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生态城

时间:2022-03-19 02:17:12

新时代的生态城

以“知行合一、协力争行”的贵阳精神,全力建设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的宜居、宜业、富裕、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

贵阳简称筑,是贵州省的省会、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南贵昆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贵阳拥有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并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等殊荣,是全国中日环保合作示范城市和循环经济生态城市首家试点城市,享有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中国避暑之都”的美誉。

贵阳资源丰富,辖区内蕴藏着52种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铝、磷资源的富集区,铝土矿储量3.3亿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磷储量4.28亿吨,高品位磷矿储量占全国的78%,居全国三大磷矿储量之首;水能和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南方久负盛名的重要能源基地;贵阳自古“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还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地之一。

贵阳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温和气候,环境优美,气候怡人。贵阳拥有全国省会城市中独有的面积达145万亩、长达70多公里的环城林带,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1%;常年平均气温15.3度,是天然的“大公园”、“大空调”、“大氧吧”,贵阳是一个适宜居住生活、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城市。

“十一五”以来,贵阳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实施“环境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的战略,提出了“率先在全省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建立生态经济市”的发展目标,切实推动全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2007年,贵阳市生产总值达696.4亿元,比2006年增长15.8%,是198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财政总收入完成188.66亿元,比2006年增长19.7%;全市进出口总值完成16.9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51.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74.5%,创历史新高。

目前,贵阳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工业基础和配套体系,成为一座以资源开发见长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贵阳拥有全国最大的铝生产基地,居全国三大磷矿基地之首的磷及磷化工基地、以军工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为骨干的机电、光学仪器生产基地;电子信息产品、新材料、食品、现代中药、旅游等产业发展迅猛,正在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贵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8年,贵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决定。明确提出立足区位优势,坚持“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方针,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文化业、现代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生态产业,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为此,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和要求,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抢抓沿海发达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机遇,重点抓好“四个大力促进”,即:“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大力促进加工贸易出口,努力扩大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大力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出口,继续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大力促进本市口岸功能的进一步增强,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贸易便利化程度”;力争做到“四个进一步”,即“服务好已落户的外资企业,进一步提高外资企业增资比重;加快制定服务业扩大利用外资政策,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继续落实好相关政策,进一步吸引功能性外资大项目入驻;创新利用外资方式,进一步鼓励外资参与国企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全面促进外经贸工作迈上新台阶。

今天的贵阳,凭借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依托优越的气候和矿产资源及逐渐完善的产业布局,全市人民正以“知行合一、协力争行”贵阳精神,全力建设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的宜居、宜业、富裕、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

上一篇:享受新西兰优惠关税 下一篇:搭建金桥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