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3DSMAX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3-12 04:11:17

信息技术在3DSMAX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索信息技术在3DSMAX教学改革中应用的实用性及可行性。方法:在3DSMAX教学中添加多元化多媒体信息技术,探讨其实用价值。结论: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真正让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大大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结果:对3DSMAX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Application Study of IT in the 3DSMAX Teaching Reform

Shen Guojun

(Enshi Polytechnic,Enshi44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actic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IT in the 3DSMAX teaching reform.Method:in 3DSMAX teaching for diversified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 explore it value.Conclusion:IT computer network,the real active learning to play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spirit of inquiry,has greatly increased the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Results:the 3DSMAX teaching refor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IT;Multimedia;Teaching;Reform

一、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开展,教育系统以及网上课程[1]的不断普及和完善,给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促使整个教育环境快速的发生变革。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正在产生深刻地变革,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传授的进程转变为以学生探索发展、自主学习等为主题的进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己成为当前教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研究力图通过创建针对课程教学进度的个人教学系统,并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学习和互动中引用,通过对它的使用效果的研究来探寻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能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缩短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研究提出个人教学系统在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发展对策。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由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共同收集到的实验前期、中期、末期的数据及对数据的分析中得出结论:个人教学系统[2]在3DSMAX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能够缩小个体差异。

二、教学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在国外,网上教学早已成为一种受国家高度重视的新兴教育方式[3]。美、英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的教学资源系统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通过系统,学习者可以获得想要学习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相关的全部资源和帮助。我国近几年来也特别重视网络教学,教育部高教厅[2000]10号文件的使网络教育的学历获得国家承认,这也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发展,而基于网络的开放方式,多种不同方式的教学系统呈现出来。因此,借鉴国内外教学资源系统在教学中的特点,创建能够针对我校中职学生实际情况的3DSMAX教学系统,并在教学中对个人教学系统的应用进行成效研究对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科以及其他专业软件教学及学生的发展都是很有益处的一件事情。

三、DSMAX个人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功能

(一)3DSMAX课程分析

3DSMAX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三维建模、动画、渲染软件,是制作建筑效果图和动画制作的专业工具。无论是室内建筑装饰效果图,还是室外建筑设计效果图,3DSMAX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都是实现创造力的最佳选择。3D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包括大家熟悉的家庭装修设计、建筑和室内设计、园林规划、工业造型家具设计、游戏动画、影视动画,还有不熟悉的医学,军事、地理、虚拟现实等等,而且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使用到这项技术。就业范围是很广泛和多样的。特别是近年来CG业界对高级人才可谓是求才若渴,三维设计经过几年的发展,进入到一种三维公司蓬勃发展而人力资源极度缺乏的时期,高级三维设计人员大量缺乏。但是,由于3DSMAX软件自身的复杂性,导致很多学生枉有一腔热情,最终只能在门前止步[4]。

(二)个人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功能

个人教学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教学互动、小组动态、教师动态、专业动态、学生自由空间。在“教学互动”栏目中,主要是针对于课堂教学相关的所有项目设计的。之所以把教学互动放在第一个位置,是因为这一栏当中包括了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在“小组动态”里体现的是团队协作成效的一个缩影。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合作已成为人们完成任务时最常见的形式,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学校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人才的摇篮,如何使学生们尽快获得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专业动态这个栏目的设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对于我们的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毕业后直接上岗,由此他们对于专业和行业上的信息很重要。在学生自由空间这个栏目中,里面内容的更新的上传完全由学生选出的学生代表来进行,也就是说这里的空间是完全自由的。

(三)个人教学系统在3DSMAX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凡是有兴趣的事务,学生总是想办法去认识它、接近它、获得它,并对他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的人,无论是科学方面还是文学艺术方面,都跟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是分不开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如果成绩低,挨了批评,收获少,师生关系不好,作业负担过重,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和情绪。因此,如何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个体差异在任何时候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起来,缩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争取共同进步。

四、个人教学系统在3DSMAX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研究准备

通过对课程的分析以及学习者的分析,在3DSMAX教学过程中引用建立的个人教学系统能够在教学结束后达到如下的四个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能够照顾到学生当中的个体差异。为了验证上述的假设,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运用到了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及实验法进行研究,直接地了解学生对3DSMAX个人教学系统引入教学当中的真实想法,从而得到最准确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过程

实验组班级与控制组班级的确定(通过两个班在上学期的Photoshop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来进行确定。一班人均成绩为86.5分,二班人均成绩为82分,由此确定二班为实验组,相对成绩较高的一班为控制组),实验组班级和控制组班级的初始状态(两个班级的学生们在入学以来接受的是同等教学方法下的课程学习,已经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技能,有设计软件Photoshop的学习经历,有一定的自能力。为了了解他们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学习差异四个方面的参照网上的一些相关的调查问卷),在实验组班级中细分班内小组成员的确定(为了能够在本学期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们的协作能力,在实验组班级当中,以五个人为一组的原则再细分了八个小组。他们的分组方法是根据上学期Photoshop成绩排名,分为1~8名、9~16名、17~24名、32~25名、39~33名,然后在这四个名次组当中依次取第一个人,在实验前各小组选出自己这一组的组长,并要求同学们学习拓展运动当中的方式,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符合小组特征的名字,也就是有一个代号表示自己的团队,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为他们的后续协作学习过程打好基础。一直以来的教学方法,我们也在作不断的改进,从以前的一次课投影教学,一次课上机教学,到现在的先进式的机房中,第一次课节演示讲解一节学生练习的方式,教学效率提高很多。但这种方式对于下课后师生交流方面、学生进度方面等内容是做得不到位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有意识的在培养学生之间的自主与协作学习能力,因此也对本班级按照学号分了八个小组,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能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三)研究结果分析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建立系统前的问卷调查分析,实验前的问卷调查分析进行分组,实验中期的试卷分析,实验后期的试卷分析以及进行学生访谈来进行收集相关数据。从收集的数据来看,在教学中引入课程的个人教学系统在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照顾个体差异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力。

五、结论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可以看出,个人教学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照顾了学生当中存在的个体差异问题。教师个人教学系统是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前沿、学法教法改革的试验,是网络学习的小型集约化活动平台[5]。教师设计个人教学系统、收集知识资源,是教师个人职业化发展的空间与手段,也是学校教育特色建设、教学水平提升的数字化反映,我们期望学校能够大力鼓励、扶持。

参考文献:

[1]王以宁.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行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2005,4

[3]朱春雷.校园网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教育,2006,10

[4]吴学东.网络教学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9:33-35

[5]刘惠琴.远程合作学习一让互联网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窗口[J].信息技术教育,2006,7:29-31

[作者简介]沈国钧(1971-),男,汉族,湖北嘉鱼县人,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图形图像与三维设计、控制理论与控制科学;工作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浅谈中职学校Photoshop教学设计与实践 下一篇:浅析高职院校智能排课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