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及监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3-12 09:13:16

浅谈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及监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水利工程的顺利完成需要一个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以及一批好的监理团队,这些前提是保证工程在实施与质量过程中的重要节气,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有利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减少成本,缩短工程进度。目前,在水利工程的项目管理和施工监理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找出了以下问题,并提出了可靠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 项目管理 监理问题 对策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及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投资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当前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1 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重视不够

可行性研究本身是对拟建项目技术上、经济上及其他方面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银行贷款、合作签约、工程设计等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但是许多投资者普遍都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而盲目投资,往往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也为后来的工程事

故埋下了隐患。

1.1.2工程施工与设计要求脱节

水利工程要想顺利实施并完成必须有一个科学、详尽,且与当地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施工设计要求作为指导,水利工程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但是在现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当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设计,监督机制严重缺乏,施工过程中的权钱交易层出不穷,一些不具备建设资质的施工队伍进入到水工程共建设领域,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盲目追求工程进度护士工程质量的事件是屡见不鲜。

1.1.3 缺乏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

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在国内推广的时间不长,无论是行业还是单位,具有组织大型工程管理经验,能按国际通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和标准进行管理,熟悉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能进行进度、质量、费用、材料、安全五大控制的复合型高级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十分缺乏,具备国际

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资质(International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简称IPMP)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2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1.2.1 监理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由于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通常是由业主(建设单位)一家说了算,使得早期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很难走上规范化的轨道。这种行为的不规范,对工程质量、对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都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导致工程无法实现预期效益的原因之一。

1.2.2工程建设中的不规范行为使监理工作无法履行合同要求

在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不能按照工程建设规范要求实施施工,仍然存在边设计边施工,业主、设计、施工同一家的单位,造成工程建设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管理混乱,使得监理形同虚设,监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监理合同不能得到认真履行。

1.2.3监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监理的基本任务是“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根据国家建设类法律法规的形管规定,承担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任务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监理任务组建项目监理组织,工程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由于监理活动是监理要求下的一种主观性较强的活动,是一种智力劳动,因此对监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对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更高。但是现在在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过程中,很多监理公司不能完全独立于原单位,很多监理单位与施工公司隶属于一个公司,导致自己监理自己的情况发生,监理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拼凑的,根本不具备必要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也没有相关建设工程的监理经验,水利工程的监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很低,组织协调能力差。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及监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1 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部门提供一个相互协同工作的软件平台,实现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信息、安全的目标控制,加速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

2.1.2工程施工与设计要求相协调

在水利工程施工合同中要明确规定施工方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组织施工活动,项目管理者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施工建设与规划设计要求相协调。主要包括招投标管理规定、施工质量管理规定,要明确施工单位不能将主体工程外包,如将非主体工程施工任务外包要经过项目管理委

员会的同意方能转包,坚决避免不具备水利工程施工能力的施工单位进入工程建设当中,确保施工活动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要求进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

2.1.3 建立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包括:①制订项目经理的资质、条件和职权;②制订专业室主任、主任工程师和专业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相互之间的分工和关系;③对项目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和成本管理作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④对项目结算和效益分配明确由生产部门负责,会同财务科等有关部门统一管理;⑤规定项目经理的奖金发放办法,其奖金根据其岗位职责,项目管理实绩和工作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核。

2.2.1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坚持标准化管理

监理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指:把“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三方面监理内容从形式到内容都转化为标准化管理和控制,使每一项每一步工作都有统一规定、统一要求,都有标准依据,都有定性、定量的衡量标准。监理标准化管理内容从内涵上可分为监理内部管理标准化和外部控制标准化两个方面。其一,内部管理标准化是监理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可操作性,是规范监理内部组织运行行为和个人行为,使监理内部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好劣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具有可衡量性,以建立起奖优惩劣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是做好监理控制的内在保证和基础。其二,外部控制标准化主要是将工程质量、进度、支付结算、信息与合同管理转化成标准化控制与管理,要求施工承建单位按照监理规定的标准化控制要求进行工程实施方案策划、实施、检查、纠偏、支付与竣工。

2.2.2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施工监理队伍

首先,工程监理人员应该根据工程监理发展要求主动加强自身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监理水平和能力。有必要加强总监队伍建设,培养综合型的、高素质的总监队伍,从而确保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的有效落实,解决目前在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过程中缺乏高水平总监理工程师的问题。这就需要建设工程监理单位要组织好本单位的监理人员的职业技技能培训工作,积极引进各类工程监理人才,充实到监理队伍当中。

结束语: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及监理是一项既新颖又严肃的工作,必须加强领导,更新观念,勇于探索,统一思想,政策配套。只有从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的角度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保证项目管理和监理作用的发挥,确保我国各类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结合工程实际,实现管理体制的多样化、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市场化,使工程发挥应有效益。

参考文献:

[1]陶彦民.水利工程施工问题管理及有效对策[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18)

[2]胡凤霞,王春国.探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2)

[3] 聂军洲,潘峰.浅析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管理创新[J]. 知识经济. 2009(04)

上一篇: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外科治疗 下一篇:有关沥青路面平整度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