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易腐特性的农产品纵向关联市场间价格传递研究

时间:2022-03-15 09:59:14

基于易腐特性的农产品纵向关联市场间价格传递研究

摘要:农产品价格非对称传递现象时有发生,农产品的易腐特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以果蔬产品中的苹果、香蕉、土豆和西红柿四种易腐程度不同的产品为例,采用时间序列的计量模型,来分析易腐程度与纵向关联市场间的价格传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越是易腐的农产品,其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越明显;越是耐储存的农产品,其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越微弱。

关键词:价格传递;纵向关联市场;果蔬产品;易腐性

中图分类号:F3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12)02-0078-08

一、问题的提出

近期我国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问题受到媒体、学者以及政府等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开始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即农产品及食品零售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远高于农民所实际感受到的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幅度,而在农产品、食品零售价格下降的时候,零售价格下降往往能迅速传递到生产环节,且生产环节的价格下降幅度也更大。这种纵向关联市场间价格的非对称传递关系到相关产业链成员的福利分配,即可能意味着有些市场主体如消费者无法从降价中获益,或生产者无法从价格上涨中相应增加收入。

根据价格变化的基本规律来看,零售环节由于农产品具有替代性,不同产品价格之间相互影响,因此零售价格在面对生产者价格变化时表现相对平稳;而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弹性是比较小的,缺乏价格弹性,当零售价格发生变化时,生产者价格上涨和下降的幅度都相对较大。因此,在价格传递过程中,现实情景中出现的生产者价格对零售价格上涨反应较小(对零售价格下降反应较大),且上涨幅度低于零售价格的这种现象,显然不符合农产品价格变化的一般规律。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从市场力量和产业政策两个方面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解释。首先,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型流通企业的发展和流通领域的日益集中,相关市场上的垄断力量逐渐增强,例如粮食加工业近年的集中度明显提高,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禽加工企业(如雨润、双汇等)逐步发展成为行业的巨头,而这些拥有垄断力量的企业往往具备一定能力来操纵市场价格,从而使价格传递偏离完全竞争的轨道。因此学者将我国粮食、猪肉等产品的非对称价格传递归结为市场的垄断力量。其次,还有研究将这种现象归结为国内的产业政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由于一些国家最低限价的存在,零售商(或批发商)认为降低价格只是暂时的,因为这会引起政府的干预,因此他们会永久的维持高价,因此一国的产业政策会导致非对称价格传递。

以上理论并不能解释所有农产品的价格传递状况。对于水果、蔬菜而言,其市场结构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说更加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尤其在蔬菜的零售市场始终保持着以农贸市场为代表的竞争性市场和超市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并存的二元零售结构,且在水果、蔬菜的流通过程中加工企业集中的趋势不是很明显,所以垄断力量对果蔬产品价格传递的影响较小。此外,虽然政府的产业政策也会影响到价格传递,但我国的最低收购价政策一般集中在粮食等大宗农产品领域,较少涉及到水果、蔬菜等作物。而近期蔬菜的限价政策也仅仅是在个别城市实施而已,其政策的有效性存在一定争议。因此,产业政策对果蔬产品纵向关联市场间价格传递效果的影响也不明显。

还有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具有易腐特性的农产品(如猪肉、蔬菜)纵向关联市场间的价格传递特征。考虑到猪肉和蔬菜具有易腐性,一般情况下,这些生鲜农产品要在较短时间内经过加工环节之后到达零售环节并售出,为了避免猪肉、蔬菜因长期储存变质带来的损失,零售商在批发环节涨价的情况下也可能不愿提高零售价格,这可能会导致价格的非对称传递。但王思舒等(2010)指出导致这种价格非对称传递的原因无法排除垄断力量、菜单成本和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针对农产品纵向关联市场间价格的非对称传递,已有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他们对本文研究有重要启示,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已有研究如市场的垄断力量和产业政策不能完全解释我国果蔬产品的非对称价格传递;从易腐特性角度解释猪肉、蔬菜的价格传递,主要还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撑。其次,在方法的运用上,已有研究用某一种因素解释一些农产品价格传递时,并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对此,本文选择果蔬产品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考察农产品的易腐程度与纵向关联市场价格传递效果间的关系。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由上述分析可知,从微观上来说,农户在面对零售价格上涨时反应较小,这个现象与农产品价格变化的一般规律不相符。基于前文对果蔬产品市场的分析,垄断力量和产业政策对果蔬产品纵向关联市场间价格传递效果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因此选择果蔬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较好的控制这些因素的作用,重点查看具有不同特性的农产品价格传递效果有何不同。

考虑到有些果蔬产品不耐高温、不易保存,在采后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腐烂、品质风味及外观劣变等现象。因此,农户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多需尽快售出,为了避免果蔬产品因长期储存变质带来的损失,生产者在零售端涨价的情况下亦不愿提高出售价格或只将价格提高了较小幅度,而在零售端降价时价格下降的幅度更大。因此,果蔬产品的生产者价格对零售价格上涨反应更小,而对下降反应更大。此时,果蔬产品纵向关联市场间价格非对称传递现象就产生了。

但果蔬市场中,不同产品的易腐程度是不同的。例如,苹果、香蕉、土豆和西红柿这四种产品中,在最适的冷藏条件下,香蕉和西红柿(完熟)的贮藏时间仅在10天以内,而苹果和土豆则可达到4个月以上(如表1所示)。就产品的储藏特性而言,香蕉和西红柿相对苹果和土豆来说更容易腐烂。

为此,本文进一步以苹果、香蕉、土豆和西红柿四种产品为例,对易腐的和不易腐的果蔬产品进行对比分析。与苹果和土豆相比,如果香蕉和西红柿纵向关联市场间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特征更为明

上一篇:中国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商品价格波动与企业经营风险的相关性:理论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