏死,则不用此方法。

1.2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阴囊血肿、鞘膜积液的发生率,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复发率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阴囊血肿、鞘膜积液的发生率及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3 讨论

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多为先天疝,主要因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完全闭合所致,一般没有局部肌肉薄弱改变,且随着患者的生长和发育,腹部肌肉越来越强壮。因此,不需要作修补手术,只行疝囊高位结扎术[1],就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传统腹股沟斜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切口较长,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相对较大,需分离精索,易损伤精索血管造成血肿,甚至损伤输精管,术后复发率高[2]。小切口手术方法有如下优点:(1)因腹股沟长约1 cm,自外环口完全能将疝囊拖出到高位结扎。(2)自外环口处理疝囊不切口腹外斜腱膜,不破环腹股沟管前壁结构。(3)切口小,创伤小。(4)因创面小易止血,伤口渗血少,故阴囊水肿发生少。(5)术后患者全身反应轻,进食影响小,住院时间短。(6)该方法适宜经验丰富的普外科医师采用。笔者所在医院以往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均选择斜切口,类似成人的手术切口,小切口与之相比,具有瘢痕小、外形美观、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切口较小,加上婴幼儿组织发育不完全,解剖不如成人清晰,术中要避免腹股沟区的神经损伤,一旦损伤,造成肌肉萎缩薄弱,是术后疝复发的重要原因。同时,还要避免精素损伤及髂血管的损伤,故手术的操作要尽量轻柔,术中的器械要配备专用的儿科手术器械,以减少损伤。

参 考 文 献

[1] 柳光辉.小儿腹股沟斜疝切口选择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师杂志,2008,2(3):123.

[2] 刘德鸿,肖现民,周以明,等.婴幼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特点与手术年龄的选择.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9,2(5):334-336.

[3] 吴云,董李.小切口经外环途径修补婴幼儿腹股沟疝应用体会.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18(5):430.

(收稿日期:2011-04-21)

上一篇:腺苷蛋氨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 下一篇:妊娠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