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

时间:2022-03-11 02:06:30

寻觅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

在长三角,信达针织机械有限公司是诸多中小企业的一个典型。规模不大,工人也不多,虽然每年都有盈利但金额不是很多。但是,它却是中国纺织机械中小企业的典型代表。在总经理程建国眼中,信达的未来发展,也将以此为基点扬帆起航,并参与国际竞争。

塑造品牌 赢在世界

在信达机械的车间里,总经理苏建国把自主设计的标识展示给本刊记者看。“以前我们每年生产几万台机器,但销往东南亚之后往往贴上别人的标识。我们产品的过硬质量都在给别人脸上贴金。”对于过去的贴牌生产,苏建国总经理有些无奈。正因如此,信达才力求塑造自己的品牌,参与国际竞争。苏建国说。

企业的成功,需要一个科学的理念,更需要一个有勇有谋的领导者。在员工眼里,苏建国总经理就是一个这样的人。2007年,一句外语不懂的苏建国只身远赴东南亚,宣传推广信达手摇针织机。在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孟加拉国,程建国用一把螺丝刀给外国经销商演示了信达手摇横机的过硬质量。拆卸、组装、演示,老外们啧啧赞叹……就是凭着这种冲劲儿,程建国总经理在孟加拉进一步拓展了信达机械的销路,塑立了信达手摇针织机的良好品牌形象。

对于信达,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难题是每年几万台的固有销售量,严重限制了信达机械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归根结底,是“生产-国外经销商贴牌-销售”的模式所带来的弊端。“生产的决定权在我这,而销售却是掌握在别人手里。尽管我们有更进步的生产能力,但是生产出来所面临的销售困境也令人无所适从。”

据程建国总经理预计,打造信达自己的品牌,每年将至少多销售几千台,如果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市场前景也将更为广阔。

苏建国说,在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相较我国相对低廉,与此同时,当地还以手摇针织机为主要纺织工具,因此选择将东南亚国家作为主要市场是根据国内外现状而审时度势作出的明智抉择。

科学管理 有序经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用来形容信达机械再恰当不过了。信达机械从诞生之日起,就严格规范生产和管理。“安全第一、员工之上”的理念在信达机械早已经达成共识。

在我国《劳动合同法》颁布施行以后,对于长三角诸多的中小企业而言,意味着生产成本的高度提升,但和个别工厂裁减工人等缩减成本的措施不同,信达则是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进行生产和管理。这意味着每年信达至少多支出50万元来为工人上劳动保险等费用。据苏建国总经理介绍,每年用于工人的工资和保险等相关费用就达到几百万元,信达的员工待遇,在同类企业中一直处于中上游。

“企业生产所必备的我们都要有,按规定员工所应该有的待遇,我们都要满足。只有这样,员工工作才无后顾之忧,企业发展才有坚强的后盾。”苏建国总经理说。

机遇中迎接挑战

2008年,对于和纺织相关的企业而言注定是艰难的一年,尽管国家对相关企业进行了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但对于诸多困境中的中小企业而言,仍然是举步维艰。在长三角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中,信达机械只是其中的一个。

苏建国总经理说,困境是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的难题,而能在困境中走出来的企业才能最终屹立不倒,取得成功。信达,希望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

最早,信达的主要市场以国内为主。而今,随着国内电脑针织机的发展,信达已经完成了企业生产的转型,开始将手摇横机和半自动横机的销售市场拓展到国外。据统计,信达的70%的市场集中在东南亚的孟加拉、泰国和越南,国内目前的市场份额只占一层左右。

苏建国说,信达的发展一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工业生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成为信达机械发展的严峻挑战。而纺织企业的出口退税、地处全国百强县前列的江苏常熟、手摇横机领域诸多其他品牌的相继凋敝,以及信达机械上上下下的进取心,都是信达未来发展的良好保障和难得机遇。

上一篇:魄力书写的传奇征程 下一篇:贝塔斯曼停业给中国企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