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革新

时间:2022-03-11 11:00:53

浅谈新时代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革新

摘要: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虽然没有前两年炒的火爆,但竞争已经悄然升级。随着移动网络、移动终端和移动业务的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正不断扩大,移动应用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从传统互联网公司到纯粹的移动互联网公司,都在深耕细作,为移动互联网消费带来了快速增长。2014年,随之衍生的信息技术的革新也将应运而起,移动互联网会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革新

1、宽带网络将大规模普及

按照国务院在2013年8月1日印发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中规划的宽带普及提速发展时间表,2014年到2015年为我国的宽带推广普及阶段,重点解决网络覆盖。因此,2014年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高峰,城市地区光纤到户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将加速扩大;农村地区将采用无线技术加快宽带网络向行政村延伸;3G覆盖范围和深度将持续扩大,并将推动TD-LTE规模化商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加速互联互通;国家骨干网络得到进一步优化。

2、4G催化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创新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TD-LTE牌照。在3G商用近五年之后,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终于拿到了启动4G商用的资格,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也将发生深刻变化。手机游戏、手机视频和网络音乐等不再过多受移动网络速度限制,用户和流量将显著增长;个人云服务会被赋予更多云计算的含义;移动电子商务等将更加普及;可穿戴式设备将进入普通消费层面;家庭智能应用将为流动性较强的客户提供方便;高速的4G网络给无线城市提供广阔空间。

3、终端设备厂商布局移动终端研发

面对移动互联网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终端厂商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2013年12月联想移动互联(武汉)产业基地的落成,正式宣告了这家PC厂商正在向PC+厂商全面转型。抛弃PC,完全以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对新产品定调,迎合移动信息消费的策略,让联想锁定苹果和三星作为新的竞争对手。智能Google glass、咕咚手环、iWatch、运动感应器等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不仅有助于传统硬件产业的转型,还给可穿戴计算、传感器、材料技术、医疗等相关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4、C2B服务雏形改变传统电子商务

移动和O2O时代的电子商务将会具备随时随地随身、数字化顾客管理(CRM)、基于地理位置服务(LBS)、大数据和延伸线下服务场景五大特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不再受“在线”的局限,用户信息、便捷支付、积分和会员卡数据体系,促使用户黏性更高,传统零售企业将可以更加方便的开展CRM数字化管理,并进一步开展全商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帮助商家开展需求调研和品牌分析、指导商品研发、生产。“天猫预售”于2013年9月打造的海尔3721项目,正是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分析,采用了模块化定制和软性生产――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C2B新型商业模式服务已逐渐成型。

5、巨头并购布局移动互联

2013年,是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争夺最为惨烈的一年,曾经分属在不同产业领域的巨头,纷纷涌入移动互联网领域抢占用户入口、瓜分数据流量。在传统互联网领域,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对移动互联入口的抢占从竞购布局走向直接对抗。腾讯最先凭借微信与运营商对话。阿里巴巴参股新浪微博和高德地图,投资丁丁优惠、快的打车等产品,针对微信倾力营销“来往”客户端,快速布局移动互联网;百度收购91无线,为爱奇艺并购PPS视频业务,向糯米投资,进行“移动搜索+地图LBS+APP分发+移动视频”的移动互联网布局。基于社交的精准营销和数据储备,将助推传统产业中的美食、旅游、租车、房产等典型产业的变革。

6、BYOD时代的移动办公趋势

3G乃至今天4G落地,wi-fi覆盖铺开,为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和企业网奠定了基础,也为桌面虚拟化技术等BYOD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先决条件。丰富的终端类型、海量的APP、多样化的周边系统,对BYOD系统也提出了更强的开放性要求,比如办公应用从传统PC向智能终端平滑推送,与企业现有系统的对接(CA、AD、ERP等),与APP的联动等。随着云存储、底层原生跨平台语言、兼容技术、接口技术、智能终端/外设等的发展,移动办公的区域更广泛、沟通更及时、条件更完善。随着移动互联网进程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加入到BYOD的浪潮中,享受移动化办公带来的便捷。

7、互联网金融将向深层次领域发展

阿里小额贷款、百发、众安保险等新名词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炙手可热的新亮点。尽管互联网企业向金融领域进军已经摆出了强势态度,但从政策层面来看,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当前互联网企业经营金融理财产品没有获得国家相关的资质许可,必须与传统的金融机构合作,以提供网上金融理财产品销售的网络渠道和平台支持方式开展金融业务。但是,随着国家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小组成立以及相关监管措施的出台,预计2014年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道路将会更加宽广,涉及的业务将更为多样化,营销方式将突破与传统金融企业合作这一单一模式。

8、金融机构涉足移动互联领域

手机银行如今成为整合“移动金融+移动生活”产业链的开放门户。与运营商合作,是金融机构涉足移动互联领域、移动支付、移动金融领域的一条捷径。在移动支付、客户及渠道资源共享、账户结算以及集团客户通信业务整体解决方案等领域,金融机构和运营商将存在非常大的合作机会与空间。同时,“微银行”的推出,让微信支付、微信理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引入定位服务、社交化营销手段和银行的多重安全认证手段,实现网点排队预约、理财产品查询、购买等功能。微信将成为银行、基金业的互联网金融实验田。

上一篇:浅谈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体会 下一篇: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