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总结与思考

时间:2022-03-15 01:30:26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总结与思考

【摘要】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而最能反映博士培养质量现状的便是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博士学位论文送审制度便是考核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本文正是结合作者所在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情况,从送审过程、存在问题到改进对策,由点及面,对如何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论述。

【关键词】博士 学位论文 匿名评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25-03

建立科学公正的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制度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是指由论文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博士生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议,并就论文工作是否达到博士学位标准提出评价意见的过程。其评审方式一般分为公开评审和匿名评审两种。在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基本采用公开评审的方式。近年来,有些高等学校率先实行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有效地排除了各种干扰,公平、公正地评审论文,加强了论文评审的力度,严格监控博士论文质量。清华大学1995年就已经尝试对博士学位论文采取匿名评审的方式。随后,各高校也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纷纷制定了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相关规定,并在实行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完善。我校自1999年开始试行博士学位论文抽查匿名评审制度,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实行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的改革与实践,总结了经验与不足,探讨了随之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仅供参考。

1 实行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的积极作用

从近几年各高校对博士学位论文采取匿名评审制度的实践看,可以肯定的说,这个制度是实现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全过程中真实、客观、公正的重要环节,对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培养优秀合格的博士毕业研究生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博士研究生努力提高自己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积极性,更加注重论文的原创性,起到了一定威慑作用。

(2)有利于监督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论文认真指导和严格把关。由于匿名评审制度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审阅、同意后才能申请送外评审,而专家反馈回的评审意见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博士生导师对论文指导的优劣程度。因此,绝大多数博士生指导教师对申请送审的博士学位论文都不会掉以轻心,都能进行严格把关。

(3)有利于有效抑制论文评审过程中的“面子工程”,实现论文评审的客观、真实、公正。由于是匿名评审,专家与论文作者、导师之间的信息不透明,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评审专家碍于情面让低水平的学位论文顺利过关的现象的发生,评审结果会真实反映博士生的研究水平,从而较为有效的保证了评审的公正与公平。

2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2.1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的实施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是通过匿名评审方式,对博士生、指导教师和相关专家三方建立的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有效监督机制。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在博士学位论文送审制度上的实践,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申请、审查、评审三大管理环节。

2.1.1 申请

博士生完成规定的培养环节后方可送审申请。

2.1.2 审查

实行导师、学院、学校逐级审查制度,审查合格后由学位管理部门负责寄送、联系、确定三位评审专家,进行学位论文匿名评审。

2.1.3 匿名评审管理

评审专家随论文会同时收到一份设有打分项目的《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专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打分情况和评阅意见返回到送审单位,学校将根据专家的不同意见,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打破过去送审零淘汰率的格局,如实的反映博士生论文质量。

2.2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效果分析

一项制度如果能在实行的过程中根据事物客观发展规律不断改进不断创新,那么这项制度必将呈现其强大的优势。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也是如此。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学位论文质量,中国地质大学形成一套质量保障体系。首先,对博士生在学位论文送审前发表学术论文提出了要求:理学、工学类学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至少3篇,或有1篇论文被SCI或EI检索(不包括网络版),或有1项授权的国内外发明专利;人文社科类各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核心期刊或在我校文件规定的重要期刊上至少3篇,或有1篇在我校文件规定的A类期刊上。不含在增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二,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前查新,以确定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有创新点。第三,实行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自1999年试行博士学位论文抽查匿名评审以及2003年起全部匿名评审制度以来,不断总结和探索,使这一制度得到了改进和完善。

2.2.1 评审专家的选择比较合理

在这几年论文匿名评审过程中,专家组成导所占比例一直较为稳定,平均值为75%(见表1)。说明评审博士学位论文的专家绝大多数都是指导过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博士生导师,在论文的研究方向、创新点等方面均能给出正确的、专业的评价。当然,由于个别论文研究方向所限,并不是所有的论文都是由博导评审的,仍有约25%的非博导专家参与评审博士学位论文。但这部分专家均是教授,都或多或少的有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的经历,其做出的评价能较为真实、客观的反映博士生论文质量。

从专家反馈回的对论文研究方向的熟悉程度看,对论文熟悉和比较熟悉的占到了95%以上(见表2)。专家对论文研究方向越熟悉,越容易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越有利于博士研究生改进学位论文质量,其做出的评价可信度也越高。而且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基本上都得到了送审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认可,也使得博士生在修改论文方面更加有的放矢。

