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滚筒轴补焊车削工艺

时间:2022-03-17 12:38:09

大型滚筒轴补焊车削工艺

【摘 要】煤矿胶带机滚筒轴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磨损、拉伤等现象占轴类失效的70%以上,对于磨损、拉伤严重的大型滚筒轴使用补焊后再车削加工是最常用的修复方法。大型滚筒轴从筒体拆除比较困难,且拆下修复后再安装无法保证筒皮同轴度要求,直接车削加工可通过相关工艺保证滚筒轴在修复后达到尺寸精度,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滚筒轴;磨损;补焊;车削;工艺

0.引言

随着全国煤炭行业煤炭产量的放缓增长,如何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维修任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最常用的补焊车削修复方法,针对在车削过程中常出现的加工精度问题,简要介绍了相关工艺要求。

1.焊接部分

1.1滚筒轴类材质

目前神东煤炭集团设备维修中心补焊修复的滚筒轴类材质主要为45#及40Cr。

(1)45# 碳素结构钢含碳量0.42-0.50%,用于一般轴类零件。

(2)40Cr合金结构钢含碳量0.37-0.45%,用于较大受力轴类零件。

表一 45钢和40Cr钢的化学成分

表二 45钢和40Cr钢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

由表一、表二可以看出45、40Cr钢含碳量较高,并含合金元素,钢的淬硬倾向大,补焊需选择合适的焊材并严格进行工艺控制。

1.2焊接方法及材料选择

(1)焊接方法采用CO2气体保护焊。

(2)根据等强度原则,焊缝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即可,焊缝强度过高,会导致焊缝韧性、塑性及接头的抗裂性降低。

45#钢轴焊接焊丝:ER70S-6,含碳量0.06-0.15%,焊接低碳钢及500N/mm2抗拉强度等级的高强钢。

40Cr钢轴焊接焊丝:SLY-7,焊接800N/mm2抗拉强度等级的高强钢。

1.3焊接工艺

1.3.1焊前准备

(1)根据与轴承位配合的轴承确定轴承位原有尺寸及公差。

(2)测量修复部位尺寸,磨损量小于等于1mm可进行焊接修复。

(3)按图纸要求,将轴承位用涤特纯清洗干净并晾干,必要时可采用火焰烘烤去除渗入到轴内部的油污。

(4)进行清理后用砂布打磨去除锈迹,防止堆焊时产生焊接缺陷。

(5)拉伤表面进行车削或用砂轮打磨至金属光泽,尖角处打磨圆滑。

1.3.2焊接步骤

(1)检查轴修复部位是否有裂纹,只对深度为直径5%以内裂纹进行修复,打磨至根部,先对裂纹槽进行补焊。

(2)将补焊部位预热至80-100℃,非被焊表面用石棉布包好,防止飞溅和喷伤。

(3)采用对称焊法对轴承位表面分成的4等分对称施焊,防止因焊接而产生变形。

(4)两条焊道之间结合要紧密,后一焊道要熔化掉前一焊道的1/2-2/3。

(5)补焊期间避免温度持续升高,采取间歇性焊接,焊接时采用小电流分层焊接,待第一层冷却后再焊接上面一层,减小焊接热应力。

(6)除第一层与最后一层焊缝外,每焊完一段焊道,立即用小圆头锤锤击焊道表面,直到温度降至100℃时,再焊下一条焊道。

(7)焊接高度要超过原轴直径2-3mm为宜,为减小轴变形和消除内应力,焊接完毕要对焊接部位用干燥石棉布包好进行保温,自然冷却至室温,不得强制冷却,强制冷却会增加补焊部位的硬度和应力,会造成下一步机加工困难。

(8)冷却后检查,焊缝无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

2.车削部分

2.1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型滚筒轴滚筒直接在1000mm以上,在筒体未拆卸时重量大,筒皮包胶磨损不均,重心不平衡,因此常出现以下加工问题。

(1)尺寸精度达不到要求,精车留余量最后一刀加工总是出现偏差。

(2)轴颈发生椭圆度。

(3)产生母线不直和锥度。

(4)径向跳动不符合要求。

(5)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

2.2车削工艺

2.2.1车削准备

(1)检查车床安装是否稳固,拖板塞铁是否松动或传动不平衡,消除振动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2)使用试件检查前后顶尖中心线与床面导轨是否平行,消除车床本身对锥度的影响。

(3)检查滚筒轴端中心孔是否完好,清理污垢,如中心孔与顶尖只接触到一边,磨损不均匀会造成轴向窜动而成椭圆。

(4)尽可能选用粗刀杆,减少车刀伸出长度,降低车刀因刚性不足引起的振动。

(5)使用中心架与滚筒胶皮稍有接触,不可过度压紧。

2.2.2车削过程

(1)车床检查及滚筒装夹完成后,考虑滚筒重量,车削时宜将机床转速控制在25-30r/min,转速过高惯性增大容易增加顶尖摆动。

(2)粗车预留单边1mm再进行精车。

(3)精车转速控制在25-30r/min、进给量为0.20mm/r左右、背吃刀量1mm。

(4)车削时操作人员要正确使用刻度盘,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因为丝杠与螺母之间有间隙,有时刻度盘虽然转动,但车刀不一定会移动,等间隙转完以后车刀才移动。所以在使用时,如果刻度转过格数过头了,绝不允许只倒转几格,而是要倒转一转以后,再重新对准刻度。

(5)在测量时,要认真仔细,使用量具之前,须仔细检查和调整,使用时要放正。

2.2.3表面加工处理

因转速不高,轴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按照要求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颈表面粗糙度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颈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按一般要求需要再进行磨削加工,但大型滚筒无法再磨床装夹,本单位主要采用外圆滚光刀加工工艺代替磨削加工工艺,提高轴颈表面抗疲劳性、耐蚀性、耐磨性,滚压速度控制在10~25M/min,进给量0.08~0.15mm/r,滚压过盈量0.15mm(单边)。为防止表面组织产生疲劳,重复滚压次数不宜超过3次,滚压后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0.4μm。

3.结语

通过以上补焊车削的修复工艺,节约了修复成本,保证了修复质量,确保了煤矿胶带机滚筒的高效运行,延长了滚筒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周振丰.焊接冶金学(金属焊接性)[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焊接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6.

[3]李占海.车削轴类工件时的精度分析[J].安徽文学,2007(08).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特征分析 下一篇:浅析机电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