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校学生工作服务职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时间:2022-03-20 03:34:43

强化高校学生工作服务职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 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面对着经济社会变革提出的新挑战,教育改革进程加快提出的新目标和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新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认清形势,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化学生工作的服务职能,创新工作模式、丰富工作内容,更好地为高校人才培养服务,推进高校学生工作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 服务 职能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高校的学生工作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按照“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牢固树立学生工作的“服务意识”,做到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

一、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普及阶段发展,大学生群体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特点,传统的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刚性的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工作中出现了教育功能弱化、管理权威下降、服务质量不高的现象,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开展学生工作必须作出适应性的转变,正确处理教育、管理与服务的辩证关系。

高校学生工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体现。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主要体现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80年代至90年代中后期,增加了管理学生的功能,即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等实施规范和控制;90年代后期,开始强调指导学生和服务学生的功能。高校的学生工作从教育、管理到服务功能的演变过程,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服务型”也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为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需要,相应成立了如就业指导中心、勤工助学中心之类的服务机构,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依然在行使行政管理的职能,这无疑影响到这些服务机构功能的发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成效,也违背了其成立的宗旨。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学生工作的“服务意识”,切实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将服务功能放在学生工作的主导地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和尽可能好的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服务职能,丰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实效

1.传统学生工作的误区。

传统的学生工作中,学工人员把学生仅视为教育的对象,注重教育和管理的功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客观差异性。教育方式上多以灌输、说教为主,管理方式上多以防御型、被动式为主,工作的导向和评价往往是以学生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为原则,从而形成以“问题管理”为重点的工作模式,体制中“政府化”倾向较为明显,学工人员都成了“保姆”、“消防员”,又累又苦,事倍功半,客观上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要求。

新型学生工作倡导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工作目标,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工作重点,将教育、管理、服务与发展融合为一体,并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始终。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研究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能对自己负责的人,尊重学生主体性发展,工作中与学生平等、友好相处,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形成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要更多地站在学生角度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成为沟通社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研究学生,就是要全面、及时地了解和研究学生,随时掌握学生身心及行为的变化,要知道学生思考什么、需要什么、关心什么,这样我们的工作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服务学生,就是要把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融教育、管理、服务、发展于一体,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条件,创新服务思路,提高服务质量,尊重学生,满足学生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保护学生发展自我的要求。通过服务教育人,通过服务感染人,通过服务吸引人,通过服务引导人,通过服务发展人。发展学生,就是要把一切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整合学校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资源,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政策、措施,搭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

3.强化服务职能,创新工作模式,不断丰富学生工作内涵。

教育方式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发展而在不断地改进。当前,高校学分制的施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给高校的学生工作带来新的课题。总书记强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学生工作要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融入一系列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活动中,在服务中教育学生,在服务中管理学生,在服务中发展学生,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自我教育。学生工作应把学生的需求与学生主体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改变那种千人一面的目标模式和整齐划一的工作观念,尊重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注意满足学生主体性发展需要,让学生自己选择,自我负责,自我设计学习、生活及发展目标。

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内容十分广泛。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需要指导和帮助的问题与困难都是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招生咨询服务、入学教育指导服务、思想道德引导服务、心理健康指导服务、学习指导服务、职业指导服务、经济资助服务等。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上述服务内容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质量必将影响到教育和管理的效果,关系到学生对学校、对老师的感情,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应该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容,采取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措施,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

三、全员参与,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合力

从1999年开始,高等学校连续多年扩大招生,带来在校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高等教育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学生缴费上学,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在逐步增强;生源素质的多层次,毕业生就业难,加上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导致学风建设难度在加大;竞争加剧,独生子女比例递增,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多,呈现强烈的个性化倾向等,这些都使学校的学生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目前,高校,尤其是地方同类高校之间,除了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培养质量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外,“服务质量”也成了竞争的重要内容。要在这场高等教育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在扩招的新形势下培养出一流学生,就要求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积极发展“服务”工作,努力做好培养人的工作。

我国高校一贯重视“三育人”工作,强化教育、管理、服务三大板块的育人功能,多年来形成了“服务只是后勤部门的事”的观念,同时也使政工干部、教师没有认识到服务学生的责任或义务;还有部分教师存在“教育”、“管理”与“服务”等同的概念,认为把书教好,把学生管好,也就完成了服务的职责。种种因素,使得大部分学生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也从教师、政工干部那里得不到完整的教育。然而教学活动、管理行为在高校育人活动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教师、政工干部在这一工作中,担任着导演的角色,教他们对人生和学术等方面的认识与理解以及日常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导向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失去了这样接受教育的好机会,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损失。我们不能把教书、管理和服务相分离,高水平的学生服务需要相应的环境、氛围,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一起努力。无论是学校的教学人员、政工干部,还是后勤工作人员,虽然各自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应以自己的无私爱心把服务学生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以自己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满腔热忱地服务于学生。要树立“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主动为学生服务”、“服务是每个教职员工的职责”的观念,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行动和真情感染学生,透过各方面的服务、教育和引导,影响和激励学生自立、自律、自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总之,高校开展学生工作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凸显服务职能,这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当然,“服务学生”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实现,其需要我们全体高校学生工作人员为之作出不懈的奋斗。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潘世墨.高校学生工作――“教育、管理、服务”的辩证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2]刘恒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6.

[3]刘恒新.以育人为根本,构建高校学生工作新格局[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李平安.以人为本与学生管理[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1.

[5]李祥印.“以学生为本”做好学生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09,1.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