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化语言下真人秀节目的娱乐性与知识性研究

时间:2022-03-12 01:16:18

影视化语言下真人秀节目的娱乐性与知识性研究

2015年,真人秀节目激增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俨然已经成为了“真人秀节目年”。究其原因,不外乎我国观众对明星的过度追捧,加之其效应向电视节目的无制约的延伸。呈井喷势头的真人秀节目,题材广泛,目前已经达到了凡有娱乐节目处皆有真人秀的程度,真人秀节目已经涵盖了由艺术到生活,由旅游到娱乐等诸多领域,真人秀节目的大热,使得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我国各大电视台必备的重点吸金节目类型,亦由此引发了学界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一、 真人秀节目问题提出

(一)演员方面

纵观真人秀节目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演员、节目制作以及节目监管等三个较为主要的方面,从演员方面来看,某些参与节目的明星演员完全无视节目的意义所在,只以个人价值观的狭隘取向作为出发点,在节目中行为失当,为观众做出了一些错误的核心价值观示范,更有甚者,某些明星更深度地暴露出了其性格、意志以及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得明星的光环渐渐退去,而且亦对核心价值观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某些明星低俗的言行更是无限地拉低了真人秀节目的档次。真人秀节目不可能中规中矩,更不可能做成和新闻一样的节目。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问题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过度的真实性不仅会暴露明星在某些方面的弱点,而且也会因明星对待弱点正视不足,或过度消极的态度,而导致对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可是不真实则必定会引来观众的非议。

(二)节目制作方面

我国的电视节目制作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一味唯西方发达国家马首是瞻,从而导致了电视节目制作过度的路径依赖。粗制滥制的真人秀节目比比皆是,某些真人秀节目甚至刻意或是恶意地模仿,尤其是某些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更是单纯地为了达到娱乐效果而无节操的娱乐,为了收视率而驱动明星无意义地娱乐,这就彻底颠覆了节目制作的意义。某些真人秀节目不惜以重金邀请大牌明星加盟,以明星大咖保证收视,这就使得节目堕落成了彻头彻尾的“空心节目”,这种“空心节目”表面上看起来确实相当有意思,但是细品却像是一种无聊的游戏,以至于陷入了毫无意义的怪圈。[1]许多真人秀节目盲目跟风、粗制滥造、哗众取宠,上不能为观众提供正能量,下不能为全社会提供符合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态度与人生理想,完全靠明星效应吸引眼球。

(三)节目监管方面

从节目监管方面来看,的确也存在严重的失误,这直接导致了真人秀节目的自发泛滥与节制失衡,目前几乎所有的真人秀节目都将娱乐排在第一位,然后依次才是生活、社会、责任。的确,将娱乐放在首位比较容易获得观众的喜爱,但是,如果能将生活放在首位则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而如果再调整一下次序,将责任放在第一位,则可能就会对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在节目监管的过程中,不妨思考一下,到底是瞬时的娱乐重要,还是观众的情感的共鸣重要,抑或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灌输重要?同时,节目监管还应对明星搏收视的现象加以限制,追星这种中国特色本就已经有失偏颇,再以明星搏收视则相当于替造星、追星火上浇油,将更会把明星推上一个前所未有的疯狂境地。

二、 真人秀节目问题的解析

(一)真人秀节目类型的细分及考量要素

真人秀节目自20世纪90年代末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之后,在短短的不到20年的时间内,以一种电视节目最为时尚的形态风靡全球。真人秀节目类型可室外、可室内、可亲情、可才艺、可娱乐、可游戏、可生活、可益智、可军旅、可相亲,形形,五花八门,真可谓“若为真人故,一切皆可秀”。然而某些真人秀节目却忽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必须首先加以考量的根本要素,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真人秀节目迎合了公众对明星的好奇与欣赏心理,然而却忘记了明星剥下包装与光环之后亦存在着弱点乃至缺点,这些问题在真人秀节目中集中放大并反映出来,小而言之将成为影响公众观瞻的不良视点,大而言之更将成为影响公众对核心价值观判断的事实标准。[2]

(二)演员与节目制作方面

在演员与制作方面,必须坚守核心价值观,拒绝纯粹的只为娱乐而娱乐的“空心节目”,深入考量节目的连锁社会效应,应在拍摄前将监管方面与节目制作方面的详细要求告之参演的明星或演员,使其在知晓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在文化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核心价值观素质方面有较为充分的准备,同时,在制作方面应以社会责任为第一诉求,制作方面必须兼顾节目的原创性与去雷同化、去同质化、去类似化、去一窝蜂化,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即便是达不到模式的原创性,至少也应达到内容的原创性,拒绝裸的简单粗暴的抄袭,制作方向上在兼顾社会责任的同时,应以核心价值观为准绳,充分考量节目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导向、影响,尽可能地为社会输送正能量的精神食粮。[3]

