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时间:2022-03-15 12:48:03

浅谈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课堂看不到以往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了,看不到学生只是一味地倾听而从不发言的现象了,看到的是师生共同参与、气氛活跃、民主平等的崭新课堂。虽然课堂的面貌有了质的变化,有些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看起来气氛很活跃,但是一节课下来,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结果却令人不满意。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参与学习活动,认识数学、理解数学,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吸取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中关注“数学回归生活”、“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数学问题的辨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走近生活,激发参与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将教材例题、习题的情节依据、当地的校情、当地的学情作适当的合理改编,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学生感兴趣、有生活气息的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时,笔者把书上看起来比较小却又不容易辨析的图改编成了学生的实际座位顺序。这样比较直观,而且又是学生的学习场景,学生一下子就找出了某个同学在什么位置,大家兴致很高,很快学会了用数对的形式确定位置,同时也很容易地理解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学生用相应的数学方法很容易掌握新知,由此可见,虽然学生的年龄小、实践经验少,但是他们对一些与生活有紧密联系、富有童趣、有挑战性的问题很感兴趣,容易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情感的投入,学生的个性也能在这些情景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张扬。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得到滋润。因此,只有数学走进学生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有效”的课堂。

二、过程探究,积极参与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所言所行,所感所悟,其核心是思维。数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要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要努力将数学教学,尤其是不易理解的应用题教学、概念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人人动手,在进行“有效探究”的过程中动口、动脑、动手。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时,可以让学生用“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去发现。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回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让学生把分数写成百分数:=( )%=(0. );=( )%=(0. );=( )%=(0. )。接着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练习:某养殖专业户去年养猪2000头,今年比去年多养,今年养猪多少头?学生完成以上练习后,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把“今年比去年多养”中的“”写成百分数:=20%,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利用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行尝试,学生完成后,再让学生说说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学生先轻轻地试说,声音由小到大,渐渐地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与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一样。”紧接着进行巩固性练习:一条绳子长24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0%,第二次用去全长的20%,还剩多少米?在这堂数学课中,学生学习的气氛非常浓厚,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又实现知识的迁移,这样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效探究和实践中学到了新的知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并且印象非常深刻。

三、注重辨析,争论参与

心理学认为:疑难最容易产生探索性的反射,从而思维也应运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疑难的数学问题,教师必须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参与辨析,自主探索数学每个知识点产生、发展的过程,体会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艰辛和快乐,也让学生从这些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获得数学思维方法的启迪并品尝成功的快乐。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教学中应允许学生出错,关键是学生出现了错误如何正确对待,把它作为一种教学的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辨析,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争论,形成正确的认识。例如:在刚刚开始教学“半圆周长”这个内容时,大部分学生认为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认识上错了,计算方法当然也就错了。笔者根据学生错误的判断和理解,提出相应的问题:“半圆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让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有的学生在画图理解;有的学生在争论辨析、相互探讨;还有的学生在独立思考、理解……学生经过思考,在互相辨析争论中得出了半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即用圆周长的一半加上该圆的一条直径或者两条半径。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设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既紧张又愉快的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努力探索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数学课堂参与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努力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对有疑惑的问题要通过学生的辨析,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掌握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从低效走向高效。

(责编 黄 晓)

上一篇:以生为本,追求有效倾听 下一篇:浅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