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过程中网络媒体的作用机制分析

时间:2022-03-19 10:27:04

公共政策过程中网络媒体的作用机制分析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开始迅速进入公众社会生活之中。公民参政意识的提高以及网络媒体的特殊优势,使网络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凸显。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到政策的调整终结,都与网络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面对网络媒体的挑战和冲击下,政府应积极构建应对机制,以保证政策过程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关键词:政策过程 网络媒体 应对机制

公共政策过程即政策过程,是公共政策学中的重要概念理论。政策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多种,如政府偏好、压力集团、大众媒体以及公民意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互联网兴起之后,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开始在政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分析政策过程中网络媒体的作用,是现代政府面临的重要议题,对于实现公共政策科学性和民主性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一、政策过程中网络媒体的作用机制分析

(一)网络媒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

网络媒体对政策制定过程的作用,首先表现在网络媒体可以提出某些公共问题并推动问题认定。网络媒体作为一种现代信息传播工具,实时性的特征使得其能够时刻监测着社会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和提出社会问题。当网络媒体发现某一社会问题时,通过给予频频追踪报道和关注制造焦点效应,从而催生热点公共问题,从社会问题到社会公共问题,最终促成公共政策问题。此外,网络媒体通过其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快速交流,释放社会多元诉求。有效影响政策议程的设置。

网络媒体对政策议程的作用,其次表现在能够推动公共议程尽快转化为政策议程。托马斯・戴伊认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媒体的权力体现在‘制造’,并将这些问题进行装扮,使之变成‘危机’问题,使人们开始关注并讨论这些问题,最终迫使政府官员不得不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网络媒体通过其广泛的受众和多种传递工具,吸引民众参与并进行民意表达,进而对政府形成舆论压力,将公共议程转化为政策议程影响公共政策的选择。

最后,网络媒体还能影响公共政策的选择。当公共议程转化为政策议程之后,就涉及到了多种政策方案的选择问题。而网络媒体正是通过反映民众的利益诉求,对政策选择产生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公共政策选择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政策方案的最优选择。

(二)网络媒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作用

网络媒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政策执行提供舆论支持,二是对政策执行过程实行监督和控制。

(三)网络媒体在政策评估调整过程中的作用

网络媒体在政策评估调整过程中作用最好的体现便是2007年的厦门“PX事件”。

厦门PX是个化工项目,投资逾百亿,但距离人口密集区过近,有环境污染之险。从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立项,到2007年3月105名政协委员建议项目迁址,厦门PX事件进入公众视野,6月1日市民集体抵制PX项目,及至厦门市政府宣布暂停工程,PX事件的进展牵动着公众眼球;从二次环评、公众投票,到最后迁址,地方政府与公民百姓,从博弈到妥协,再到充分合作,留下了政府和民众互动的经典范例。网络媒体具有广泛的受众,包括政党、社团、企业以及公民个人,通过收集各个利益代表集团对政策的意见,从而形成对政策科学评估。通过网络媒体所进行的评估,从而对政策的调整产生作用。

二、构建政府应对机制: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

网络媒体在政策过程中饿作用凸显,对政府决策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政府只有积极回应网络媒体,回应网络民意,才能加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一)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立法监管

面对网络媒体在政策过程中对政府的挑战和冲击,政府不能仅仅疲于应付,被网络媒体所绑架。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立法监管,并不是可以约束网络媒体,限制网络自由,而是要实现网络媒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有序参与,避免其打着“民意”的旗号,肆意妄为,干涉政府正常的政策过程。

(二)加强政府信息开放,避免不实报道

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往往由于政府信息不透明造成的。而网络媒体往往利用这一点,对某些新闻事件进行歪曲报道,从而扭曲民意,对政府进行施压。这就要求政府要构建透明性政府,实行政务公开,对于焦点事件进行及时正面回应,并对网络媒体的不实报道进行辟谣及相应处罚,以维持社会稳定,提高政府与民众的互信度。

(三)实现政治参与多元化,积极接受网络监督

不可否认,网络媒体在当下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网络媒体作为政治参与路径之一,已经显现其巨大优越性。在应对网络媒体的质疑、建议与批评时,政府不能一味利用手中权力进行弹压,而是要以积极包容的心态应对网络媒体。一方面,积极加强与网络媒体的交流互动,以取得互信;一方面,要接受网络媒体的各种建议意见,并以此作为政府政策依据。保障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政策完全受网络媒体左右。政府要保持充分的理性,以追求公众利益为目标,防止政府政策被网络媒体所“绑架”。

参考文献:

[1]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宁骚.公共政策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寇增胜(1988-),日照市莒县人,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在读研究生,行政管理学专业。

上一篇:香水企业有了新业务 下一篇: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谈中职应用文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