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高考对策与方法

时间:2022-03-15 08:33:20

浅谈中职高考对策与方法

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作为切入点,结合自身从事中职对口高考工作的经验,分析并研究应对中职高考的对策与方法。

中职高考对策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在完成中职生涯学业后,一部分学生直接就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参加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继续升造,特别是要将理论与技能系统学习的学生,但中职高考复习的时间短、任务重,为能通过对口招生高考考入象牙塔——大学的殿堂,就必须要经过系统性、针对性、有效行的复习。本文就结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以笔者经历,结合广东省高职院校对口招生的考试大纲要求,谈谈中职高考复习的对策与方法。

二、中职对口高考复习对策与方法

(一)熟读招生要求,坚持以教学大纲为准,以教材为本

以广东省对口招生为例,从确立高考班起,要结合各高职院校的招生简章、学生报考学校的意愿及考试大纲要求,在进行辅导时,一定要坚持以高职校的考试大纲为基准,以专业教材为基本的原则,扎扎实实结合考试大纲的考点,有筛选性的对教材的每一章考察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切忌脱离考试大纲,脱离教材盲目地讲授知识点,购买辅导资料;同时教师也要结合往年高职校的高考试题和出题方向,研究出适合学生复习的题型。例如电子技术基础这本书中的晶体管基础知识、单管及运算放大电路、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中,在往年的试题中,无论在基础类型题和计算题,都占据一定的分量。

(二)重构知识体系,精讲多练,各个击破

中职辅导教师要结合教学考纲计划、考点重难点,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针对性的整理,将考点作精辟性的讲解,在进行考点复习时,要各个击破,将各个考点有条理性给学生理清、整顺,让学生通过考纲要求,加深对知识点的回顾和理解,认真整理考试笔记;同时,指导教师应该根据考点针对性的作基础训练,结合训练方法,然后举一反三,有进阶性的加强训练。一来可以通过训练,发现学生对考点的掌握情况;二来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三来可以不断改进复习手段,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各个击破的复习。

(三)重视模拟试卷测试、时间,注重试卷的讲评

无论是普通高考还是中职高考,都有规定的时间和考试真题,在平时的摸底考试或者专题测试,要结合往届考题类型和真题,进行设计题目,严格按照高考的测试环境和时间进行模拟测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高考避免怯场的训练,也有利于学生把握整个考试流程。

结合模拟考试的测验后,试卷的评讲不容忽视,它是考核学生对知识考点的掌握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与否和复习效果的途径,通过试卷评讲,一方面找出学生做错、分析失误的原因,另一方面可以暴露学生薄弱点,指导老师要在讲解过程中,要多角度、多渠道的联系相关考点,融会贯通,以总结性、对比性的角度去贯穿知识点,引领学生优化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四)理论实操多元化训练

在广东省中职高职高考中,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分综合理论和专业技能实操考试。在训练时,要多样化、多渠道的练习。在综合理论方面,要严格结合考纲内容和往年真题的类型,诸如填空、选择、判断、简单、作图、综合分析、计算等多种题型,在平时训练中,可采用课堂练习、专业测试、模拟综合测试等多元化的角度进行训练学生,也可采用口头方式、书面方式、互动形式训练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技能实操方面,扎实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电路的操作中去,例如装配可调电子直流负载的制作与调试中,学生要掌握基础元件的识别与检测,仪器使用与检测,故障点分析等专项技能的能力。而这些训练,教师就必须在进行专题知识讲解中,要融会贯通在一起,把理论和实操密切结合起来。

三、总结

中职高职高考是对于中职生继续深造另一条出路,也是人生道路中的一个关键关卡,而对于中职生普遍存在的文化底蕴较为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指导教师要结合中专生的特殊因素,寻找各种复习手段,各种训练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肯学、愿学、主动去学,培养他们的复习兴趣和复习方法。

作者简介:潘楚加(1986.3—),男,广东陆丰,大学本科,助理讲师,电子通信方向;谢巧佳(1986.4—),女,广东河源,大学本科,助理讲师,通信专业方向。

(上接第130页)并要求被审单位对其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出承诺,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又如被审计单位拒绝、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拒绝、妨碍检查,转移隐匿有关资料、资产,这是被审单位应承担的责任,审计部门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被审单位责任。对于上述情况,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法》等有关规定,在审计报告中如实反映有关情况或对报告反映内容进行限制,以避免被转嫁的审计风险。只有责任分清,才能避免审计中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六)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一是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专业审计技能和政策水平,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开展后续教育,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理论研讨;二是经常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审计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恪守审计规范,倡导敬业精神,不徇私情,秉公执法,达到遏制审计风险的目的;三是审计部门应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审计风险意识,提高其在繁杂的审计中灵活、有效地控制各种风险诱发的能力,正确地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压力。

参考文献:

[1]辛金国.新编审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Z].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5号).

上一篇:滨海新区新文化构建的路径选择 下一篇: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