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

时间:2022-03-13 04:17:02

网络环境下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

【摘 要】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平台已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和课堂的有效延伸,以竞赛资源为学习载体,服务教师、学生、社会者三方,从平台的必要性、架构和运行模式,来分析探讨如何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环境 竞赛资源 个性化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031-03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以建设校园竞赛文化为抓手,全面推进德育工作,深挖校园文化内涵,结合办学方向及办学理念,大力开展相关活动,凸显办学特色。同时,随着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每个院校都在自己信息化校园框架下,构建符合自己需求的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在此平台下既能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使得教师、学生、社会者之间跨时空双向互动交流,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共享,具有极强的发展前景。

一、构建网络环境下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丰富创新创业教育

网络可以提供丰富、鲜活、详实、充足的信息资源以资利用。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对于目前单一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无疑是“添翼”,甚至是“雪中送炭”。平台具有开放性与交互性,使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可能,并有逐渐发展为必然的趋势,为核心职业素质教育中“合作意识”“开放的视野”“表达交流”等目标的达成提供了便利。

(二)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

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是新形态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竞赛资源转化成果引领课程建设改革,改变以往那种强调被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反之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新的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改革就需要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全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等方面入手,而竞赛资源就是恰当的结合点。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在教师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很难一下子从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缺乏学习自控力、主动性不强、个性不足等方面。网络环境下构建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素质的发展,让学生能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获取信息,主动地去感受这些信息。而作为教师更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资源平台为教学工作服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网络环境下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的构架

基于网络环境,构建以竞赛资源转换为特色的自主学习平台,可以使学习者更好地监控学习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式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下面从平台的功能模块和技术支持来探讨平台的建设构架。

(一)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的功能模块

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构架(图1)主要有三类用户层:学生、教师和社会人员。学生和社会人员是学习者,是本平台的实践者,教师是本平台的支撑。后台数据库主要包含了个性化学习内容、综合学习资源和用户信息,在三类用户之间交叉调用,平台数据库完成数据的初始化、维护和管理。其中,个性化学习内容的物质实体是学习支持系统精心准备的教师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支持工具,综合学习资源的物质实体是丰富的竞赛资源及转化成果,用户信息是用户层基本信息。

图1 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功能模块图

1.学生用户

主体为在校学生群组。为满足最大用户层,学习平台逐步走向移动终端,学生使用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信息,就会自动访问到二维码对应用的Web页面。通过这种方法,移动设备连接到网页和动画。

2.教师用户

主体为使用该系统的教师群组。教师可以使用该平台进行协会社团等第二课堂的管理,采用竞赛资源转化成果,以及师生在线互动。

3.社会用户

主体为使用该系统的社会人员。社会人员可以完成在线课程职业培训,了解最新技术发展动态,让老师、学生和企业技术人员三方在线交流、技术共享、答疑解惑等,提供企业兼职教师的线上互动平台。

(二)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的技术支持

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核心是网络数据库,网络数据库是实现数据的集成,包括了平台数据结构及存储在数据结构中的云数据,也就是架构本平台的基础数据库(图2)。该平台使用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平台MySQL,它产生于多种双授权数据源,存储了整个竞赛资源平台系统的数据,包括竞赛资源转化成果、社团协会管理、竞赛指南、文化体验、个性学习测试等,并分为学习资源库和用户库(学生库、教师库和企业库)。同时,数据层还能实现数据的显示、查询和索引功能。数据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多种,可以为外部直接访问、编辑或转换、提供其他系统利用,并将系统处理的结果返回给用户。

图2 平台技术物理结构图

平台的Web服务器采用Apache技术,它是整个学习平台的核心,包括所有程序运行代码以及所有静态、动态页面。基于Apache技术的MySQL数据库,是目前最流行的Web开发语言,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最优查询算法,支持自我修复式集群。

三、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的运行模式

(一)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自我向导的学习方式,它包括学习者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手段、自主选择技术模块、自主掌握学习进程等。教师普遍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的最佳态度,学习效率最高。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具有学习上的意义,而且对个人的发展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现代教育科学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甚至首要位置,同时建立围绕自主学习的个性化学习平台。

