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与养护浅析

时间:2022-03-19 09:38:20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与养护浅析

摘要: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养护行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道路在使用的过程中,路面不仅经受着车辆直接荷载的作用,还要经受自然界风霜雨露的作用,而且是道路使用状况的最直观表现。因此,公路的养护工作重点在于路面的养护。结合工作实际,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及维修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养护,维修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与成因

1.1 裂缝

(1)横向裂缝。由于水泥混凝土失水干缩、冷缩、切缝不及时等原因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垂直于路线方向的有规则的裂缝。

(2)纵向裂缝。由于路基体填料、施工方法不当等,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使路面板在自重和行车压力作用下产生跟路线走向平行或基本平行的裂缝。

(3)交叉裂缝。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自身强度不足、路基和路面基层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差或是使用性能不稳定的水泥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交叉的裂缝。

(4)板角断裂。由于板角处受连续荷载作用、基础支撑强度不足及翘曲应力等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与板角两边接缝相等的贯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全厚度的裂缝。

1.2 表面损坏

(1)纹裂、网裂、板面起皮和剥落。由于施工时过度抹面、养护不及时等原因导致路面板表层出现的浅而细或发丝状的表面裂纹和网状裂纹。

(2)麻面、露骨。由于混凝土离析导致路面板表面结合料磨失,成片或成段路面板呈现过度的粗糙表面或者骨料。

(3)磨光。由于集料耐磨性差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车轮荷载作用的重复辗磨后,表明磨光,抗滑性能下降。

(4)坑槽、孔洞。由于集料含泥量过大等原因导致面层骨料局部脱落孔洞、坑槽。

1.3 接缝损坏

(1)填缝料损坏、接缝碎裂。使用中,气温上升时填缝料被挤出,气温下降时填缝料不能恢复使缝中形成空隙,泥、砂、石屑等杂物侵入,成为再次胀伸时的障碍,造成路面板接缝处的变形和破损。

(2)唧泥。填缝料破坏,雨水下渗导致唧泥。

1.4 变形损坏

(1)错台。由于基层或路基体压实不均匀,致使相邻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车辆的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相邻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接缝处产生的垂直高差。

(2)拱起和沉陷。胀缝被硬物阻塞,或胀缝设置过少,使路面板受热时不能自由伸张导致横缝两侧的混凝土路面板板体发生明显抬高;填缝料损坏导致雨水从接缝处下渗,软化基层,甚至软化路基体,使路面板接缝下方的基层和路基体承载力下降,路面板跟着下沉,两侧的混凝土路面板板体发生明显下沉。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1)严格基层和路基施工质量,确保达到规范要求。如前所述,基层压实不足、材料不均匀、强度和稳定性不足等均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因此基层和路基施工时应严格控制,不能掉以轻心。

(2)优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施工严格按规范要求选材,选择的集料应不具有碱活性且耐磨、坚硬、洁净,选择低热、低收缩的水泥。

(3)严格施工过程控制,保证施工质量。水泥混凝土拌和均匀,振捣完全充分密实;保证切缝的温度和时间,切缝要及时;养生到位;搞好施工缝、缩缝、胀缝的处理; 构建科学的排水设施,防止路表水渗入。

(4)发现公路水泥混凝土出现损坏,及时进行修补。

对于水泥混凝土板裂缝的现象,可采用灌浆处理。对裂缝的彻底处理,可在裂缝两边各30~40cm范围内将混凝土板凿除,放置钢筋网再浇筑与原来面板标号相同的混凝上,夯捣密实后,磨光拉纹,两侧应设置缩缝,缝内填充沥青材料防止雨水渗入;对于基层已遭破坏的裂缝,或发生断板烂板及胀缝破坏的路面,需将混凝土板大面积凿除,结合实际对基层进行处理后,再沿用以上办法处理。

对于水泥混凝土板错台、沉陷的现象最好铲除,用同标号的新混凝土进行修补。 对于水泥混凝土龟裂、网裂及胀缝、施工缝、缩缝处的局部破坏现象,可采用局部换板进行修补对于已产生龟背状裂纹的混凝土路面,需将板块全部凿除重做。 对于水泥混凝土断裂,一般采用将整块板凿除在处理好基层以及路基后,重新浇筑新的凝混凝土板。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大部分出现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等病害时,经论证修补技术经济性差时,应重新浇筑。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养护对策

(1)养护维修策略原则。1)合理性原则。所采取的措施在技术上应该是合理、必要的。目前许多维修措施, 尤其是加铺层的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上不够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对旧路面没有进行处理, 或者不知应该处理到什么程度。对不同对策的适用性缺少认识, 或对不同对策使用后可能衍生的后果考虑得不够。2) 经济性原则。所谓经济性原则是指在满足技术要求前提下的经济选择。也就是说, 根据经验, 所确定的对策考虑技术、经济两方面的因素, 并不纯粹是技术因素。3) 预防性原则。目前的养护被动地应付性养护较多, 主动的养护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养护资金的限制, 另一方面是缺少预防性养护的理念, 或者对预防性养护的经济合理性缺少切身的体会。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较差、使用寿命很短则加大了养护工作的压力, 造成恶性循环。在制定对策的过程中, 对许多道路的维修措施, 尤其那些较好的路面, 所建议的措施实际上是预防性养护措施。

(2)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对策。1)维修对策。接缝料脱落的维修。破碎板的维修处理,根据其损坏程度不同需分别对待。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修补被损坏的混凝土路面,由于收缩性大,易导致新老混凝土拉开;水泥混凝土本身粘度低,与老混凝土结合差;新老混凝土间的界面缺陷,易使混凝土开裂;养生期长,影响交通,因此重新浇筑新的混凝土面板时,要在混凝土中掺加一些性能优良的添加剂。2) 养护对策。重视日常养护工作。长期以来,人们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日常养护重视不够,认为修混凝土路面可以一劳永逸,短期内不需要养护,从而把混凝土路面的养护费用挪作它用,以至经常性养护内容如接缝的填封、接缝料更新、缝中杂物的清除、裂缝及边角损坏的修补等得不到及时的养护和维修,而造成混凝土路面的早期损坏。实践证明,路面过早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水渗入路面基层,导致基层湿软、冲刷、强度降低而引起的。制定养护维修计划。为提高养护费用的投入效益和合理利用资金,公路养护部门应根据路面损坏程度、范围和位置,以及对路面今后的使用要求、交通量增长和养护资金等,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制定局部维修和大中修计划。同时,要对各种养护维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选择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维修方案。 进一步加强养护维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补,应以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尽可能不中断交通或缩短限制交通时间为目标。尽快提高路面养护维修的技术水平,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逐步实现维修养护的机械化。

结论: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施工简单等特点,在低等级公路中公路建设中应用广泛。使用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会产生裂缝、表面损坏、接缝损坏、变形损坏等病害,产生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材料性能不良、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和养护不及时。因此应加强质量意识,严格基层和路基施工质量、优选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时对出现的病害进行修补,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郑明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重庆交通学院.2002,(3).

[2]李华等编著.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技术(修订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上一篇:浅谈污水处理厂大型沉井施工质量的控制 下一篇: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