(三)节目监管层方面

在节目监管层方面必须严把核心价值关,必须对节目的立意与宗旨进行严格审查。真人秀节目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出现的正能量的社会热点要尽可能地在节目上有所反映,以充分体现节目的正能量与参演明星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真人秀中所反映的参演明星不宜高高在上,将应其置于社会、民族、国家的整个大范畴之内,使之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与国家社会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使其能够在正能量的频率上与广大人民群众心心相通,并能够产生强烈共鸣,因此,真人秀节目更应倾向民生。[4]目前绝大多数真人秀节目最缺乏的就是节目的内涵与素质,针对这种情况,解决方法就是为这些节目灌输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理念,使得参演的明星们能够充分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与正确价值,培养明星们的任劳任怨的基本素质,而不是对于民生方面的工作实践应付了事。

三、 真人秀节目现象思考

(一)对真人秀节目的深入思考

从正面的观点来看,我国2015年爆发式出现的大量真人秀节目摒弃了传统节目的装腔作势,将节目、参演人员、事件以及经过的整个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彻底扭转了观众眼中电视节目假大空的恶劣印象,在令观众耳目一新的同时,真人秀节目的“真人”性质也将有违核心价值观等诸多问题抛在了观众与监管机构的面前,真人秀节目正因其真实性,所以其内容导向不可能完全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规范严格运作,这就出现了一方面真人秀节目深受大众喜爱,另一方面真人秀节目易出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问题。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我们看到,真人秀节目重在发挥明星对于社会的正确的明星示范效应,因以明星效应向全社会辐射正能量而不是恰恰相反,同时,应为观众提供内容健康,具思想性的节目内容。

(二)对真人秀节目的深刻反思

从电视产业真人秀节目的极速发展来看,事实上,真人秀节目已经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并且已经成为最具思想意识渗透性的重要一环,真人秀节目向全社会所传达的信息量与信息影响都已经达到了足以左右观众核心价值观的程度,真人秀节目的泛滥式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潜意识已经开始产生了潜默移化的影响,尤其是跨国公司所赞助的真人秀节目,更是完全参照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形制,从而必然会对我国的主流核心价值观产生强烈的震荡与冲击,有鉴于此,真人秀节目的效益考量应置于核心价值观之下,节目内容必须围绕核心价值观展开,而不应将核心价值观弃之于不顾。深入思考真人秀节目的上下游可能产生的链式效益与社会效益,针对其他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进行深刻反思,以其有违核心价值观等节目失误之处做为“前车之鉴”。

(三)对真人秀节目未来发展的探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的可持续注入,真人秀节目未来还将出现更强的个性化、更精准的细分化、更具黏性的小众化、更为规范的专业化,这些发展态势必然会将真人秀节目未来的发展推上一条可持续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同时真人秀节目由电视而网络,再由网络的线上延伸到线下的相关实体产业化,也将成为提振整个电视业态相关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音乐类真人秀节目可以将其中的音乐放到付费下载网站上,也可以制作成音频制品等,此外,真人秀节目可以在一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泛艺术化发展,即音乐类可以向舞蹈真人秀、娱乐真人秀等类型方向上进行泛化渗透,从核心价值观的视角来衡量,中国未来的真人秀节目将更触及民生、触及热点、触及心灵。

结语

2015年,成为真人秀节目的一个值得追忆的里程碑式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国电视荧屏上不仅爆发式地出现了大量的真人秀节目,而且这些真人秀节目上群星竞相闪耀。真人秀节目的火爆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电视史上曾经有过的任何电视形态,真人秀节目的火爆也带来了相当多的负面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真人秀节目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弱化甚至缺失,同时,亦存在着真人秀节目中的某些明星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示范问题,这些问题既存在着演员方面的责任,同时也为节目制作方、节目监管方等多方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核心价值观相左可以从演员自身素质上解决,同时,节目制作与监管方面更应与演员进行积极的沟通,从核心价值观方面更加严格地规约演员,使得演员们能够将更多的正能量带给期待着他们的中国观众。

参考文献:

[1]张亚茹.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的嫁接式结构研究――以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来职往》为例[J].今传媒,2011(12):33-34.

[2]李叶子.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基本元素――以《变形计》为例[J].今传媒,2012(6):9-10.

[3]巫喜玲.用节目元素法探讨益智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以央视《幸运52》、《开心辞典》和《联合对抗》为例[J].东南传播,2008(3):

26-27.

[4]韩可.探析真人秀节目编导的剧情架构意识――以《中国好声音》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2012(24):12-13.

上一篇:存在与虚无:解析电影《致命ID》人格分裂理论的... 下一篇:克难闯关 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