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中渗透着学生的思想教育

时间:2022-03-16 06:36:37

语言文字中渗透着学生的思想教育

在语文的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两者是和谐统一的,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注重了工具性的教学,而忽视了人文性的熏陶。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成长。怎样才能把语言文字训练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呢?

1 在学习过程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深入渗透思想教育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含义。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对学生来说是学习语言的最基本的途径,也是感悟文章内涵的最佳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把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边识字边阅读,读懂了课文,才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注重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成为阅读中的主人。有人说:“熟读而精思,长吟而反复”。读的逾熟,对内容体会逾深,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人物的思想是通过最基本的语言来表达的,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接受思想的熏陶,品质的陶冶。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当中,使学生从小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本不同,所表达的主题也不一样,但是都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美好感情教育。如教学《桂林山水》,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独特秀丽风光,在二、三自然段作者分别用三个分句,具体描写了“水”与“山”的特点。第二段描写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这三个句子都是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可以提示:用什么和漓江的水比较?指导画面: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接着引导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读中了解词语,使学生走进文本,深刻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小学语文虽然教材都比较短小,但是都是名家的智慧之作。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所包含的精神,感悟那些潜藏于字里行间的具有价值和意义的感情。

2语言文字训练在生活中的表达,感受人文的熏陶

通过语言文字训练间接观察生活,认识世界,扩大视野,积累知识从而丌源活水。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商品市场瞬息万变,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在爆炸,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新鲜事物纷至沓。教师需要打破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内容,让学生丰富多彩的思想展现出来,提升学生敢于挑战和勇于创新的综合素质。俗话说:“言为心声,问贵为真情。”真情实感从何而来?真情实感从生活中来。因此,关注生活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平凡生活中平淡无奇的小事蕴含着生活的真谛。例如:细心体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细心关注街头巷尾的事,细心感受亲情、友情带来的幸福与快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生活。感受生活中的语言,从多个层面去观察、倾听感悟人间浓浓的亲情,从平常的人和事中发现不平常的情与理,用细腻的心去寻觅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轰轰烈烈的、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使我们悟出点点哲理,品出点点情味。如:看到蜡烛成灰如看到老师的无私奉献;看到花开花落犹如看到时光飞逝;看到手机不断更新犹如看到科技的迅速发展。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我们理应以课堂教学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学生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发;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的揭示起全新的意义;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总之,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生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的能力,语文教学也是如此。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处处有文字,时时处处离不开语言。丰富多彩的世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给语文不停的创造着良好的学习环境。语言文字是交流情感的工具,是教与学的桥梁与纽带。让我们选择完美的语言文字,轻松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

上一篇:浅谈优化识字教学 提高识字兴趣 下一篇: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