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深业泰富广场建筑设计

时间:2022-03-15 07:54:19

浅析深业泰富广场建筑设计

摘要: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广场正在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为我们的生活空间提供了更多的物质线索。广场作为一种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构成的重要元素。本文通过对深业泰富广场项目建筑设计实例的分析,结合建筑设计的理念,浅析广场建筑设计本质及布局功能等。

关键词:建筑设计;深业泰富广场;本质及布局功能

1.项目概况

优秀的建筑设计并不是排斥城市空间的明星建筑,而是一个以考虑使用者的需要,以城市的公众利益为前提,把建筑的内容融入动感的城市空间中。因而在设计时我们必须在建筑取得平衡,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观和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深业泰富广场项目用地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内,地块由宝安北路、梅园路、梨园路三条道路合围而成,用地面积约6.07万平方米。地块横跨笋岗清水河片区规划商务功能区及都市生活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具备打造综合性产业型城市综合体的先天条件。项目共分三期建设,开发建设用地面积4.65万平方米,规划计容建筑面积38.43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建设用地面积186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41600平方米,包括一栋96.6米的办公塔楼、两栋93米的公寓及4层商业裙房;二期建设用地面积8158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55500平方米,包括一栋147米的办公塔楼及4层商业裙房;三期建设用地面积19743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87100平方米,包括一栋231米的办公塔楼、两栋高度分别为156米和111米的住宅、一栋42米的研发办公楼及4层商业裙房。地下三层,负一层有30000平米的地铁商业,负二负三层为地下车库。

2.广场建筑本质

现今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标志性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仿佛成为一个城市和众多业主的首选,在享受其高容积率、高功率等优越性的同时,人们也在努力寻找最佳途径来解决其所带来的各种弊端,主要表现为造成交通压力陡增、给周边道路带来压迫感、使人们产生不安定情绪,从而破坏了原有城市的和谐秩序。此时,广场凭借其开放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出现在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使得三者达成共存互利的协议。这种特殊的广场形式多建于高层建筑周边,并与城市道路接壤,称之为高层建筑广场。然而,现状却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广场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变成开发商追求最大商业利益的牺牲品,因此在有效行政干预的基础上,找出现有矛盾的根源,优化广场设计,建造符合各方需求的广场空间,具有必要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3.深业泰富建筑设计分析

近年来,城市的规划发展呈现立体化,集约化,复合化的趋势,而一座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空间坐标,越来越重视与基地范围外的城市空间结合,具体表现如下;一:高层建筑以其尺度和体量,往往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创造出新的城市区域标志物;二: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主导因素,与城市空间产生互动效应,只有与城市空间环境达到良好的匹配,才能发挥更大的整体效益。结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用结构语言来表达建筑师及其它专业工程师所要表达的东西。用基础,墙,柱,梁,板,楼梯,大样细部等结构元素来构成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包括竖向和水平的承重及抗力体系。把各种情况产生的荷载以最简洁的方式传递至基础。深业泰富广场由墙柱强度等级C60-C30,梁板强度等级C40-C30,地下室底板和侧壁、顶板及后浇带采用C30微膨胀砼,抗渗等级为P8和热轧钢筋等材料构成。上部塔楼根据建筑单元在适当位置沉降缝(满足收缩和抗震缝要求)将上部份为各独立结构单元。地下部份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位置在各楼连接处,并加强构造措施以减少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吸取新城市先进设计理念,营造一个有活力、有情趣的人性化环境,充分满足人工作方式的多重性、灵活性的需要,以人为出发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根据用地特征,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有机关系。各栋塔楼单独设置人行主入口,分别位于用地西面与南面。后勤服务区人行入口位于用地东面。绿化设计以周边的适当绿化为主,同时结合部分硬地绿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

4.总平面布局及功能设计分析

城市设计理念的重点是发展战略、结构格局和实施控制;与此密切相关的城市化发展规律和理性对策。城市设计主要通过设计范围内的结构、格局体现;发展战略是它的基础,实施控制则是它的保证。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组成的元素,它不仅是建筑单体的设计,更应该从城市空间设计的角度来考虑一个项目的建成。凯文-林奇在《城市的意象》中将城市空间设计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他认为以两种方式来表达空间关系:一、使建筑物在许多地方能被识别;其二、通过与邻近元素退让或高度的变化建立起局部的对比。建筑从基地中央拔地而起,采用双塔楼的平面布局形式。A1塔楼为145m高的超高层矩形塔式办公楼,为这个项目的顶部制高点,它的造型以挺拔向上的坚向线条,在周边建筑群中形成较强的造型识别性;A2塔楼为28层L形套间办公楼。建筑物除了自身的造型外,外部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也应考虑到设计中。由于高层建筑其体量的巨大,往往在空间上会使人产生一种压迫感,因而在空间布局上我们将矩形写字楼靠地块西北角布置,两栋塔楼在布局上形成环抱之势减少对道路及周边建筑群的压迫感,并自然围合成一个互动的景观空间,形成一条高低起伏的城市天际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多样化需求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在一栋建筑内集合多种使用功能,因此建筑体往往是一个以多种功能空间组合为原则,使各种功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复合体。本项目是一个集办公,商业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商业建筑物,如何解决好基地外部和建筑内部的人流,物流和车流成为本案首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基地现有空间布局和活动方式,结合人流活动特点,在首层设有两个办公出入口,一个在南面,一个在北面。北面的出入口主要考虑为驾车或乘车至办公楼的人服务,与场地北面的车行出入口相结合,人们可由北面的规划路进入基地,抵达建筑北面的办公出入口。本项目设有三层地下停车库,车库的三个场地出入口和货车专用卸货区均设置在地块的北侧,与基地内部道路及基地北侧的次级规划路连接顺畅,车辆可方便快捷地出入地下室停放,避免交叉。

5.结语

发展的观念正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节能建筑也好,环保建筑也好,其宗旨都是为了人类的安居乐业和长久的持续发展。我们要在“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前提下,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人居环境。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及城市需求增大,广场起初由经常被忽视的附属物,在设计当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设计者没有从各方面进行分析,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实际上,广场是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重要过渡。一个经过设计者全面分析、合理选择设计手法的广场,不仅能使周边建筑更加有效有序地运作,还能协调城市空间关系、增添城市亮点,使建筑和城市融为一体、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柯,夏健等.城市广场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唐占伟,等.浅谈城市行政广场建设[J].市政与桥路.2012

[3]陈志华著.外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上一篇:公路沉降观测中沉降值计算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注意要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