个性化学习平台(图3)以个性化分析中心为核心,集中处理各类学员及教师的信息管理、测验记录和竞赛资源信息,与平台数据管理和学习辅助管理等功能相结合。

与普通学校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加要求学习者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者人数众多,特别是在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学习需要多样化,不可能做出能满足所有学习者要求的学习安排,而只能提供相对多样化的学习资料与服务供学习者自行选择。

图3 个性化学习平台

(二)教师竞赛资源转化推广

围绕竞赛资源构建自主学习平台,要有丰富的竞赛资源转化成果在平台共享。目前全国技能大赛已举办了8届,积累了很多优秀的精品竞赛项目,各个学校也已逐步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竞赛制度和文化,建立了国家级、省级、校级的竞赛体系和机制。

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指导下,已有一些成熟技能赛项开始逐步引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竞赛资源转换成果。我们的教师在开展科技活动、竞赛指导、社团创新等活动的同时,有效利用竞赛资源或者自我转换竞赛资源,来开发符合本校实际条件,更加有利于助教助学的竞赛资源。将大赛丰富的资源开发为可操作、可实施的核心课程(或“社区课程”),并嵌入到专业教学体系,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去。

(三)社会化培训认证

目前竞赛赛项设计紧扣职业资格要求,既能满足校内专业学生职业资格鉴定,也能满足社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职业鉴定。推进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发展培训认证评价机构,探索建立社会化资质评价制度。

劳动者再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依托竞赛资源平台自主学习,不再只追求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认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受到真正的职业训练。

四、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的特色创新

(一)“教师-学生-工程师”三方在线互动

师生在线互动、校企在线互动的两个功能平台,实现了“教师-学生-工程师”三方在线互动,使校外企业兼职教师不只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还能在网络互动平台上直接交流,通过QQ群、微信等方式搭建三方“立交桥”,提供校企合作信息、校企服务信息、专业技能人才信息、学生实习就业需求等。 (下转第48页)

(上接第32页)

(二)竞赛资源转化助教助学

成熟赛项的竞赛内容设计与企业实际保持高度一致,这些赛项都是学校、企业专家双方深度合作、共同设计的赛项载体和竞赛环境,产业新技术、典型生产装备和现场工艺要求都与企业要求相吻合,融合了职业资格标准、企业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例如“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现代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等赛项已开发的教学资源,可操作可实施,引领了全国机电类、自动化类专业的课程改革,赛项衔接的课程(或实践课程)已无缝对接专业教学体系,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去。开发的赛项立体化数字教材,对接课程教学项目使其更加科学化,成熟竞赛项目能系统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体现专业综合技能应用、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养成、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是助教助学的有效载体。

(三)平台自主学习模式多样性

自主学习平台具有探讨式、合作式、任务驱动式、引导式等多种学习模式,适合各种学习者类型的个性化学习。

“探讨式”学习必须把高职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主动、动态的学习环境中。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上建立有共同兴趣的学习小组,相互探讨,知识相互补充。

“合作式”学习贯穿于整个过程,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解决问题,寻找答案。在平台提供的空间和时间里,高职学生合作学习模式体现了一种团队精神和一种凝聚力。

“任务驱动式”是由教师创设任务情境,把教学内容分成多个学习任务模块,平台提供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做支撑,来展现任务模块的解决过程和解决方法,从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式”学习在平台上以互动界面提出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参考形式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监控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结果,让学习者对学习及时总结和反馈学习心得。

实践表明,以竞赛为有效载体,建设一个具有开放性、可扩充性、实用性的竞赛资源自主学习平台,能够满足网络自主学习的需求,让教师、学生、社会者在平台各取所需,有效提高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朱俊武.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6)

[2]岳俊梅.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4(11)

[3]王天明,丛晓利,刘君.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与研究[J].电子商务,2014(6)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4年度立项课题(2014-R-30220)

【作者简介】吴 征(1979- ),女,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

(责编 丁 梦)

上一篇:优化企业融资环境的方案研究 下一篇:机遇是稀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