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政监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3-19 02:10:06

水政监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水利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与设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大工程。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水政监察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水政监察;建设;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 A

一、水政监察队伍建设中现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不强

多年来,基层水利部门领导干部大多是水利专业领导干部或政治思想领导干部,普遍缺少法律专业知识,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根深蒂固。这样,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往往就会抓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方面,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找上级、要项目上,不能正确把握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职能,因而对水行政执法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紧,直接影响到水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2)、执法装备设施以及人员待遇较低

因为经费不是很好的原因,因此,水政队伍建设中水政监察员,不管是装备设施还是其待遇这方面都存在普遍较差的情况,很多地区缺乏专门的执法船只以及车辆,即便是有了执法专用车,但无法保证其执法专用,如接到群众举报有非法打井、非法采砂后,因交通工具的原因不能及时到案发现场查处,从而让违法人员逃之夭夭,致使群众觉得执法不力,甚至认为执法人员和违法人员串通一气,影响部门形象和政府公信力。此外水行政执法人员由于没有工作经费作为保障,进而造成人心涣散,队伍人流量大等变化。

(3)、执法水平总体较低

尽管通过开展法律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级水政监察队伍的执法水平,但是与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在规范化方面的要求相比来说,还相差甚远。当前在水政监察队伍中由于人流量太大,而真正熟悉业务的人员已多;从整体而言,水政监察的执法水平普遍较低;部分的水政监察员不仅缺乏相应的水利知识,还却反专业的法律知识;或者,就算水政监察人员具备了专业的知识,也不具备解决问题以及独立办案的能力。

(4)、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

近年来,虽然水法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但相当一部分地区,仅仅局限于“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期间集中宣传,宣传形式较为单一。而在其他时间,积极主动地开展水事法律、法规的宣传却仍不多,尤其是欠发达地方基层部门表现更为突出,一方面水政监察部门经费比较困难,而且有些水政大队或与当地水资源办合署办公,或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根本无力开展有影响的宣传活动;另一方面,重执法、轻宣传的思想在水政队伍中广泛存在,随着水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老百姓不了解、不知道的情况越来越多,特别容易造成老百姓误解,容易在执法工作中陷于困境,增加执法难度,从而导致重大水事案件时有发生。

(5)、水政执法缺乏完整的依据

目前的水政法律以及法规中,有一些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执法工作,从而减弱了水政法律应有的威严。以某市采砂为例,长期以来,水利执法人员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打击,但是在执法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执法依据,而导致执法效果很不理想的局面。新《水法》对河道采砂的禁采区、许可制度都作了明确规定,但是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没有进行相应的明确,至今也未出台相应的配套规定,缺失处罚依据;《河道管理条例》由于出台较早,处罚力度相对较弱,主要是可操作性较差,包含的内容也都是“责令停止”、“警告”、“没收不当收入”、“采取补救措施”等,相对“罚款”来说比较有效,可是对部分违章采砂户而言,经常抱着“一小时就可以把罚的一千元收回,一晚上就可以把罚的一万元收回”这样的心态,从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倒是很多业主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而选择了罚款。因此,对部分违法采砂的情况,实施强硬手段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二、提高水政监察队伍建设的措施

(1)、提高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重要性

认识水政监察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中占有着相应的位置。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可持续发展水利。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利,必然要加强水利行业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业管理的手段很多,有行政的、经济的、工程的、科技的、法律的,这些手段中,最持久、最具刚性、效率最高的就是法律手段。法律手段大致由两方面构成:一是立法,二是执法。当前,在我国水法规体系已基本健全的情况下,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就成为水利部门以法制手段实施行业管理所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只有不断加强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才能使水利现代化建设得以全面推进,才能进一步提升各级水政监察队伍的执法能力,才能提升水利行业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利,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无论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需求,都足以说明水利现代化离不开水政监察现代化;没有水政监察现代化,水利现代化当然不是全面的现代化。这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相互依存,辩证统一。全省各级水政监察队伍,必须把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水利现代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同步见效。

(2)、提高水政监察的整体素质

加强水政监察队伍的管理水平和建设,就要不断的建立和约束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明确执法管理的目标,到岗、到人,严格考核,实行工效挂钩,把执法目标和岗位职责完成情况、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评定格和奖励的主要依据。约束机制就是要依据《水政监察工作章程》,制定工作守则,规范和约束水政监察队伍、人员的行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水政监察队伍要完成它的使命,就必须有严格的制度管理。要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制、水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责任制,还应加强评议考核制度、执法统计制度、执法巡查制度、装备使用管理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检查监督制度的完善等。不断加强水政监察人员的训练,严格考核培训上岗制度执行,在水政执法队伍中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性机制,实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良好作风。

(3)、注重加强监察保障建设

监察保障建设,一是要建立固定的经费渠道。从多年的实践来看队伍职责的履行,制度的落实,关键是要靠经费予以保障和支撑。为水针监察队伍的稳定,必须依据现行的有关政策规定,抓住年初预算,在水资源费和防洪保安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保障水政监察工作的正常支出;中队的工作经费在征收的水行政性规费返还给乡部分中列支。条件允许的地方可逐步由大队解决中队和乡镇水政员报酬和执法经费问题,以利于乡镇水政员交流和水政监察中队跨乡执法。这样就从制度上防止执法从单位经济利益出发,将执法的本义放在从属的地位,工作上侧重收费的现象发生。二是强化执法装备建设。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勘查工具等执法装备,这些都是是保证执法时效、提高战斗力、及时查处违法活动的物质保证。同时也要切实解决水政监察人员的后顾之忧,如执法补贴、人身安全保险、福利待遇等实际问题。

(4)、强化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过程控制

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在规划的宏观指导下,严格组织实施,还要时刻关注所制订的规划及规划实施过程,因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外部因素影响而可能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造成摆动,产生偏差。因此,要善于运用控制论原理,对现代化建设过程进行不间断的管理与控制。要紧盯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关键节点、关键任务等控制要点,细化、量化控制标准,适时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测定和评价,及时发现与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现实要求不符的偏差,反馈偏差信息,拿出针对性措施果断纠偏,使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过程的管理控制形成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再分析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的闭合循环且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确保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功在当前,利在今后,任重道远。水政监察工作在借鉴其他领域在执法方面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其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水政监察队伍建设的规范化需要长期坚持,推进法制化建设,力求建立一支执法严明,公正的政法队伍,在此基础上做到科学实施,力争早日实现水政监察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任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09:175-176.

[2]张斌,吴庆丰.浅析如何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与管理水平[J].水利天地,2013,01:41-42.

[3]还学东.从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谈应对措施[J].江苏水利,2003,12:33-35.

上一篇:水阳江宣城水文站中长期洪水预报方案的研制与... 下一篇:谈如何做好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