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杀手――高血压悄袭中年人

时间:2022-03-18 01:33:24

现代杀手――高血压悄袭中年人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已经有了巨大的飞跃,然而这些变化也导致了高血压患病率的逐年增多,其中中年患者得病率上升。众所周知,高血压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2002年卫生部的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18.8%,患病人数超过1.6亿,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而我国高血压人群的特点竟是患病率比较高,而知晓率偏低,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我国迫切需要改善高血压的防治。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分6大类,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p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及。受体阻滞剂。其中钙离子拮抗剂对高盐摄入及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明显,对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最有效,同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在颈动脉及冠状动脉不同血管床都得到了证实。如ELSA、ARES、INSJGHT等不同CCB研究结果高度一致,均显示长效钙离子拮抗剂能延缓颈动脉,MT进展,且独立于降压作用以外,但唯有拉西地平出现了降低脑卒中的阳性结果。拉西地平是一种新型的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可选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钙通道上,主要通过扩张周围动脉,减少外周阻力起到降压的作用。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比较,在降压作用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

1.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相对较强,剂量与疗效呈正相关,而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使用这类药物容易把握,而患者的降压效果也很明显。

2.只有相对禁忌证,没有绝对禁忌证,不雕晌血脂、血糖等代谢。这就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3.长期血压控制能力(达标率高)和服药依从性较好,几乎可以与每类抗高血压药联合使用而增强降压疗效。

4.对老年患者有较好降压疗效,收;缩压下降较明显。

面对严峻的高血压现状,2004年新制定的中国高血压指南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新 指南无理想血压分类,正常血压为《120/80mmHg;正常高值血压分类与JNC7中的高血压前期的概念相同,此期提倡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体的治疗;≥140/90mmHg定义为高血压,仍保留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分类。

目前的医疗水平对高血压还没有满意的根治效果,普遍的治疗方式还是以降压药物来维持血压的安全水平。高血压循证医学的大量证据表明: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并使血压达标,对减少心血管病事件十分重要。因此,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指出:“降压治疗的收益主要来自降压本身,要了解各类降压药在安全性保证下的降压能力。”

拉西地平的优势

拉西地平与其他二氢吡啶类药物相比,有非常突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通过干扰氧自由基和减少超氧阴离子的浓度来维持一氧化氮局部浓度。与阿替洛尔相比,拉西地平可使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的进展延缓40%-60%。由于这个积极的结果,使新版的欧洲高血压指南将颈动脉粥样硬化列入了二氢吡啶类药物的可能适应证中。

新近发表的PEACE、CAMELOT和ACTION试验的结果,使ACEI不再安享抗As的地位。ACTION是第一个应用长效二氢吡啶类药物治疗有症状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大规模、长期临床试验。

2004年11月公布的PEACE研究结果表明,在慢性稳定的冠心病严格治疗基础上加用ACEI治疗并无额外益处。

几乎与之同时公布的CAMELOT研究结果不但再次证实了这一点,而且与依那普利比较,二氢吡啶类可使主要心血管事件下降19%(P=0.10),心绞痛住院危险降低41%(P=0.003);而其NORMALISE的亚组研究(用血管内超声诊断方法评价冠状As进展)的结果表明,苯磺酸氨氯地平延缓冠状As进展要优于厶C目,提示在严格治疗稳定型冠心病的基础上应用钙拮抗剂可能是更有利的选择。

首先现有临床试验及临床实践已经证实,高血压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接受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脑卒中后降压临床试验也证实,采用CCB降压治疗是可以获益的,但需要个体化治疗。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脉压增加及收缩压增高是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关系更为密切的因素。

其次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CCB对脑卒中一级预防起重要作用。降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阻上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从近期公布的国际临床试验结果中发现,CCB降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较好。目前已公布的几项高血压患者应用CCB与活性药对比的大型临床试验均显示出CCB在预防脑卒中发生中的作用。

第三CCB经历了循证医学的考验。从近5年的临床试验中可以看到,CCB在高血压的长期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对血糖血脂无不利影响,并能较好地抗动脉硬化(AS)及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死亡。

上一篇:吴以岭教授谈――冠心病、脑血栓防治的鸡尾酒... 下一篇:流行风标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