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印度NIIT构建教学新模式

时间:2022-08-09 05:34:34

引入印度NIIT构建教学新模式

摘要:研究NIIT教学模式,分析MCLA、ISAS和Project的教学过程和实施效果,吸取它们的优点和成功之处,结合我国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办学条件,制定适合专业教学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

关键词:NIIT;软件技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3-0000-02

To Build a New Teaching Mode With India's NIIT

Liu Yanshu,Tang Chenghua,Zhang Kejian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Changsha410100,China)

Abstract:NIIT teaching model to analyze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MCLA,the ISAS,and Project,draw on their strengths and successes,combined with softwar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suited to professional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mode and appraisal methods.

Keywords:NIIT;Software technology;Teaching mode

借鉴印度NIIT的MCLA(榜样教学法)教学模式,采用项目驱动法,基于程序员职业岗位,将专业技能培养始终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在“专业+校内虚拟公司+校外实习基地”的课程建设模式下,工学结合,将真实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产品融入教学全过程, 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教学过程中实现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让学生逐步实现从学员到职工角色的转变。

一、NIIT教学模式理念

MCLA(Model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是印度NIIT教学模式的基础和核心,它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在全任务驱动中教学,强调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同步培养,IT业公认的教学模式。在MCLA方法指导下,整个学习是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首先提出一个来自业界的实际问题,接着用规范的分析、计划、实施和验证的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提出相类似的另一个实际问题,学员参照教师的方法和步骤来解决,使其能够举一反三,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解决一个新的实际问题。通过这样一种“学习―实践―提高”的过程,学员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而且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得到培养。MCLA教学模式适应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突出体现在:

(一)教学方法。体现了通过MCLA这一独特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总结提高―>独立实践―>总结提高”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搜索和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如何管理项目的时间表,准确地编制项目文档。这一教学方法充分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目标”的理念。

(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的“教与学”、“带与跟”紧密结合的软件工厂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的榜样,既注重课程本身的内容,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将工作任务引入课堂,逐步实现了教师向导师、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随着教师的言传身教,学员不仅能跟随教师尽快掌握知识点,也能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应的规范,如解决问题的步骤、对问题的标准分析解决步骤等,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三)考核方式。NIIT采用的是“ISAS+Project+在线考试”三结合的考核方式。ISAS是Information Search and Analysis Skills的缩写,即信息检索与分析技能。ISAS通过“选题分组搜索信息分析信息演讲答辩评分”六个阶段,实现对学生搜索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文档综合能力等能力的考核。Project的实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学期初提出一个项目需求,项目组(2名学生)进行需求分析,计划制定,合作分工,功能实现。项目经理(教师)定期检查进度,并为项目组提供相应的辅导。考核采取学生演示项目、教师提问的方式。Project强调实践能力、编程能力及交流和演讲能力的训练和考核。通过三个的高效结合,全方位多元化的考核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二、形成“基于工作任务逆向循环”的教学方法

课程团队在研究MCLA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特别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基于工作任务的逆向循环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思想:“一条主线”和“验证性应用”对应MCLA教学法的第一个环节,训练性应用对应着MCLA教学法的第二个环节、设计性应用对应着MCLA教学法的第三个环节,而创造性应用实践环节则采用WORKSHOP教学方法。在MCLA和WORKSHOP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还综合运用了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将这些方法融合演化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ISAS教学法。

workshop的教学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全程模拟软件开发过程的职场工作环境。一个workshop由三部分组成:基于场景的实验、资源工具包、教师关键技术的指导。首先由教师提出实验任务,然后学生借助于教师提前准备的资源工具包(里面有很多信息如进程、演示、工作帮助和其他资源)和老师的指导来完成实验,教师在实验之后会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最后的复结。Workshop模式让学生通过“下达任务―>学生实验(借助于资源工具包、教师指导)―>讨论总结”过程来提高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项目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煅炼。

