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宝宝不能承受之“重”

时间:2022-03-11 09:59:36

肥胖,宝宝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刘薇,女,1995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系,儿科主任医师,天津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分别于《中华儿科》等医学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几十篇、在国家和省市级报刊刊登健康科普文章60余万字,在《中国漫画》等报刊发表绘画作品数十幅,参与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绘制插图。

胖嘟嘟的小圆脸、藕节一样的手臂、憨态可掬的表情、圆润的身材……这样的宝宝可是人见人爱的小天使。不过,当宝宝越长越胖、身体愈来愈沉、举止越来越笨拙,甚至在皮肤皱褶处出现湿疹、活动后有轻微的喘息、入睡后有鼾声,妈妈就会开始担心了。如果此时告诉妈妈,这样的宝宝还可能出现高脂血症、血糖增高等现象,估计妈妈就会坐卧不宁了吧!

小测试:谁家有超重宝宝?

1.爸爸妈妈属于“健美型”的人士,全家人都算得上身材高大?

2.在怀孕期间,准妈妈有些不良习惯,比如:喷云吐雾或饮酒,用吸烟或酒精来减压?

3.为了生个健康宝宝,准妈妈牺牲自己的身材大吃特吃,结果大腹便便、营养过剩?

4.宝宝出生时,妈妈的年龄已经在35岁以上,是“高龄”英雄母亲?

5.小宝宝出生时体重在4千克(Kg)以上?

6.不管是用母乳还是奶粉喂养,平时宝宝根本不喝一滴水,只喝果汁、饮料?

7.尽管喝起奶来没完没了,妈妈还总是怕宝宝受委屈、没吃饱,一个劲儿地“加料”?

8.自从添加辅食,宝宝就养成了零食不断的毛病?

9.吃了睡、睡了吃,小宝宝一直是喜静不喜欢动的宅男(女)?

10.妈妈只知道关心宝宝的饮食起居,从没注意到宝宝的情绪和心理发育?

以上10项,每一条成立都会为宝宝超重增加5%的概率哟,聪明的妈妈快算一算自己宝宝“可能超重的系数”吧。

基础篇・

Q&A 10个与宝宝超重有关的细节

Q1:到底什么是“体重”?

A1:监测宝宝生长发育的指标,常用参数便是体重和身长(高),其中或穿着已知重量的衣物称量得到的身体重量即为体重。体重常用的计量单位是千克(Kg)。要想知道宝宝是否超重,甚至是否罹患了肥胖症,妈妈就应当弄清楚宝宝的正常体重应该是多少,并且最好能掌握为宝宝测量体重的标准方法。

Q2:应该怎样测量宝宝的体重呢?

A2:首先应当让宝宝在测量前排空大小便,除去鞋帽、衣服、被子,以落地式50千克杠杆秤,灵敏度为克,刻度、标记清晰的磅秤连续测量三次,采用两个相近数字的平均数作为记录数字,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半岁以内的宝宝应当每月称一次体重,其后隔半年称一次体重,并可通过定期测量体重绘制成体重增长曲线。

Q3:宝宝的标准体重是多少?

A3: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的体重平均为3至3.3千克左右;到达满月时,体重至少应增加800克至1千克;等到3个月大的时候,宝宝的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满1岁(12个月)时,体重应增长为出生时的3倍;到2岁(24个月)的时候,体重应增长为出生时的4倍。不同月段的男女宝宝体重参考值如下――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0~36个月女宝宝体重参考表(千克)

