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灸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脑卒中尿失禁102例

时间:2022-03-15 08:02:03

【摘要】目的:观察温灸联合耳穴埋豆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56例采用了温灸联合耳穴埋豆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46例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2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50%、6304%,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关键词】脑卒中;尿失禁;温灸;耳穴埋豆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68

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发病率较高。据有关文献报道脑卒中合并尿失禁在住院患者中占37%-58%[1]。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尿失禁更易并发尿路感染,肾积水等并发症。极大的影响了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度,给患者及家属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及痛苦。我们采用了温灸联合耳穴埋豆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6―20139与本院住院脑卒中尿失禁102例,将102例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39-80岁,病程6天―12月;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41―82岁,病程7天―16个月。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的相关标准,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中风病,并应中风引起继发性尿失禁。病例排除标准[3]:1既往有脑卒中病史 2既往有尿失禁病史3既往有泌尿手术史4患其他脑部疾病如帕金森、老年性痴呆等5合并泌尿系感染。而且二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2方法

观察组采用温灸联合耳穴埋豆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 温灸: 采用温灸盒选择百会、关元、气海施灸,每次20分钟,直至皮肤潮红为止,每天2次。注意观察皮肤,防止烫伤。10天1疗程隔一天进行下疗程共2-3个疗程耳穴埋豆:选耳穴膀胱、尿道、脑垂体、皮质下、肝、枕。操作患者取卧位或坐位,耳部用75%酒精棉球,用08*08厘米的王不留行籽胶布贴在相应的耳穴,每天用食指与拇指前后捻压,每个耳穴按压2分钟,使产生酸、胀、热、麻的感觉,每天按压3―4次。3―5天贴压一次,两耳轮换,10天1疗程。隔一天进行下一个疗程共2-3个疗程盆底肌功能锻炼:训练方法可采用坐位、站位、卧位。首先指导收缩及夹紧口再尿道口(女性尿道口、阴道口)产生盆肌上提的感觉;在、阴道、尿道收缩时,大腿和腹部肌肉保持放松。每次缩紧不少于3秒,然后放松,连续做15分钟―30分钟,每日3次;同时训练间断排尿,即在每次排尿时停顿或减缓尿流。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3治疗结果

31疗效判断标准:痊愈:小便时有尿意,并能完全控制 改善:小便基本能自行控制但偶有失禁。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4体会

中医学认为尿失禁属于“遗尿”“小便不禁”等基本范畴,是由于脑窍受阻、经络不通,肝肾亏虚而导致膀胱失约,严重者甚至排尿完全无感觉的一种病症。治疗根据《灵枢・本腧》遗溺则补之,故以温灸百会穴,百会属于督脉,又是三阳五会期脉,上达与脑,下连足太阳膀胱经,能到达开举收摄之效,兴奋大脑高级排尿中枢功能、关元为三阴任脉之会又是小肠之募穴与气海合用可补肾气,振奋膀胱气化功能。中医学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耳穴顾名思义就是耳朵上的穴位,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相互沟通的部位,也是脉气输注所在。耳穴压豆治疗可以调阴阳,补虚损,疏气血,调节脏腑功能。本临床选取的耳穴根据上述理论基础,膀胱、尿道为相应部位取穴,膀胱具有贮尿功能、通过刺激尿道,增加尿道括约肌的兴奋性及对排尿反射抑制力、垂体控制抗利尿激素释放,使尿生成减少,皮质下调节排尿功能,刺激肝穴有利于控制尿道括约肌,肾穴补肾培元作用。[4]

温灸联合耳穴埋豆可以激活排尿中枢、调节排尿功能、补肾气、通经络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有良好疗效,但值得注意的是排尿过程的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老年人在生理及心理都在衰退特别在盆底肌功能锻炼方面,医护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使患者配合良好,疗效可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晓毅,王欣针刺加艾灸治疗脑卒中尿失禁临床观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5):33-35

[2]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2

[3]杜敢琴,刘素琴,尚学兰,等脑卒中尿失禁患者预后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428-4430

[4]黄丽春编耳穴治疗学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05

上一篇:我该和前夫复婚吗? 下一篇:糖尿病患者伴泌尿外科急诊的围手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