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时间:2022-03-14 09:17:47

浅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摘 要:就目前我国物理教学发展来看,已经将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的基本理念作为物理课程的总体目标,并且在相关的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了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初中物理;弊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策略

在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了要将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教育融合于物理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观念,从而改变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观以及人生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思维能力,为以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现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教学,还应该在教学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生理特征出发,并且以新课标中所展示出来的初中物理的感情、价值观和态度为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的教学。不仅如此,初中的学生们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在这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都是非常明显的,具体可以从几个方面说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会随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改变,针对自己比较喜欢的教师非常感兴趣,认为自己可以胜任这个角色,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而且,学生对于一些新鲜事物还会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但是在产生好奇心的时候会伴随一些负面情绪,会阶段性的出现一些不稳定的情况,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物理产生一定的兴趣,要积极的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意识。

二、将初中生的特点和态度、价值观、情感结合在一起

为了更好地进行初中生的物理教学,笔者认为应该从初中生的特点出发,寻找一定的优势进行教学。

首先从初中生的意志力进行分析,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学习中会经常性的感情用事。例如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告诫学生在把握其安全性的基础上进行实验,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有一个正确的科学态度。

其次从学生的思维角度进行分析。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初中生能够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是这些想法一般都是非常不成熟的,容易产生偏激的心理和倾向。所以说,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并且针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加强自身的判别能力。

三、将初中物理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模式融合在一起

针对这一小节,本文主要从物理教学中的“简单机械主体为主的杠杆平衡条件以及滑轮内容、杠杆知识、浮力、匀速直线运动、惯性进行分析,着重体现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合。

众所周知,在生活中以及生产过程中会有不一样的杠杆,比如说钢丝钳、大力钳等。通过学生在学简单的机械的时候,会发现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能够更深入地体验科学技术的力量。通过书中对我国古代杠杆平衡条件的描述,从俄国人了解到了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简单机械的情况,会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这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的情感应用。

在学习杠杆知识的时候,先让学生爱上这个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对物理学习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意识。

比如说在学习“浮力”中,新课标中并没有涵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但是在教学参考中明确指出了可以通过对潜水艇以及轮船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浮力知识的兴趣。在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感悟到科学家对科研刻苦钻研的精神,要积极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家对待困难的态度和求知的态度,学习科学家的精神,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意识,这也是情感策略的一种体现,正是源于情感策略的这一研究,才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和学习。

比如说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讲解的时候,要结合生活中的表现,将生活和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可以通过看报纸对交通标志和城市交通的了解,要了解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希望能够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生活中的一些感悟激发学生对机械运动的兴趣,与此同时,还应该产生一定的安全意识,要努力的培养社会公德心,要形成一定的科学观。不仅如此,在教学目标中还明确地提出了要让学生感受到所有的物质都是在进行永恒的运动。如果我们是静止的状态,那么地球就是运动的状态,无论什么时候一切运动都是相互的,是对立的。再比如说,在学习匀速直线运动的时候,新课标还提出了要将车、船时刻表结合在一起,要学会使用时刻表来判断飞机、火车以及轮船的速度。要求学生要时时刻刻关注生活中物理科技的应用和作用,可以对车、船、飞机的速度进行比较,感受一下我国科技的发展,感受一下科学的力量,从而更努力地学习物理,这正是本文中所倡导的价值观的理念。

总而言之,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践模式和物理教学结合在一起,将生活和物理教学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傅雪平,楼松年.在习题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探讨[J].物理教学,2011.(10).

2.陈学寿.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J].成功(教育),2010.(09).

3.杨斌.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策略的探讨[J].教学研究,2012.(03).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义丰初中)

上一篇: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两个着力点微探 下一篇:“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