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的意义

时间:2022-03-13 10:52:40

健康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的意义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3-2018-02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我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除采用物理治疗外,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始终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对解除症状、预防复发起了明显的作用。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1 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男500例,女600例,年龄20~70岁,平均45岁。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病理分型,其中膨隆型中的边缘性膨隆160例,局限性膨隆450例;突出型中后外侧突出560例,中央型突出90例,均经症状、X线、CT、查体确诊。1 10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治疗加健康指导)、对照组(单纯治疗)两组,每组550例。

1.2方法:(1)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予综合的物理治疗,如腰椎牵引、正骨推拿、按摩、小针刀术等。(2)健康指导措施:①保健指导贯穿于整个康复治疗过程,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②提醒病人注意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时腰部的姿势和,避免长时间坐立工作、学习,也应避免腰部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的姿势,工作、学习40~60分钟后要进行腰部活动和腰部扭动,以避免腰部肌肉劳损而诱发或加重腰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疼痛;③腰椎间盘突出病人一般伴随腰椎失稳,要告诫病人避免弯腰负重,以防止加重腰椎间盘突出;④指导病人正确应用劳动保护用具,如加强劳动时腰部的保护,像经常弯腰劳动、挑抬重物或长时间开车的患者,可用腰腹带以加强腰部的稳定性。以防腰部力量减弱和腰肌劳损萎缩,而产生腰背痛。⑤嘱咐病人避免风寒湿的侵袭,注意腰部的保暖和平卧硬板床。

1.3指导病人腰部功能锻炼:对经过治疗后症状减轻的病人,给予指导进行腰部功能锻炼。它对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复发有较好的作用,例如:游泳、倒退步行、挺腰等运动。也可每天睡觉前在床上做腰部保健功: (1)双臂运动:两脚分开,两手交叉举至头顶上端,身体挺直。两臂上举至最大位置后,向两侧分开。重复10~15次/日。(2)左右腰回旋:病人两脚分开,比肩距稍宽,双手叉腰,拇指在前,腰部自左向前、右、后作回旋运动,之后腰部自右向前、左、后作回旋运动,然后还原。操作时,两腿始终伸直,膝关节稍屈,上体伸直,双手轻轻托护腰部,回旋的半径可逐渐增大。重复10~15次/日。(3)双手攀足:病人两脚分开,两手置腹前,掌心向下,腰向前弯,手掌尽可能下按。重复10~15次/日。(4)仰卧拱桥:仰卧,双手叉腰作支撑点,双髋、双膝屈曲,脚掌放在床上,以头后枕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两脚支撑下半身,成半拱形挺起躯干。重复10~15次/日。(5)仰卧举腿:仰卧位,腿伸直,双手自然放于两侧,左侧下肢直腿抬高,角度逐渐增大,然后抬举右腿,左右交替,重复10~15次/日。(6)仰卧抱膝:双腿屈曲,双手抱住双膝,向腹部收压,使臀部翘起,然后放松。重复3~5下,放松时深吸气,抱紧时呼气(适合腰椎有滑脱者);(7)俯卧运动:病人俯卧位,头转向一侧。①两替向后作过伸动作。②两腿同时作过伸动作。③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④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重复10~15次/日。

2结果

(1)疗效评定标准: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劳动,无复发为痊愈;症状部分消失或基本消失后短期内又复发为好转;症状略有改善或根本无改善为无效。(2)治疗结果以治疗15天为1个疗程,间歇2~3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见表1。

3讨论

通过采取康复治疗措施,如牵引、理疗、推拿、小针刀疗法的同时,指导病人进行腰部保健操锻炼,合理处理好腰部工作与休息的关系,以配合治疗而达到促使腰椎间盘突出部位还纳,受压的神经根移位,或突出椎间盘破碎以去除对神经根、脊髓的压迫、损害;加速神经根及椎间盘周围的无菌性炎症的吸收消散,使神经痛得到减轻或消除;恢复腰椎及下肢的活动功能,防止复发。正确的康复指导措施有助于康复治疗的全面落实。避免在治疗过程产生不良反应,解除病人心理顾虑而积极配合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收稿日期:2007-03-2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锡类散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观察 下一篇: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近期并发症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