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类招生方式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时间:2022-03-15 06:01:52

按大类招生方式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摘要:大类招生就是按“专业大类”招生,是适应“宽口径,厚基础”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大类招生情况下,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类课程的教学会有许多变化。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为适应新的招生方式,在此课程的教学上进行了积极改革。

关键词:大类招生;程序设计基础;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孙全玲(1976-),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严辉(1962-),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安徽 合肥 230601)

基金项目:本文系省级重点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00764)、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示范专业专项基金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65-02

大类招生一般来说就是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按大类招生是目前教育先进国家高等教教育培养的新模式。从教学培养的角度来看,按大类招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基础。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2011年开始按大类招生。我院的大类招生是将原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四个专业合并为电气信息大类进行招生,前两年统一学类基础课。因为学生进校时是没有专业方向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专业课程教师很难把握,学生层次相差很大。如何达到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院领导与专业教师在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在努力改革。

一、计算机学科能力与就业

计算机学科有四大学科能力[4]如图1所示。

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就业领域中,大部分需求来自于工程及应用类型的企业。而程序设计能力是社会人才需求中需求量最大的能力之一,也是检验计算机类毕业生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程序设计能力由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和系统分析开发能力四部分组成。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理论及实践课程过程中,对于程序设计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堂上主动性不够,课下动手实践能动性不强;在学习中过于重视教材中的只言片语及示例代码,缺少开放性思维,学习方式受初高中学习方式的干扰较多,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领着学才行。所以学生难以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在遇到稍微有点变化的题目时就不知所措。

提高学生独立解决一般计算机应用问题的能力就要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就需要在基础阶段,如在程序设计基础类课程中提高实验课程的效果。要做到人人都实践,人人都提高。

二、我院在基础类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中对实践课程重视不够

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算法教学,学校的实验设备较落后,实验人员素质及数量达不到指导学生实践的要求,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不足,影响其后续程序设计类课程学习,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弱,难以达到计算机专业的目标要求。

2.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不足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理论,而网络的普及使学生见识到多种计算机方面的相关应用,但是又不能将理论和应用联系,同时又没有合适的程序设计训练环境,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没有用,感到困惑,学习兴趣不高,宁愿去外面报些培训班,对理论知识更加轻视。

3.教师的作业及实验报告的批改工作量大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作业和实验多以程序设计为主要形式。由于课程容量大,需要布置大量的作业和实验内容,而这些程序完全由授课教师来批改,工作量过大。

4.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的课程考核多采用笔试,学生的实践能力只能通过平时的作业和实验给出主观性的评价,不客观。如果做的实验内容一致,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也很难判断是学生动手做的还是抄袭,这样导致学生对实践评价的时候做与不做的结果一样,如此就难以激发学生实践方面能力自主训练的激情。

三、改革方案

1.在教学中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薄弱是制约程序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碰到的普遍现象就是,在讲授某一个程序的设计思路及方法时,学生好像都能听得懂,但合上书本让他们写程序时就不知从何下手。

针对程序设计的特点,教学中授课教师要充分考虑初学者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学习心态,从问题着手,按照程序设计的方法逐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展现程序设计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程序设计的思维习惯。可以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结构化方法,将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帮助建立明确的程序设计思路。或者从直观入手,帮助构造复杂的程序结构,理解计算机解题的特点。

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感性经验相联系。他们习惯于直观、具体的思维方式,而程序设计的思维是抽象的、逻辑性强的思维,所以在程序设计教学中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利用学生已具备的知识,逐步诱发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跃变。

2.加强实验课程的教学及管理

实验课程对训练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是最基本的方式。要达到实验课程的目标,首先要重视实验课程的教学管理。每一次实验都要有基本的目标要求,要有基本的训练项目,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层次设计。在课程实验刚开始的时候,要重点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规范性;在中期阶段,重点训练学生的编程能力,对于每个实验课题都要求学生全部做完,并以报告形式说明其程序的设计方法;在后期实验阶段,重点训练学生思维的开放性,鼓励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熟练运用不同程序结构解决类似的问题,训练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来考虑问题。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验课时较多,实验报告的批改工作量也很大,对于指导教师是个不小的负担。我院采用指导教师和实验教师分工工作制,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实验课程的教学及辅导,实验教师负责批改实验报告。这样不仅减少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在实验的指导工作上;实验教师在批改实验报告时更注重实验报告程序书写的规范性,可以从编写程序的规范上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这两方面结合使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程序书写有较公平的评价。

3.开放实验平台,给学生提供课后自主学习的环境

在大类招生情况下,学生在进校时不分专业,在同一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在两年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根据目前全球IT行业的发展看,经过几年的低迷发展,IT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从中国情况看,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数量远远少于发达国家。中国计算机软件人才短缺,将严重束缚中国IT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国东部与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出现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急需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

所以在专业选择上,将会有多数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显示:对于工程及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和师资力量,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定位于工程应用型,更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因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要求比较多,初学者很难理解书本上的程序是怎么运行的以及运行的结果,这就要求学生要多做练习、多实践。课堂安排的实验课时毕竟有限,很难讲解课本上方方面面的知识点。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将会理解书本的程序原理,对于课堂教学更有帮助,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兴趣。我院提供了实验平台供学生在课余时间巩固、复习或预习课堂知识。

四、总结

计算机曾经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解决科学与工程的计算问题,后来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了日常用品。计算机应用的重心将会向社会科学和社会发展领域转移,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参与或学习让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有一定认识,特别是对计算机应用的业务流程有一定认识,加强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及学生本人都是很有益的。

我院还没有大类招生情况下的毕业生,相信只要在我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海舜,蒋巍巍,刘师少.基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软件设计类课程群架构[J].计算机教育,2012,(3):23-26.

[2]韩建民,王丽侠,贾洞.大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层次化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3):18-22.

[3]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规范及认证[Z].

[5]李晓明.由学生的一句话想到的……[J].计算机教育,2012,(1):2-3.

[6]李春林.“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2,(2):21-24.

上一篇:关于供电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输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