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时间:2022-03-16 09:14:54

如何提升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如今的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让人依赖的地步,为“教”与“学”提供了更多的方便。而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愈发地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是奢侈品,他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到,在对计算机了解加深的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这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及时地审视教学方法,全面地提高教学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入手,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信息技术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使用。以提倡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指导,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利用多媒体将文本、声音、图形和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为教学编制的一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创设出生动立体、栩栩如生的逼真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形象、易懂的表达工具,不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负担,还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教学手段更丰富,达到的教学效果显著,可见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二、侧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指能够快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部分,也成为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的、受用终生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如今的社会而言,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十分重要的生存能力。

信息素养包含的能力主要有:(1)信息获取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有目的地发现信息,并通过各种媒体(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广播等)或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2)信息分析的能力。将获取到的丰富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判断信息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3)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4)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学生在具备以上能力的同时,也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造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今的世界不仅仅是信息化的时代,还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使得经济持续增长。由此可见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维持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所以现在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非常可贵的。因此,教育者必须在教育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励他们主动思考和善于思考并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要为学生尽可能地创造环境和机会,为他们提供好的发展平台,给予他们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但不能包办他们的一切。只有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才能自主地学习,发挥创造性,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刚开始学习时,学生往往好奇和兴奋,但随着内容的加深,慢慢的就会觉得枯燥乏味,逐渐降低学习热情。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比如学生都比较喜爱游戏,我们可利用这一点,找一些适合的小游戏让他们在探索游戏中掌握操作技能。另外,也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实现与其他课程进行整合

课程整合,是指将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目标在具体现实的情况下实现一致性,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信息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信息也应和各科的学习内容知识相关,那么问题随之而来,那就是如何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整合。新的教育方式融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的思想,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六、注重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养

我们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往往只看到它所带来的好处,忽略信息技术中所带来的不良因素,如在利用互联网获取大量知识之外,它还蕴藏着许多不健康的内容,有时还有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等,这些问题都是信息技术教育中被我们忽略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教给学生知识和网络的优势之外,还应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此外,教师还应起到模范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和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对待教学必须从多角度和多方式出发,加强对新型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创新和实践。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同时对学校的教育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职业教育,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知识内涵,不断追求,确定和提高自己的信念,通过探索和研究提高教育水平,为实现培养我国优秀接班人作出重要的贡献。

上一篇:“课内任务驱动,课外项目带动” 下一篇: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