月龄 -2SD -1SD 平均值 +1SD +2SD

0 2.4 2.8 3.2 3.7 4.2

1 3.2 3.6 4.2 4.8 5.5

2 3.9 4.5 5.1 5.8 6.6

3 4.5 5.2 5.8 6.6 7.5

4 5.0 5.7 6.4 7.3 8.2

5 5.4 6.1 6.9 7.8 8.8

6 5.7 6.5 7.3 8.2 9.3

7 6.0 6.8 7.6 8.6 9.8

8 6.3 7.0 7.9 9.0 10.2

9 6.5 7.3 8.2 9.3 10.5

10 6.7 7.5 8.5 9.6 10.9

11 6.9 7.7 8.7 9.9 11.2

12 7.0 7.9 8.9 10.1 11.5

13 7.2 8.1 9.2 10.4 11.8

14 7.4 8.3 9.4 10.6 12.1

15 7.6 8.5 9.6 10.9 12.4

16 7.7 8.7 9.8 11.1 12.6

17 7.9 8.9 10.0 11.4 12.9

18 8.1 9.1 10.2 11.6 13.2

19 8.2 9.2 10.4 11.8 13.5

20 8.4 9.4 10.6 12.1 13.7

21 8.6 9.6 10.9 12.3 14.0

22 8.7 9.8 11.1 12.5 14.3

23 8.9 10.0 11.3 12.8 14.6

24 9.0 10.2 11.5 13.0 14.8

25 9.2 10.3 11.7 13.3 15.1

26 9.4 10.5 11.9 13.5 15.4

27 9.5 10.7 12.1 13.7 15.7

28 9.7 10.9 12.3 14.0 16.0

29 9.8 11.1 12.5 14.2 16.2

30 10.0 11.2 12.7 14.4 16.5

31 10.1 11.4 12.9 14.7 16.8

建议:如果妈妈只关注宝宝的身体健康、忽视他的情感需要,结果他就会开始长胖!

措施:行动撑起爱的天空

要知道宝宝除了靠眼睛、耳朵等常规器官来认识这个世界,还会动用嘴巴、皮肤等特殊的“探测器”来感知一切,当很长时间没有人时,宝宝的皮肤就会“饥渴”。所以,妈妈们要通过微笑、细语、亲吻和触摸来时刻告诉宝宝,我真的很爱你哟!此外,行为矫正也是关键技术,应当以家庭为单位把饮食调整和健康教育贯彻始终,以日常生活为控制场所,肥胖儿童、家长、教师、医务人员共同设计方案并通力合作去完成。

出生后在襁褓中的宝宝就应该得到妈妈轻柔的抚摩,能使宝宝安静并放松。

5到8个月的宝宝非常喜欢从妈妈的手中接过来可爱的玩具,握在手掌中。

9至11个月的宝宝愿意在温暖的双手的牵引和支撑下站起来、走来走去。

对于12个月的宝宝,就算音乐还听不懂,却也可以用来做手舞足蹈的伴奏乐了。

出镜宝宝:天天

性别:女

年龄:31个月

体重:18.2千克

特点:从小到大,步步领先

纸上诊断:天生遗传富态型的贵妃宝宝

超重原因:基因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一点上大家都很明白,爸爸妈妈的身材的确可能预示着宝宝将来的样子。再加上有的妈妈在怀孕时不太注意保健,只知道要好好补充营养,结果宝宝一出生就体重超标,那么将来宝宝比起其他孩子来更有可能体重“超重”!

建议:如果爸爸妈妈本身就比较丰腴,宝宝出生已经是个“大块头”,请加强体重监控。

措施:在计划中远离肥胖

如果宝宝出生时体重超过了4千克,不仅出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长大以后身材发福,出现高血脂、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也会比一般人要高一些。补救的办法就是培养宝宝良好的进食习惯、控制体重从娃娃抓起!1岁以内要力争维持宝宝的正常体重,避免摄入过量热卡,多吃水果蔬菜、粗粮制品,保证正常生长发育营养需要;运动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1至2个月的宝宝一般只可在奶水中加入少许浓度5%的米汤。

4个月的宝宝开始正式添加辅食,但切忌许多食物一起尝试,造成消化不良。

7至8个月的宝宝每天饮奶不应超过800毫升,并配合丰富健康的食物。

12个月的宝宝要开始训练养成良好的进餐“气质”,坚决拒绝“垃圾”零食。

上一篇:像海明威一样出海垂钓 下一篇:海底劳感动服务招商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