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我丢失的自由

时间:2022-03-19 12:01:00

论自我丢失的自由

【摘要】追求自由是人类的本质本性本能,因此追求自由本身无可非议!但是很久以来我们不懂得什么是自由和怎样争取自由,因此我们不是在追求最大自由和绝对自由中犯许多超越自由极限的错误,就是完全消极待命放弃追求和行使自由的权力,而后者是一种更严重的对自由的亵渎。在思考外部环境对于我们通往自由之路的同时意识到享有自由权的主体在取得或者丢弃该项权利时的主观能动性,故而文章的论述重点是自由的自我丢失以及避免这种现象出现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自由;自我丢失;独立人格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155-01

一、自由的外部侵略

外部环境对自由的干预和阻扰是有史以来一直存在的矛盾。这其中既有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之间的冲突又有自由与必然的相互干预。最早最典型的外部世界限制个体自由的方式:消灭自由思想的传播者一肉体。然而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增多,在文字出现之后,思想自由的火花更是漫步到了世界各地,因此限制自由也并非以往消灭人的肉体那般简单。限制甚至是剥夺自由的另一种方式一禁锢或者统一思想也颇为常见。

一直以来,国人的西化思想在不可遏止的疯长。我们不禁在想世界经济一体化到来的同时,我们所进入的是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还是一个众口一致的模式化的世界。诚然,面对强大的外部干预,自由权利会一再的缩水甚至会荡然无存,有史以来外部环境对自由的限制的事例数不胜数,而相对弱小的自由权的享有者的成功反抗确实为罕见。

二、自由的自我丢失

惮于外部事例对自由的强大威胁,如诸多大家所言,我们常以为自由是因外部干预而受损的,实际上,自由被限制乃至剥夺更主要的是自我丢失。尤其当外部社会条件越来越好时,更是如此。很多情况下是我们自己没有把握好自由,不懂得如何获取自由并使用自由,结果是是我们自己丢失了自由。我们是如何丢失的呢?自由在卢梭的理论中有诸多涵义,但最本质的涵义就是后来伯林所称谓的积极自由,其核心是自主。即指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支配。而对于大多数已经生活在外部自由不受限制的环境中的个体来说,积极主动完全自主的把握自由却极为鲜见。

自由的自我丢失首先就是对自由的乱用。通常的表现是以自己为中心,乱用自由、没有意识的漠视自由,进而则失去自由。当我们在渴望从外部社会、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自由的时候,并且甚至一味的不惜代价不择手段的谋取所谓的自由的时候,我们在保障、维护和发展自身的自由方面,做了些什么?

自由的另一种丢失是源于市民主体对于自由的漠视或者说是对一种没有充分的自由的生活的习以为常。一些观念影响自由,而当人们接受这些观念的时候,就是对自由的自我丢失。某种意义上讲,意志上的奴隶更为可悲。因为他们失去的是灵魂;他们的生命不过是行尸走肉,再也不会有什么意义可言。

在我们这个时代,外表上的奴隶越来越少,但意志上的奴隶则仍然浩浩荡荡,无所不在。我们最惧怕一种模式,即在一种外表看似和谐的环境下,每个人独立自主的发展或者追求其自身的自由的这种信念与勇气的丢失,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丢失,从最早的消灭肉体的限制自由的方式到限制人们的思想,没有一种比这种让自由权利的主体自己沉沦并放弃追求自由的手段更加残酷,

三、寻找自由的出发点

人们要怎样来“自我拯救”,如何才能“救救自己的灵魂”、成为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人?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中认为人类应当自由形成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否则便是人类理性与德性的毁灭。现代人的权力界限观十分敏锐,在其清楚地得知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的那一刻时起就愈来愈注重个人的生活领域,或者说,强调一个不受国家强制力干预的私人空间,强调个人权利的不可侵犯性。

那么自由的公民的第一要义是什么?独立的人格是享有自由的基本心理品质。所谓独立人格,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它要求人们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在真理的追求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在政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精神。但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丢弃自由的盲从,实即思想自由的自我丢失,在权威面前的自我丢失。此外,若想从根本上摆脱一种人格依附,除了独立人格的建立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面对一日千里的社会发展现况,我们的理想信念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四、结语

外部环境的问题对于个人自由的发展有很强的制约性,要想完全不受其约束甚至管制可谓困难重重。但是,另一方面严峻的外部条件也为个人自由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自觉和更有力的行动要求,唯有此才能克服自身所具有的盲目和以及外界输送的麻木。

上一篇:戏仿的合理性与法律规制 下一篇:论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