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

时间:2022-03-18 06:53:36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

随着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在各个领域不断有新的应用,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传播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高职院校,如何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使网络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调研计算机网络课的现状,找出不足,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推动计算机网络课教学又快又好地发展。本文就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探讨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并提出了个人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看法。

一 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计算机教材方面

大多数教材的编排是按照OSI参考模型进行的,理论性强,可操作性弱,难以适应高职培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如教材阐述网络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网络概念和原理、协议等内容,学生往往会感觉整个学习过程比较枯燥和抽象,难以理解,从而严重降低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某些教材也只注重对网络硬件和软件产品的基本介绍,没深入去剖析,学生即使在学习完后,也是一头雾水,无法理解其工作原理。

2 教学方法方面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仍然只是采取讲授法,老师本人是对课程内容了解比较详细,能很细心地“教”,但学生却只是被动“学”。“填鸭子”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很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可能刚开始几次课认真听讲,之后就松懈了,从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3 实践课程设置方面

在课程学时分配上,很多高职院校受制于硬件设备或师资力量,都偏重于理论,上机实践课程偏少,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主要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如制作网线、接水晶头、交换机或路由器的简单配置等等,这样的实验内容设置很难锻炼学生的实际网络组建能力,在网络遇到故障时无法及时解决。在老师课堂讲授后,学生无法进行学习和测验,考核方式又以笔试试卷成绩为主,不能全面地考查学生掌握程度,所学跟所用脱节。

4 网络硬件设施方面

笔者参观过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发觉在网络硬件设施配套方面都很缺欠。可能受制于学院经费亦或老师习惯思维,认为现在有很多虚拟平台,网络实验课没必要真刀真枪地上,如做网线课程,很多学校都不提供水晶头、模块等实验耗材给学生,再者如上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配置课程,很多学校老师上课就直接在黑板或者投影幕表述出命令,只是让学生懂得这命令能达到什么目的,而完全没有实际环境给学生去练习。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网络基础课程进行重新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二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改革

1 教学内容的改进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前几年相比,有了较大改进,删除了一些枯燥难懂、实用性不强的理论,如IEEE 802.4、IEEE 802.6、X.25、帧中继、令牌环网等等,增加了对新技术的介绍,如IPV6技术、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数字签名、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技术等新知识,但感觉还是不够。例如很多教材只是在实验部分简单讲解本次实验的操作方法及目的,缺少对相应操作技术的介绍,对实际操作知识只是介绍怎么做,没有讲解为什么这么做。所以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我们科任老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但网络课程的核心内容,如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基础、局域网与城域网、TCP/IP协议族、交换与路由、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设备的管理与配置等要重点把握,而且新知识的学习不能落下。让学生从“认识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类、应用及相关的基本概念)、“熟悉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结构,各层的基本协议、原理和方法)到“使用网络”(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了解各种应用协议的原理)、“配置网络”(掌握组建局域网的方法和步骤,了解一般服务器的配置方法),最后学会“管理网络”(能够使用基本命令和常用工具软件管理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的,老师自己本身也不能只局限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苹果的Mac操作系统均需老师去涉及。只有老师自己肯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更新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传授于学生。

2 教学方法的改进

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很多,协议也较为抽象。如采用以前黑板加粉笔的方法,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但如果采用多媒体,运用开放式实践教学,增强学习效果,对于需要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问题,用课件可以使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学生也易于理解。另外,建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将其渗透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

比如说讲到TP地址或者网络管理章节,我们立即可以利用机房现有的环境,认真跟学生介绍:机房的管理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每台计算机要设置TP,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如何通信,老师又是如何通过教师机控制下面学生机等等。再如讲到网络安全问题,我们可以实际举例最近发生的广州大学城校区校园网发生大规模网络异常案件,从网络攻击者为什么攻击校园网,通过什么漏洞攻击,具体实施手段是怎样,一步步吸引学生,认真给学生分析事件发生的潜在因素,让学生知道这是一次利用系统溢出漏洞进行的病毒攻击行为,造成的影响主要是修改、隐藏用户电脑的管理员信息等,继而从正面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网络安全。通过形象的案例总能把知识更深入地带给学生,这是我们老师需要更加深入学习的。

3 实践课程设置的改进

针对很多高职院校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够或不合理,建议有条件的学校都开设如下实验项目。

MAC层数据帧分析:在网络模拟环境下,组装MAC层数据帧;发送并接收该数据帧;对接收的数据帧进行分析,找到各个字段内容。

TP协议数据包分析:在网络模拟环境下,组装TP协议数据包;发送并接收该数据包;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找到各个字段内容。

TP地址结构分析:在网络模拟环境下,分析接收的各个TP数据包中地址部分的内容;并能组装部分特殊地址的TP数据包进行发送与接收;验证特殊地址在传输过程中的特殊性。

TCP协议数据包分析:在网络模拟环境下,组装TCP协议中的不同数据包;发送并接收该数据包;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找到各个字段内容。

FrP数据包分析:在网络模拟环境下,组装FrP协议中的不同数据包;发送并接收该数据包;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找到各个字段内容。

交换机配置:安装交换机;完成级联工作;设置交换机各个端口的工作模式;设置交换机各个端口/MAC地址表;设置交换机各个端口的速率等。

VLAN配置:按照交换机端口/MAC地址映射表,建立VLAN;简单组装数据帧、并能发送与接收;分析结果并进行总结。

路由器配置:在网络模拟环境中,安装路由器;设置路由器各个端口的参数;设置RIP协议。

RIP协议数据包分析:在网络模拟环境下,组装RIP协议数据包,发送并接收该数据包,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找到各个字段内容,进行简单总结。

路由算法设计:在网络模拟环境下,设计一个简单的路由算法,并能实现简单的路由过程。

Windows 2003 Server安装:安装Windows 2003 Server及其服务组件。

Windows 2003 Server配置:对Windows 2003 Server中DNS、WWW、VFP、Media Server等服务进行配置,并能实现简单的网络通信服务。

Linux安装:安装LINUX系统及其服务组件。

Linux配置:对LINUX系统中DNS、WWW、FrP、SMTP等服务进行配置,并能实现简单的网络通信服务。

网络应用系统设计:在以上实验基础上,配置一个完整的互联网环境,设计一个简单的网络办公系统。

4 加强硬件设施方面建设

计算机网络课实践性教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加强对实践环节的改革。首先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保证实验课的正常开设。学生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网络,首先面对的实验是网线的制作。我们理应提供一定的水晶头、网线、压线钳、测线仪等网线制作工具。随着网络理论课程的加深,对网络设备硬件要求越来越高,如多组计算机组、一定数量的且性能不一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等。网络实验室建设是很多高职院校忽略的地方,投资也过大。如果资金紧张,建议与cisco、华为、3Com等网络公司合作,由他们提供主流设备供学生学习,学生也可借此机会考相应的证件,方便自己毕业出来后找工作。

5 完善考试制度,确保学生能力提升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在实际考核中,这两项考核内容同等重要。理论知识包括学生对基础性、关键性概念和原理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创新思维的能力。对应用能力考核采用的方式可以灵活,可以通过平时的实验完成过程及上交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此外,为了体现评分的公平性,对于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可以采取分阶段检查学生完成作品的方法,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得到及时评价,从而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和考核,防止学生抄袭现象的发生,确保学生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创新策略 下一篇:关于大学一年级学生课外语言自主学习的发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