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住宅建筑设计的思考

时间:2022-10-09 01:18:57

关于绿色住宅建筑设计的思考

摘要:本文阐述了绿色住宅建筑的概况及发展绿色住宅建筑的必要性,分析探讨了绿色住宅建筑的设计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住宅建筑;绿色节能设计;思考

建筑进行生态节能设计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住宅建筑方向。据有关数据显示,建筑能耗占用了欧盟成员国总能源的40%,而住宅类建筑能耗占据其中的63%。作为以住宅类建筑为主要建筑业的国家,我们必须摒弃高耗能高污染的旧模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的绿色建筑还处在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只要我们不断的研究能源、使用新技术,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进行完善,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发展。

1 绿色建筑的概况

建筑设计是一门涉及范围较广的学科,在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生态环境问题、人文环境问题,还要考虑到气候、地域问题,并将这些要素与建筑充分的融合在一起,使其构成相互统一的整体,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

1.1 绿色建筑设计的含义

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在整个建筑的全过程中,尽可能少的利用有限资源,实现资源最大的利用率,尽可能以较少的资源和较低的环境污染,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的价值,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健康、高效的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达到统一的目的。

1.2 绿色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1.2.1 和谐发展

建筑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自然界中的其他实物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事物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建筑物建设中,必须将自然因素考虑到其中,并将其融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使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能够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并达到平衡的状态。在设计中必须考虑人文因素,因地制宜以本地的文化为主线,充分的运用原材料和建筑资源,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构筑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

1.2.2 健康舒适

建筑的最大功能就是居住,这是建筑物特有的价值。建筑物主要是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功能。充分的利用好有限的资源,解决好采光、通风、换气、采暖、降温以及污染处理等问题,为居住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空间。

1.2.3 合理利用

我国的建筑业普遍存在着高能耗、低效率现象,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资源浪费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及人们的居住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设计时,必须采取最佳的方案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将消耗较高的能源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在水、电、取暖、制冷等高能耗环节,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在设计环节,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风力发电等装置,以充分利用自然界中天然可再生能源以及天然材料,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发展绿色住宅建筑的必要性

一是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一般讲,建筑活动使用了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总量的40%。因此在建筑领域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人类实现永续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恰恰是在这个领域,可持续发展工作最难推动,最难取得成效。二是对我们国家而言,坚持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中国人口数量巨大,发展任务迫切,年均建筑量世界第一,资源消耗总量增长迅速,而许多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居世界平均水平以下。三是我们当前已能感受到在石油、水、土地、林业等资源上不足的影响。我国人均耕地不足l6亩,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土地沙漠化严重,沙尘暴频发。

3 绿色住宅建筑的设计策略

3.1 合理的布局

建筑的总体布局是建筑设计的重要部分。住宅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关系到整个居住区是否绿色节能的关键。适宜的外部微观小气候条件能使居住区更舒适更健康。因此建筑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结合周围的生态环境及其人文环境、地理气候条件选择建筑类型,确定建筑主体朝向,主要出入口位置,交通流线分布等。比如根据建设用地合理的人口容量,确定科学的人均面积,节省土地资源;充分避开冬季主导方向,利用夏季主导方向自然通风。调整合理的日照间距,充分利用冬季日照,避免西晒眩光。结合绿化与消防要求合理布置交通流线,减少土地开挖与绿地硬化。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停车系统,结合居住区特点采用半地下阳光车库,下沉式中庭,天窗,天井等手法自然采光与通风。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与主要出入口位置。完善的配套设施与便捷的交通功能可减少居民日常生活出行的距离,减少交通能耗,降低能源消耗对空气的污染。设备房以及设备综合管线等设置在住宅总体布局规划设计时也不可忽略。利用地下室无法设置停车位的空间设置设备房,减少设备管线布置距离,提高地下室使用率,降低管线热损失。

3.2建筑单体

3.2.1 围护结构

围护结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能耗问题。当建筑物的性能不能达到最佳状态时,冬季室内的热量就会随着围护结构随意散失,给供暖带来严重的负担;夏季的热量会随着围护结构徘徊在室内,给房屋制冷带来重负。在设计时,要有效的对外墙进行控制,采用合理的措施降低墙体的传热性能,避免热桥效应,使主体结构得到维护,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2.2 门窗与遮阳

住宅建筑中要把门窗作为设计的重点,门窗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过多的太阳光透过窗口进入室内,可以导致室内温度的升高。节能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窗地比范围。设计中应利用节能设计软件进行计算,控制好开窗比例。对于太阳光的直接辐射和眩光,可以结合建筑造型与立体绿化,利用建筑已有的功能构件或装饰构件设置遮阳。

3.2.3 户型设计

建筑的总体布局已决定了室外自然风的引入,而室内房间格局则影响着自然风的利用率。因此户型的设计讲究南北通透,尽量每个房间能有效通风。具体设计措施一是保证每个房间有两个通风口,二是门窗位置和大小的设置能使空气对流;三是室内交通组织流畅,避免转角墙,隔断等对风流的阻碍。除此之外,在后期的装修中,采用双层纱门,百页门借用公共走廊通风,也能达到有效的调节室内风环境的目的。

3.3 绿色节能技术

绿色住宅建筑理念不仅要满足建筑功能绿色舒适的要求,还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绿色建筑本身并不能够有效的减少对能源的利用。因此建筑设计中应综合利用有效的节能技术措施实现主动节约能源。例如,使用太阳能设施,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住宅热水系统有效节约能耗;结合建筑造型采用low-e玻璃,大大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收集屋面雨水实现中水冲洗厕所或浇灌草坪;分质供水,使水资源循环利用;在垃圾处理上,对有机垃圾进行处理,实现资源循环使用,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我国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建筑资源浪费及不合理开发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建筑产业化进程的发展。如何降低其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是当前建筑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新的绿色建筑技术的提出和发展为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注入了新机,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参考文献:

[1]石孟良,谢志平.用生态完善形态的建筑创作新理念[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01).

[2]高鹏.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

[3]唐京华.浅析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1,(01).

[4]谢仰坤.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刍议[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3,(12).

[5]李斌.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落实建筑节能观[J].广东科技.2010,(03).

[6]杨亦蓉.探讨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方法[J].科技信息.2012,(23).

上一篇:浅谈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 下一篇:CAPRI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