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

时间:2022-03-12 11:47:41

浅谈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

摘 要:本文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特点,对高速铁路工务专业维修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维修管理建议,为今后我国高速铁路建立与之适应的工务维修管理体系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铁路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等工务设施的设计、施工、维修标准也越来越高。工务设备是铁路基础设施的主要设备之一,要保证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必须对工务维修实施有效的管理,包括线桥设备管理、技术管理、修理管理和综合管理。而目前我们对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的管理经验还不是十分丰富,工务设备在高速运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维修方式、技术标准、检测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都与普通铁路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逐渐形成明晰的管理思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1.我国高速铁路的特点

中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地域温差较大,因此高铁路基、桥隧、轨道等基础设施的修建类型相对较为复杂,目前我国高铁不仅总里程长,并且还具有运行速度高、地质地形复杂、运营时间短的特点。针对我国高铁的特点,保证高铁的运行安全,必须要遵循“高可靠、高稳定、高平顺”的理念,还要有科学有效的维修管理体系。

2.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探讨

2.1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机制

根据高速铁路设备特点及运营情况,在对高速铁路工务设备全面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按照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原则,针对高铁在异物侵限、路基沉降、钢轨断裂、弹条折断、自然灾害、路外安全、工程缺陷等各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全面辨识高铁安全风险点,针对每一处安全风险点制定临时控制措施和彻底解决规划,确保每个风险点都处在管控状态。对安全风险较大的风险点,集中力量进行全面预防和整治,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发生几率。

2.2完善设备检查监测体系

完善高速铁路工务设备动、静态检查监控体系,充分利用先进的检查监控设备和科技手段,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检查监控,及时准确掌握高铁运营有关工务设备的信息和状况,确保高铁工务设备时刻处于监测控制状态。

2.2.1完善线路动态检查监测体系

充分利用确认车、动检车、探伤巡检车和车载、便携式等检查手段,掌握全线设备动态情况。一是充分利用既有的“安全与生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将高铁的各类检测资料录入系统进行管理。二是进一步强化动态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设专人负责管内动态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工作,不断提高检测数据的解读能力,提高数据的综合利用。特别是注意对每日确认车添乘数据和人工添乘便携仪器数据的收集和汇总,通过对数据的集散程度进行分析,锁定不良处所,并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详细分析。三是充分利用好每日确认车动态检查平台作用,通过科学的管理,确保问题一个不漏。

2.2.2完善静态检查监测体系

一是要加强轨道几何尺寸的周期性和经常性检查,严格根据文件规定的周期,充分利用精测小车、轨检仪、电子道尺等检查工具,对轨道几何尺寸和线形进行全面检查。二是加强轨道结构的检查,特别是对轨道板离缝、裂纹,宽接缝上挤,凸型挡台歪斜等病害的检查,同时严格按照总公司对无砟道床的检查要求和检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周期性检查和对检查资料的分析,深入了解无砟轨道的变化规律,为无砟道床的病害处理提供依据。三是加强对隧道口、上跨桥设备等重要部位安全隐患的检查排查。设备管理单位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隧道口、上跨桥等重点设备进行检查、抽查,确保工务设备状态良好、有效,能够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

2.3严格施工作业管理

一是牢固树立高铁线路设备日常维修“严检、慎修”的理念,严格执行高铁动道方案审批制度,高铁线路作业要坚持做到“病害未调查彻底不动道,方案未制定不动道,方案未经过审批不动道”的基本原则,严禁盲目蛮干,确保线路修理能够改善、优化行车条件。二是坚持重大或技术复杂的施工方案专家审查制度,凡是进行未遇到过的施工作业,必须根据施工内容进行方案审查或专家论证,确保施工技术可行、安全可控。三是严格执行施工作业质量回检制度,严格执行作业机具、材料定置管理制度,确保高铁施工作业绝对安全。

2.4规范技术台帐管理

根据基本规定,逐步健全、完善各类线路技术台帐,设备管理单位集中印制各种台账和检查表格的记录薄,细致明确填写方式和有关要求,做好日常技术台帐的动态管理,做到台帐与现场动态保持一致,确保各个车间及时修改、完善、更新,确保台帐数据与现场一致,全单位台帐格式一致。

2.5逐步建立数字化铁路管理模式

在摸索建设高速数字化铁路建设过程中,要力争做到创意新、起点高、规划远,要充分利用高速快捷的电脑网络平台,将高铁的生产管理工作模拟化、数字化。首先摸索建立高速铁路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要实现生产调度、高铁安全风险控制、设备台账、作业信息、动静态检测资料、人力资源、天窗管理等各类资料的高度融合。其次该系统要具有初步的智能化、自动化功能。根据动静态检测情况等设定条件后自动生成月度或周、日生产建议计划,还可以根据设定的设备检查周期、探伤周期等信息实现自动提醒功能。极大释放管理人员资料融合等方面的精力,为依规决策、科学决策提供平台。

2.6建立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

如何通过岗位竞争、收入分配等激发职工学知识、练技能的积极性是需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可以抓住专业能手和工人技师的评选为契机,逐步建立起高速铁路钢轨修理、线路道岔精调、线路精测、动静态资料分析、轨道板修补、钢轨焊接等业务素质高的专业小组,做好专家人才库的建立、完善,培养一支能打胜仗、敢打胜仗的队伍。

3.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高速铁路运营数量、运营里程在不断增加,运营时间越来越长,高速铁路新生问题也会逐渐出现,尤其是铁路路基、桥隧、轨道等基础设施在高速度、高密度列车荷载的冲击下以及自然灾害、外部环境条件的侵蚀、影响下会不断产生新的病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摸索高速铁路工务运营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完善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及时、全面的发现问题,科学、正确的解决问题,方可保证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和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康高亮.高速铁路工务运营维护与管理[J].中国铁路,2010(12):29-33.

[2]康高亮,陈东生,黎国清,田新宇,曲建军.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体系研究[J].铁路技术创新,2015(2):113-116.

上一篇:浅谈航运物流中船舶的适航问题 下一篇:河南高职会计实施分层次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