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临床特点分析

时间:2022-03-12 08:49:19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65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发病率、好发部位、发病类型等进行讨论。结果:经分析,继发性癫痫患者有11例,占6.7%。继发性癫痫好发部位是脑叶,且男性多于女性,常见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在脑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发病率。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且发病机制不同,一般和脑卒中类型、发作部位等存在密切关系,临床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脑卒中;继发性癫痫;临床特点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指脑卒中前没有癫痫病,脑卒中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癫痫发作并排除脑部和其他代谢性病变。一般的脑卒中部位和脑电检测到的痫样放电有一致性。史近年来,有统计结果显示[1],脑卒中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逐渐提高,且具有较高致残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脑卒中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其出现继发性癫痫的几率也逐渐升高,从而使患者病情更加严重,对其预后带来了很大影响[2]。通过进一步分析、了解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笔者选择2007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65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病理经头颅CT证实。其中男113例,女52例,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45岁,平均年龄为(62.31±4.14)岁。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有11例,均符合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诊断标准。

1.2方法[3]

分析脑卒中患者165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性别、继发性癫痫发病率、疾病好发部位、发病类型等进行统计。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若P

2、 结果

2.1继发性癫痫发生情况

经分析,继发性癫痫患者有11例,占6.7%(11/165),其中全身强直性痉挛发作5例,占45.5%(5/11),复杂部分性发作有2例,占18.2%(2/11),单纯部分性发作有3例,占27.3%(3/11),癫痫呈持续状态有1例,占9.0%(1/11)。

2.2继发性癫痫与性别、脑卒中部位及类型的关系

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在男性患者中十分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

表1比较继发性癫痫与性别、脑卒中部位及类型的关系

3、讨论

癫痫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在多种病因影响下,脑部神经元受损或者被破坏后高度同步化,并引起自限性异常放电,进而造成反复发作的暂时性脑功能紊乱综合征[5]。一般情况下,癫痫可以分为原发性癫痫与继发性癫痫,其中继发性癫痫是发生于多种脑部损伤或者代谢障碍的情况下。脑卒中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致残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并降低其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诊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6]。随着患者生存期的逐渐延长,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加重了患者的脑损害程度,也提高了死亡率。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发病机制还缺乏明确论断,但主流观点认为大部分脑内细胞能够抵抗癫痫,超过其损伤阈值之后才会进一步诱发癫痫,而脑卒中降低了该阈值,从而引发了继发性癫痫[7]。因此,临床上关于脑卒中和继发性癫痫相关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脑卒中一般分为缺血性、出血性,国内研究结果显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癫痫发病率(3.8%)高于缺血性脑卒中(1.4%)。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为发病后过度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降低了抽搐阈值,诱发癫痫,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为血肿破坏了脑组织的正常形态,继发性血管痉挛,进而引起癫痫。此外,病变部位为脑叶时,癫痫发病率比较高,皮质受累后,易引发癫痫,主要是皮质含有十分丰富的神经元,发生病理改变时容易出现异常放电。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脑叶病变的脑卒中患者在继发性癫痫方面的发病率比较高,且男性多于女性,常见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在脑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且发病机制不同,一般和脑卒中类型、发作部位等存在密切关系,临床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常杰,张云. 76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02): 226.

[2] 牛卫红,王金兰.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09): 109-110.

[3] 沈惠芬,徐玲芬,赵红艳. 老年脑卒中患者早发性癫痫的护理[J]. 护理杂志. 2011(05): 60-61.

[4] 童玉翠,周农. 脑卒中后癫痫再发的临床分析[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2(02): 114-116.

[5] 王艳,赵新利,吴新艳,等. 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疗效比较[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4(04): 312-314.

[6] 于连娟,曲秀娟. 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的辨证施护[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07): 99-100.

[7] 赵桂燕. 脑卒中患者继发性癫痫发作与病变性质的关系探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11): 47-48.

上一篇: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健康教育的探讨 下一篇:十个小帖士:让你做一个精明的商业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