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资源在五大领域中的运用

时间:2022-03-15 01:19:08

浅谈自然资源在五大领域中的运用

一、现代病――“自然缺失症”

“大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医学上认定的“病”,而是这个时代人类共同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这个说法是由美国作家理查德・勒夫在2005年提出来的,是指现在的儿童缺少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室内,沉迷于电子产品的一种现象。现在的研究指出,儿童肥胖、注意力缺陷、孤独、抑郁、愤怒、感统失调等很可能与此有关。

在对《林间最后的孩子――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此书的研读中,我对“亲近自然”有了新的认识。幼儿一定要生活在大自然中,现代教育也一定不能脱离大自然。

二、自然资源的选择

大自然是美丽的、神秘的、规律的、变换的、动态的活课程。我们幼儿园属于农村园,所以自然资源丰富,幼儿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也较多。自然资源的丰富,就要求教师有善于选择教育资源的能力。首先要从幼儿身边的自然资源入手,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能接受的、有利于幼儿持续发展的教育资源,并能与五大领域的课程以及幼儿的游戏活动密切联系。

三、自然资源在健康领域中的运用

健康分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许多人都说“大自然是治愈心灵的一剂良药”,所以大自然强大的魅力也同样吸引着幼儿。当幼儿的心灵与自然亲密碰触,他们就会沉浸在快乐、自由的状态中,学习享受生命的力量,告别孤独、暴躁、易怒的坏心情,培养活泼、开朗、勇敢、坚毅的优良性格,让心灵健康地成长。植物们需要阳光、空气、水的滋润才能茁壮美丽,幼儿也需要阳光、空气和水的沐浴才能健康成长。带着幼儿接受着日光浴、空气浴、水浴,进行着奔跑、攀爬、涉水、采集、游戏、野餐、远足等户外活动,来赋予幼儿健康的身体,增强他们的抵抗力,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我们应当向安吉幼儿园学习,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域设置公共活动区。例如,设置“沙坑区”、“泥巴区”、“玩水区”、“攀爬区”等,幼儿可以不分班级的,自主选择游戏区。每个游戏区都会有3位教师对幼儿进行安全监督,并用“描白”的方式观察与记录幼儿的行为。还可以根据天气的・情况,适时调整幼儿的一日活动,灵活地运用自然资源。

四、自然资源在科学领域中的运用

自然界的奥秘多又多,它是一本最美丽、丰富、生动的百科全书。幼儿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或是自己的发现去认识万事万物,学着用仔细观察和大胆探索,去解决无数个有趣的“为什么”。例如,为什么会下雨呢?叶子为什么会变黄了?幼儿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识动物、植物、矿物、地理等自然资源,也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钻研精神,培养了幼儿初步的科学素质。

农村幼儿园处处都展示着科学教育活动。如,春天,万物复苏,燕子归来,蝌蚪出生夏天,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小麦成熟,知了歌唱,蝉鸣蛙叫秋天,树叶变黄,硕果累累,丰收季节冬天,白白的房屋、树木,结冰的小河。青蛙捉虫,蚂蚁搬豆,蜜蜂采蜜,蝴蝶采粉……这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最好的科学教育礼物。同时,农村的幼儿园的占地面大,可以营造出一个生态园地,如植物园,种植当季的蔬菜与瓜果动物园,设置养鸡场、养鸭场、养猪场、鱼塘等坯可以创设一座垃圾分置场等。这些“活教材”都是幼儿科学探究的对象,它们让幼儿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尽情体会科学的趣味性。

五、自然资源在语言领域中的运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我们就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随时随地指导幼儿观察捕捉,这样幼儿就会获得课堂中难于理解甚至无法理解的词汇。如引导幼儿观察四季变化时,他们会在春天里学会了“绿油油、复苏”等词,夏天里学会“烈日炎炎、绿树成荫”等词。这些词语是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而理解词义,在语言交流中,他们也能灵活地运用这些词语。

《指南》中提出了“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幼儿智力的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不能仅仅局限在身边的环境中,要不断拓展幼儿的视野。可是,自然界的许多奥秘是幼儿触及不到的,这就需要书籍这个媒介来帮助。因为幼儿的思维通常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是一种表象的思维,所以我们为幼儿选择的书籍就要适合幼儿阅读。绘本有图有文,但是以图传达故事情节为主,可以让不认字的幼儿,借助丰富的图画,“读”出其中的意思,使阅读变得更为简单、有趣。

六、自然资源在社会领域中的运用

在“亲近自然”的背景下,幼儿园里就没有了条条框框的界限,幼儿可以不分年龄、不分班级的交朋友,拓宽了幼儿的交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孩子面对比自己小的孩子,也更愿意和他们分享玩具、食物,更愿意在有冲突的时候谦让他们而较小孩子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这些能力。在不同年龄层次情感交流中,大孩子的正确行为规范为他们做出了榜样。而对大孩子而言,他们会自我心理暗示,会自觉地展示自己作为哥哥姐姐的一面,克服自己的个性缺点。

七、自然资源在艺术领域中的运用

《纲要》在艺术教育领域中提到:“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幼儿学习艺术要从感受美入手,利用多种感官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来感受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风光,感受丰富的色彩美,感受物体的形态美,领略其不同气质的美,以提高美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其次,教师需要为幼儿准备最简单的材料,给足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幼儿创作时更加专注,让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好的发挥。例如,捡树叶做标本、贴画、拼画:在石头、贝壳上画画用树枝、石子、泥土等组建城堡在废树桩上涂鸦。

“亲近自然”的活动满足了幼儿好奇、好问、好学和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放手让幼儿去自主设计、去探索、去合作。总之,我们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大自然的教育资源,摆脱应试教育,做到将“大自然搬进教室”和“放幼儿走进大自然”这两个方面,为幼儿构建出轻松、自由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上一篇:食物真的会影响你的肤色吗 下一篇:回到婴儿状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