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努维尔看的见历史的未来空间

时间:2022-03-14 03:37:35

让·努维尔看的见历史的未来空间

1987年的世界建筑界。正是“国际主义风格”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时代,世界各国的大型公共建筑几乎都被“玻璃幕墙、钢筋水泥、简单明快而且不加任何装饰”的高楼大厦所垄断。让・努维尔则显然走向了另一种道路,当年落成的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通透、具有未来世界的科技感。而建筑内部则营造出令人着迷的伊斯兰风格的光影图案。极佳的传统文化符号和未来高科技空间的协调能力,使得他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2007年。在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落成20年之际。让我们将目光再次关注让・努维尔的建筑理念,看他如何一边追溯过去的文化记忆,一边将未来的建筑影像一一呈现。

现代建筑语言重塑传统文化

很多时候,不同地域文化之间常常隔着一道鸿沟,现代与传统之间也常被认为难以沟通,然而这就是当代建筑师将同一形式、尺度、材质的高楼大厦放在世界各地的原因吗?在让・努维尔看来,答案是否定的,“我真的被国际主义风格震惊了,在我就读巴黎布兹建筑学院(Ecoledes Beaux-Artin Paris)时,我发现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呈现出高度程式化的面貌,建筑与本国文化没有任何联系,与所在环境也并不相合,只是同一建筑风格语素的重复,这并不是一名建筑师应有的态度”。

1980年,由法国总统密特朗提议,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建造一座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Arab World Institute),跨越阿拉伯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藩篱,使西方大众认知、感受这一悠久文明的价值。主题本身已构成了对于建筑空间设计的挑战,无论是当时流行的国际主义风格的玻璃幕墙大厦,或完全回归传统的一座清真寺,显然都不合主旨。青年时代便坚定了“文脉主义”的让・努维尔,在1981年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的建筑设计竞赛中脱颖而出,他的设计方案,否定了后现代主义生硬的拼贴,也非当时流行的国际主义风格,而是将阿拉伯文化符号巧妙地融入建筑语境中,在建筑的外部和内部形成了深具文化感染力的空间氛围。

让・努维尔将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设计成一个精密的科学产品,建筑的南立面整齐地排列了近百个光圈般构造的窗格,灰蓝色的玻璃窗格之后是整齐划一的金属构件,具有强烈的图案表现性和科学幻想效果。让・努维尔说,“建筑设计灵感源自于阿拉伯文化,是对一种精巧、神秘、蕴含宗教氛围的东方文化的赞美。我对清真寺建筑的雕刻窗(mashrablya)很感兴趣,光透过它洒在地上形成了几何形、精确的、波动旋转的深浅阴影。所以我采用了如同照相机光圈般的几何孔洞,材料是铝,通过内部机械驱动光圈开阖,根据天气阴晴调节进入室内的光线量。”在建筑落成的1987年,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被评为当年最佳建筑设计,获得银角尺奖(I’Equerred’Argent)。

衔接历史和现代的文脉桥梁

“如何更深入到细节?”让・努维尔经常问自己,他说 “即使每个场所永远处于变化中,但总有地理、历史上的延续性,我的每个项目都以这一想法开始一深入文脉,寻找到这个场所的精神,了解人们对它的情感,发现一些意义重大的象征物。之后设计建筑空间就如同搭建一座桥梁,将人们的情感和有意义的场所片段――对接。”

对“文脉桥梁”最形象的诠释便是古瑟里剧院(Guthrie Theater),位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这是一座发端于19世纪的工业城市,毗邻密西西比河,并依靠水利发展起庞大的面粉加工业,如今那些工厂、仓库、水闸、磨坊构成的时代性记忆成为这座城市标志景观。让・努维尔说:“有今天,是因为有昨天,历史和现代一直共存着。身处工厂、桥梁、瀑布之中,古瑟里剧院没有破坏历史环境的美感和整体感,而是成为与之情感相连的现代建筑。这正如这座剧院中每日上演的一场场生动的、创造力的话剧,现代人以现代的思维、现代的语言表达经典剧目的内涵和意义。”

古瑟里剧院由长方体、圆柱体拼凑而成,它们也是构成本地工厂的基本形体,身处一片白色的厂房中,通体黝黑的剧院被鲜明地突显。让・努维尔说:“来到古瑟里剧院的人们,除了欣赏真正创造性的戏剧演出外,希望他们也能停留在‘无尽的桥’(endlessbridge)上,观看一系列无声的历史影像。”“无尽的桥”从建筑二层平行延伸出来,长度约50公尺,尽头是一整幅玻璃,如取景器般将横跨密西西比河的石拱桥、圣安东尼瀑布、巨大的厂房――纳入,两侧墙体上开有不规则的窗洞,收录了一些有意义的景观片段。

以光影雕刻空间

让・努维尔一直坚持,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与所在地理环境、所在文化环境的高度和谐,他的设计灵感皆源于“文脉关系context”,因此每一座建筑并不雷同,然而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共存一个潜在的主题,那便是对光、影及透明度的迷恋,让・努维尔从不放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协调光、影和透明度。对此,他笑着解释,“我出生在法国西南的福梅尔市(Fumel),那里终日阳光灿烂,迷恋光,或许是遗传的原因。”

2007年,被让・努维尔称做“视觉机器”的100 11th大厦破土动工,它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哈德逊河畔,与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的IAC大楼相邻。这栋23层公寓楼最显眼之处在于1647片不规则玻璃框拼贴而成的幕墙,每块玻璃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大小、透明度以及角度,在不同观赏点、不同时间,呈现令人眼光缭乱的光影视觉,犹如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画。

另一个展示让・努维尔绝佳的光影创造力的例子是位于巴塞罗纳的TorreAgbar大厦,建筑形体酷似直涌向蓝天的一股强大水流,通体镶嵌了59619片透明及半透明的彩色玻璃,如同一层多种颜色组成的皮肤,不同时刻光线以不同角度折射其上,幻化成一道眩目的彩虹,呈现出缤纷多元的视觉效果。

“现在通行在世界各个角落复制雷同的建筑,将使得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小,作为建筑师应有强烈的愿望去分析和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时不时寻找些乌托邦的感觉。”让・努维尔的建筑实践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每一栋建筑不仅源于当地原有的建筑语素和文化环境,决不雷同,而且它们都改变了所在地的景观面貌,以未来高技术的建筑结构和科幻般的光影效果,一次一次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

上一篇:中国精神点缀世界生活 下一篇:数码建筑虚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