2.2.2 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评价较为客观

通过对这几年送审数据的统计,不难看出专家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比较客观,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等的比例分配合理(见图1)。出现个别送审不通过的现象是正常的。当然,也会有个别的研究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论文撰写不认真导致论文送审不通过,这种情况学校会要求学生充分尊重专家的意见,在导师的指导下,重新选题、认真研究、重新撰写学位论文,重新送审,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同时也督促广大博士生指导教师应认真指导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见表3)。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考虑到应更加明确的反映专家意见,特别是对论文修改应达到何种程度的意见,在2007年上半年将专家结论有原来的“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不同意答辩”改为“同意答辩”、“简单修改后答辩”、“修改后重新送审”、“不同意答辩”,使专家结论更为细致,也有助于博士生更好的修改学位论文,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2.2.3 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意识得到加强

施行博士学位论文送审的初衷和根本目的是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而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这几年的送审数据分析,虽然送审的论文年度总均分变化不大,但平均分值在80分以上的比例在逐步提高,均分低于60分的比例很低,说明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整体质量在提高,博士研究生及其指导教师的质量意识都在加强(见表4)。绝大多数送审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质量都为优良,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的有效性。

3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实行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对提高博士学位论文水平,排除人为干扰因素,保证评审的客观公正无疑是有效的。但任何一项手段方法在实行过程中都会有其不足之处。就博士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而言,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3.1 专家评审尺度不同

由于一名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通常会在不同的高校或研究所进行评审,而每个评审高校都有一套自己的评审标准;即使是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家评审标准也会不同,这样就造成了专家评审意见差距较大甚至是评审意见完全相反的情况的出现。

3.2 不能完全彻底的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

某些专业的研究方向上可评审论文的专家较少,那这一研究方向上的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就只能由这几名专家评审,而且博士研究生的最后答辩很可能会邀请这些专家作为答辩委员会的成员。这样就会出现“打招呼”的情况,评审专家碍于情面也只好让水平不高的博士学位论文予以通过。

3.3 在评审专家的选择上也会出现“误差”

由于博士学位论文的送审工作都是由学校学位管理部门间互相邮寄、协商完成,管理部门通常无法做到对每一位专家的研究方向都掌握的清楚准确,因而就会出现选取评审专家不合适的情况,特别是交叉学科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3.4 个别评审专家责任意识不强

有些评审专家乐于做“老好人”,对博士学位论文潦草翻阅后就给出优良评审意见,不管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如何,均予以通过,允许答辩。这样的评审态度,根本不利于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改进与提高。

3.5 不能保证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时间

《中国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博士学位论文或摘要,应在答辩前3个月印发有关单位,并经同行专家评议”。而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保证这个时间。我校规定在答辩前2个月送审学位论文,可是每年都有一些人不能按时完成,更有甚者,只给评阅人十几天甚至于几天的时间,评审人根本来不及评阅。

4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改进的措施

实行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的初衷是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杜绝急功近利的做法,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因此,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应围绕这一根本目的予以改进:

(1)建立资料齐全、完备的专家库,以保证专家对论文评价的客观和公平性。评审专家是保证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一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关键因素。专家库的建立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匿名评审能否规范操作,专家库应是科学的、全面的,需要兼顾到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等方面。专家库可以按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建立子库,根据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在子库中抽取专家,这样可以避免专家的研究方向与所评审的论文相差较大的问题。

(2)改革评审途径和方法,建立学位论文网络化评审平台,实现博士学位论文的网上评审,提高工作效率。按照规定,每年分上半年和下半年授予两次学位,主要集中在上半年申请学位。每到答辩的高峰期,学位办堆满了论文,按平均120人答辩计算,每人3份论文,合计360份,需要按照不同学科、专业分给相关的学校、专家,需要电话联系外校学位办及专家,确定具体的寄送地点,联系快递公司,同时还要收到其他学校需要我们评审的论文,总而言之,工作量之大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实现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是此项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专家网上评审论文,网上提交评审意见,博士生网上查询意见等,是实现评审工作快速、高效的有效手段之一。

(3)按学科建立统一的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标准,以保证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可靠性。

(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事实上,如果导师是一个合格的导师,博士学位论文采取何种评审方式并不重要。实行匿名评审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可以阻挡低水平论文的通过,而且对加强博士研究生及其指导教师的质量意识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匿名评审并不能直接把住博士论文的质量关,能够真正把好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关的根本还是在于博士生导师。因此,加强导师的师德学风建设,建立健全博导的遴选与考核机制,对于不合格的导师就应该取消其博导资格。

(6)建立评审专家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防止低水平论文通过。应由负责学位管理工作的上级主管部门牵头,对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中参与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工作的专家建立一套考核评估的体制,从专家的学术造诣,客观公正性等方面对评审专家进行打分,从而有效的避免“老好人”现象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廖园,石山梅.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的新探索[A],全国第六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9-14.

[2] 孙,高虹, 刘颖, 赵伟,陈皓明. 谈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方式改革[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7).

[3] 高绿绮.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4] 赵敏.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何去何从[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

[5] 徐渭,张文修.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6] 李占华,罗英姿,董维春.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5).

上一篇:大学生课程相关学业情绪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关于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学过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