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运用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3-16 05:40:37

小学数学运用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成为每位教师的共同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主要从引入预习笔记,实施学情检测;优化教学设计,加大课堂容量;把握讨论时机,提升合作水平;增设点评环节,突出有效指导等方面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杜郎口;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成为每位教师的共同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杜郎口教学模式作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模式,无疑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笔者试以反思的视角,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入预习笔记,实施学情检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入了杜郎口中学的双色笔记本预习模式。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笔记本,根据事先布置的预习任务,自行设计预习方案,将下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概念、典型题、错例以方案形式呈现在笔记本上。如在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时,班上的学生就设计了“热身房―回顾比的基本性质、溜冰场―自学例题、冲浪区―课外拓展练习”三部分,并对比例基本性质的内容作了重点分析。有了这样精心的预习,课堂学习效率自然很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自主学习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结合预习笔记,每节课上课时,我会预留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预习检测题,通过统计各题的答题正确率来了解学习情况,并对教学步骤进行适时调整。“好钢用在刀刃上”,教师应该做到有限时间的有效利用,并能对预习的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二、优化教学设计,加大课堂容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看在于提高课堂效益。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既保证教学的最大效果,又不造成师生的负担过重,也就是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应当是广大教师的努力方向。怎样才能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呢?我觉得首先要优化教学设计。

我曾借鉴杜郎口教学模式上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一课,本课作为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部分:①面积和周长的含义;②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③有关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④运用转化策略推导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根据复习课的课型特点,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亮标

从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

(二)预习

主要分为以下两个环节:①学案任务分工,将学案六大项任务通过抽签方式分配到各小组;②学案组内研究,组长牵头,对本组任务进行组内再分工,再研究,初步感知学案。

(三)展示

根据之前分工的任务,分两个环节进行全班展示。

①各组选派代表上黑板板演学案习题。②各组选派代表逐题讲演学案习题。

(四)反馈

设计一定量的习题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作全班整体性了解。

(五)反思

围绕复习内容,引导学生说收获,找不足,思对策。

由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自主性强,参与面广。学生闲在课外,忙在课内;老师忙在课外,闲在课内。

三、把握讨论时机,提升合作水平

小组讨论的目标是使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在交流中明辨是非,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评价。那么在什么时候组织讨论,才能使讨论自然、流畅、有效呢?试举以下情况加以说明:

1.在学生疑惑时讨论。学贵质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疑难怎么办?我认为,此时教师千万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这样会使学生失去一次宝贵的合作学习的机会,应抓住机会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解疑释惑。比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知识时,有学生问:“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吗?”此时我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开展班级讨论。在讨论中,大家明确了认识。

2.在概念模糊时讨论。比如:学生对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判断题:如果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引导学生讨论说法的正确与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同时,通过自主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增设点评环节,突出有效指导

通过近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深感杜郎口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体现出来了。但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不高,表达概括能力不强,对一些较难知识点的解读不一定准确。因此,教师的指导显得十分必要,在今后教学中,我觉得可以在分组展示结束后,由教师对前段展示内容进行适时点评,肯定收获,指出不足,将有效指导的落脚点放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上,实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在今后教学中我将突出“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的有效实施,让学生在预习中感悟,在展示中提高,在反馈中收获。

【参考文献】

[1]肖成全, 《有效教学》,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聂艳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小学)

上一篇:浅谈初中科学课的课堂导入 下一篇:认识自己 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