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石油企业的现状分析和并购的策略选择

时间:2022-03-17 05:13:10

浅谈中国石油企业的现状分析和并购的策略选择

摘要: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是直接利用外资拓展海外市场,获取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来解决问题资金、技术管理的重要形式。我国石油产业对于跨国并购有很好的条件和资源。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的两大兼并、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活动,必须密切结合的特点,利用规模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的技术优势,建立战略联盟,避免使用外部干预,改善经济实力。本文对中国石油工业的现状及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并购;石油企业;中国海洋石油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46-01

一、并购和动机的概念

(一)跨国公司的概念与性质。近年来,企业并购活动频繁的快速扩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并购活动涉及多个字段、食品、汽车、纺织、石油。中国石油企业的主要目的是海外市场的发展,追求生存空间与外部管理资源开发,一个可以形成的策略,并从海外经济规模、高科技和降低成本。美国经济学家曾指出:“一个企业通过并购,其竞争对手的现代经济的历史成为大型企业的现象。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是在某种程度上,一定程度的兼并、合并的成长,几乎没有一个大公司的主要依赖于内部的扩张会成长。”

企业的并购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与混合并购。所谓的横向并购是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合并和收购合并,实际上是竞争对手同行并购,合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规模经济和垄断收益。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以185亿美元的出价并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化尼克的石油公司,目的是为了扩大海外市场。纵向并购是指生产管理中不同阶段的企业间的合并,如兼并通常提供自己的优势,为企业兼并的原材料或服务的企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和稳定发展的企业。2006年12月,挪威公司能源管理(ROM)和海德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同意合并石油和天然气业务,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和贸易公司,大约300万美元的数额。可见,上游和下游企业并购企业实现节能降耗间纵向非常交易成本,创造更大的效益。所谓的混合并购是指提供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合并取得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在不同的并购或部门生产区域,每一种都有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与生产经营之间或者市场。主要目的是混合而成的,寻求合并范围经济和避免风险。

(二)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第一,通过合并,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品,和追求组织资本租金最大化,企业优势不是体现在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和资产,但必须组织资本优势、合并应组织资本企业特别是良好的管理水平的制度基础和灵活的经营机制、管理能力的企业合并“剩余”资本企业的组织,但未必是大企业合并,假如小企业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也可以合并和管理的大型企业。从实际情况和效果来看,并购成功的关键是不兼并企业合并资本和市场带来了多大,而是形成良好的上市公司的管理模式、良好的组织结构、观念和行为(包括员工与企业的行为),特别是通过标准的确立的公司治理结构被融入企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质上是组织资本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二,帮助企业合理避税,避免贸易壁垒。如果企业产品销售到国外,将受到不同程度的贸易壁垒,甚至反倾销、重复征税,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设立分支机构或合并的外国企业能够实现高效的避税用途。

二、中国的石油工业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著名的工业竞争力研究专家,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通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产业结构,五力模型基础上,形成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和方法,即所谓的波特“钻石”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及其结构以及同业竞争、机遇、政府作用等六大因素,其中前四个因素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一)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自然资源等,其特点主要通过继承或非技术人为单纯被动投资。高级的生产要素与高等教育是指人类、科研院所,其特点是需要付出的人力和资金的投资才能获得。从初级的生产要素来看、中国石油行业具有自然资源的优势。2005年底,中国石油储量为22亿吨,占世界石油储量1.3%。国内的石油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根据2007年,中国的石油资源的评价可能发现远超过650吨、探明率只有39%的资源。天然气资源,更有丰富的资源,约25万亿立方米,目前仅探明24.6%。中方石油公司的研发实力好转。现在在勘查、开发的科学技术已经形成了一套主题有中国特色的陆上石油地质理论,尤其是一些配套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在整体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外国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需求条件。需求条件主要是指国内市场的需求,它是产业发展的动力。目前,中国石化产品需求量很大。从1994年的1.49亿吨到2007年年均增长3.46亿吨,年增长8.2%。产量确在1994年1.46万吨到2007年的1.87亿吨之间徘徊。随着中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净进口原油已有1993年的1000万吨/年增长到2007年的1.56亿吨/年,增长了15.6倍,中国石油的依赖已达46%。根据国际能源机构预计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的石油需求年增长率将会10%。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消耗量至少4.5亿吨,油价将达到对外依赖的60%-62%的人,超过过美国目前的58%。中国石油企业在国内市场属于国有特大型企业,有政府政策支持,国内石油市场基本上也被三家企业占据,可以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巨大的国内需求使中国石油企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处于明显的卖方市场地位,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三)相关支持性产业。波特认为,一个企业在一个行业,很难保持竞争优势,只有有效的“产业集群”,有良性互动的上游、下游产业,才能使企业竞争优势长足发展。

(四)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这是波特开出的企业治理三角习题,指如何创立、组织和管理公司,以及竞争对手的条件如何,怎么应对同业竞争对手等问题。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和管理者对待竞争的态度,往往同国家环境相关,同产业差异相关。

中国石油企业与世界一流的大型石油公司仍有很大的差距,但中方石油公司都有其自身的竞争优势,这是中国的石油公司对跨国并购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国石油工业的前景很好,中方石油公司在海外收购是好的先天条件,先进的技术,对油气勘探石油储量,生产规模,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 都为三大石油企业跨国并购,寻求海外市场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玉正.并购与剥离的可预测性―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周春生,张维迎,等.融资,并购与公司控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

[3]张夕勇.并购与管理整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9.

[4]徐兆铭.企业并购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R].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6.

上一篇:玉石文化对提升珠宝品牌的影响力与经济发展中... 下一篇:农贸市场与超市农产品价格形成特征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