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探究

时间:2022-03-16 06:05:00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探究

摘要: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又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和交流,通过互动体验认识数学和数学思想,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这是一种适应于素质教育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合作;引导;指导

一、小组的划分

为使学生能有效沟通,在合作学习情境中,教师要为学生设定一个清晰的小组共同目标,要求提交全员参与的小组成果,随机抽查作业等,在小组划分的问题上,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高低,也要关注学生心理品质,使划分更具有科学性。

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学生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

二、小组长的培养。

小组长在小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他可以确定目标,明确分工,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小组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也是教师的重要助手。

1 组长的选拔和小组的组建

小组长要具有多方面的素质,但开始选拔的条件不宜过高,以后我们可以进行培养,因此,我采取了如下方式选拔小组长:先自愿报名和民主选举,这样能保证所选组长能自愿去为小组服务。

2 对组长进行指导和培养

使小组长明确小组活动的规则,如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各角色的职责,小组活动的程序,并经常提醒小组成员这些规则,使这些规则得到强化,如我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先和小组长共同分析小组中“学困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把部分具体事务分配给小组长,交待好事宜,由小组长和其他成员随时不间断的督促和帮助“学困生”学习,这种师生互动使转化工作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抓好小组长的培养工作,使其适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胜任小组领导和监督工作。

三、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把自己融入学生中去。

1 合作之初,教师是合作情境的创设者

在合作之初,教师是合作情境的创设者和引导者,无数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创设良好的合作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

在创设好合作情境后,教师还应向学生适当地讲述合作规则,譬如,本次合作任务是什么、需要几人一组、小组角色需要分成几个、给多少时间完成任务、合作成果怎样汇报等等,这样,学生在合作中既不会偏离方向,也不会出现合作混乱无序的状态。

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想用皮尺测量学校一池塘A,B间的距离,但皮尺不够长,你能利用全等三角形帮助测量吗?在这个问题中,我首先明确任务:利用全等三角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后小组成员分工,测量,记录,分析,计算,总结,在这个活动中大家表现很积极,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效果显著。

2 合作之中,教师是合作过程的调控者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虽然对合作学习进行了精心设计,但要使合作学习富有成效,仅仅依靠这种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教师无论事先设计的有多么周密和细致,但在实际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随时都会有意外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就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参与、指导和调控是至关重要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

四、防止两种倾向

1 把讨论变成了只有少数几个人的发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学生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学生受到了排挤,渐渐地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于是小组讨论就变成了成绩好的学生的的中心发言。

2 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这是目前在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以显示教学上的宽松、民主,任凭学生的自言自语或大喊大叫,甚至对于学生的借机“放松一下”,或“吵闹一下”,教师也会视而不见或一笑了之,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让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健康成长。

上一篇:新课改依然需要培养创新能力 下一篇:如何开展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