“基于工作任务的逆向循环教学模式”整个教学循环就是从任务->学习->新任务的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学生在“做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归纳、提高”。每个模块单元(模块单元都是按工作任务划分的)分为六个教学环节,分别是:1.下发教学任务-教师向学生演示精选的项目案例,提出本单元学习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目的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2.探讨解决方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工作任务。目的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探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教师点评-教师综合分析学生的讨论结果,选取学生提出的优秀方案,并在此方案基础上进行讲解,完善改进方案,让学生建立成就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4.方法讲解-教师讲解案例中的关键技术,也就是本模块的重点知识。目的是掌握核心技术。5.知识拓展-每个项目不可能用到全部知识点,这个环节结合课程实训项目讲解相关理论。目的是扩展学生知识面。6.仿真或者真实项目实训。学生再次用学到的知识完成一个新的任务。由兼职教师组织项目实施和评价。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真实体验软件公司项目管理流程。

三、构建“专业+虚拟公司+企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依托与省内外软件企业以及合作办学企业,依据工学结合理念,构建了“专业+虚拟公司+企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楼内设立了用于软件开发的虚拟公司,采用公司化项目制运作机制,类似于印度的软件车间,优秀学生可以进入虚拟公司,在项目经理(通常是老师)的带领下完成项目模块的设计,提高团队合作水平。虚拟公司严格依照软件企业的管理规定和软件公司的技术开发规范来运作,教室里的师生关系在虚拟公司转变为经理和职员的关系。虚拟公司除了没有公章以外,其它方面就是一家软件公司。

虚拟公司的项目渠道主要有3类:①学校一直在加快信息化管理进程,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图书资料管理、网络平台等方面大量的软件项目众多;②部分教师来自于软件企业,而且长期承接软件项目开发任务;③一些学生逐步形成了项目团队,利用各种途径对外承接项目,如制作动态网站,小型管理系统,网络平台软件等。

课程的项目实践部分在虚拟公司完成,实训中的教学过程是项目经理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学生完成项目实训就是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一个过程。真实的项目经过提炼和加工后作为实验和实训的题材。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熟悉软件研发流程、掌握软件编程技能,为在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或者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通过“专业+虚拟公司+企业”的专业建设模式改变了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状况,更有利于学生实现“零距离”切入软件企业。

基于工作任务建构模块式实践教学内容,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通过完成具体项目的开发和实施的过程,引导学生完成模仿-理解-创新的学习过程,获得实战能力,最后完成实战项目。使学生从实际项目入手,学会分析问题、分解问题、解决问题,以项目为纽带,既保证了知识点的基本技能训练,更加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探索解决方案的积极性。

四、采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三结合”考核模式

通过研究NIIT的考核方式,软件技术专业的考核采用“三结合”模式,即“互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任课老师与企业专家”相结合。考核成绩由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和素质考核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项目设计过程考核,一般由5个学生组成一个项目小组,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设项目组长1名,主要利用课外时间完成,提交项目文档和软件,由兼职教师和任课教师组织;第二部分是项目设计结果的考核,项目小组以ISAS的方式演示自己的软件,并讲解需求分析、模块划分、设计思想和关键技术,并回答考核小组的提问,考试小组由企业专家(或兼职教师)和任课教师共同组成;第三部分是平时的听课、实践、考勤、阶段性验收、作业,由任课教师随堂记录。

“三结合”进行考核模式打破了过去单一的理论评价或结果评价的方式,也改变过去以教师主观评价不公平、不客观的局面,既重结果(项目讲解)、也不忽视过程(设计周期),既能够让成绩优秀者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以点带面充分调动了团队的参与意识,也充分考虑了部分同学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全面考察,更加客观科学。

五、结论

NIIT培养模式受到学生的好评,在能力培养方面已显露出其诸多优势,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吸收NIIT的先进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理念,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上手快、后劲足”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是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曙荣.NIIT合作办学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6)

[2]党焕珍.基于NIIT培养模式的高职软件人才的培养思路[J].大家.2010(13)

[作者简介]

刘彦姝(1976-),女,湖南祁东人,副教授 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处理技术,高职教育;唐乘花(1968-),女,湖南长沙人,副编审,硕士,研究方向:出版与发行、高职教育;张克俭(1962-),女,湖南长沙人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课程1+2教学模式实证研究”(项目编号:XJK06CZ010)

上一篇:高校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探讨 下一篇:小议初中历史教学如何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