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教学细节入手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时间:2022-03-18 09:18:26

从课堂教学细节入手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在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心理方面出现自卑、内心封闭、情感冷漠、缺乏合作能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

作为老师,与留守儿童接触最多的是在课堂上,一个学识渊博、善良正直、充满激情、热爱关注留守学生的老师,如果能从课堂教学做起,在情感上感染留守儿童,从细节中关注其心理健康,必定能赢得留守孩子的崇拜与喜爱,帮助他们成长为善良正直、乐观开朗的人。

一、课堂上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关爱留守学生及其自尊

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在课堂上要关心爱护甚至是呵护那些留守学生,多与他们沟通,让他们真切感受到重视和关爱。鼓励和尊重留守儿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种尊重既表现为对留守学生独特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为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让他们感受到作为学生的尊严感和幸福感。

二、课堂上赏识留守学生,坚定其信念

信心是成功的内驱力,这一点对于留守学生尤为重要,一旦有了信心,他们就能不断进步;一旦失去信心,则会一蹶不振。每一位留守学生都有潜在的闪光点,且常为自己的优点不被别人所知或欣赏而感到委屈。作为老师,在课堂上发现或感受到之后应及时加以肯定或表扬,并因势利导,这样不仅能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还会在对他的肯定或表扬中发现一个能够超越的自我,一个十分优秀的自我。因此,对留守学生要处处关心、信任,不断地激励,比如,点名回答问题以后用“我相信你”等语言坚定其信心;如果答对了,要及时给予肯定;如果答错了,要加以安慰和启发。

三、课堂上创设情境,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活动

在教学中老师应引导留守儿童融入集体,养成与其他同学互相合作的习惯,让他们在交往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在快乐中消除心理障碍,消除个体的孤独感。比如课堂教学中,针对有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组际交流和小组竞赛,使留守儿童在学习中体会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的相互联系。

四、帮助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例如:制订学习计划、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规范、话讲普通话、做读书笔记的行为和制作、创造行为、反省与评价行为等等。教师要善于对留守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进行校正和引导。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流,也是爱的投入,注重课堂教学细节,用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留守儿童,在他们需要关心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才能使他们感到真实、可信,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鼓舞,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马德林.浅谈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2(4).

上一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关于高中班主任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