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处理“解决问题”中策略多样化

时间:2022-03-14 10:43:22

有效处理“解决问题”中策略多样化

【摘要】“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建议之一。解题思路的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数学教学而言,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可以矫正过去“方法单一,过于注重数学技能”的倾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发现、创造不同的解题思路。现已在教学实践中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接受,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题多个解法的现象,这类题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重点,学生感兴趣,积极性比较高。这类题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问题解决 多样化 有效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要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举措。如今的很多数学公开课,有些教师把“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等同于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反复启示,千呼万唤驱赶学生想出各种各样的解题思路,此外,在众多的解题思路中,教师的态度都不置可否,学生喜欢怎样解就怎样解。有些学生为了追求多样化的方法,往往舍易求难,想出一些怪、偏、繁、难的方法来,干扰了正常的思路,结果基本方法也掌握不扎实,屡屡出错。实施新课程,我们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仅仅为了搭建一个张扬学生个性的舞台,更应关注课堂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面对课堂中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方法加以评析,引导学生对同学的方法加以理解,互相欣赏各种方法的精彩之处,达到思想的相互沟通和方法的相互融合,使学生意识到各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一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那么教学一定会更精彩,更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的主动建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和遗传因素等等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必然导致他们在解决同一问题时有各自不同的思路,思维方式多样化,教师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求异,发表自己的看法,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发现问题,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始终是学生。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地学习,才有可能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第一节课时,48÷4是十位商1和除数4相乘得4,为什么4-4=0不用写下来,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个位8没有计算,等最后算完才写0,有一学生说十位的0写下来和个位的8组成了08,没有意义,所以不要写。有时候我们自己讲来讲去学生不明白,不如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挑起这个担子,反而打开了思路,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开放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维、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要精心设计有一定探索意义的开放性问题及运用数学知识明确表达想法的练习,给足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在逐步探索与创新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切实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勤于动手的习惯。

例如这样一个习题( )、( )、60、(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空。填出的结果是:40、50、60、70、80;50、55、60、65、70;58、59、60、61、62;针对学生回答的结果,教师不是急于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又养成了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四、树立优化思想,在策略多样化中优化策略

新课标强调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也强调对策略的优化。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掌握的解题策略也越越来越多,有时适合一道习题的策略可能有好几种,在肯定学生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明确哪一种策略更适合习题,更适合学生自己,或者说能使解题过程更简洁,能使学生的理解更顺畅,就可以选择哪种策略。

例如:青山果园的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120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青山果园的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初学时,借助线段图,根据“苹果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120棵”这一等量关系可以用方程解决。也有学生思维能力比较强,他能分析出120棵相当于苹果树棵数的(1+2)倍,所以用算术方法120÷(1+2)就能求出苹果树的棵数。而当学生学了“转化策略”以后,很多学生则更喜欢把苹果树的棵数看作1份,梨树的棵数就有这样的2份,两种树一共有3份,120÷3就能求得苹果树的棵数……这种解法思路清晰,解题过程也简洁,应该说,学生的解题策略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当然,这里不强求学生一定要用哪种策略,在学生理解别人的解题策略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程度,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策略。

总之,数学解题技法的灵活多变,教师只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有创造地优化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构建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平台,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充分发展自己的有效策略,使学生的学习策略在数学活动中得到升华。

上一篇:浅谈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下一篇:浅析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