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路在公园中的功能与铺设原则探讨

时间:2022-03-10 11:46:15

景观园路在公园中的功能与铺设原则探讨

【摘要】在景区中能有序顺畅的游览,并给游客们留下愉悦的心情,细节是打动游人的关键,这就体现了交通网络的重要性。在设计中遵循园路的规划设计原则,协调园路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园路能真正体现出功能美与艺术美。

【关键词】绿化;景观;园路;设置;功能;规划;施工

一、园路的功能

园路作为园林中的脉络,是园内各景区、景点、建筑主体等的连接纽带,是贯穿全园的交通网,在园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划分园林空间

园林中主要利用基地的地势、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和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目的在于增加园区的空间层次,使一幅幅画景不断的展现在游人的眼前。游客既能有序的遍游全园又能根据个人需要选择交通路线,深入到各个景区或景点,以及人流的分布、集散和疏导,纵横交错的交通网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园路能将整个园区内看似零散的各景区、景点以自身为纽带,通过有意的布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

1.2引导游览

园路像编辑一样,对园区景观进行筛选与裁剪,使游人能按所规划设计意图、路线游览,将最好的景色展现给游客。园路能让游客有序的观赏,把整个园区景观的节奏和韵律清晰有序的传达给游客,因此园路的引导性在园林中的作用可见而知。随着游客的行进,各种景色逐渐接近,或戏剧性地突然出现,这一切都使游客在心里产生兴奋感,获得一种满足,园路是游客们的第二个导游,给游客们以步移景异、观景连续多变的感受。

1.3丰富景观

园路在园林中不仅可以划分组织空间、引导游览,还有丰富景观的重要作用,也是园林内风景组成的重要元素。笔直宽阔的干道,蜿蜒起伏的曲线,五彩缤纷的路面铺装,或高低起伏的地雕都可以是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给人以美的感受。再与周围的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等景观搭配在一起,不仅给园林内的景观增添了不少色彩,达到了相辅相成,路景合一的艺术效果,而且还起到了丰富园林景观的作用,共同构成了艺术的统一体。

二、园路的分类

园路的等级分类不同于城市道路的分类,园路的分类根据性质、功能和结构类型可分为主要园路、次要园路、游戏小路、园务路及路堑型、路堤型和特殊型几种。以及根据铺装材料和方式的不同也可分为数种路型。在满足了园区内游人的基本的交通需求外,适时增开小路,增加道路的通性和趣味性。

三、园路自身的引导功能介绍

3.1园路自身的引导性

在园林景观中,园路其自身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它引导着游客们从一个参观景点至另一个参观景点,将物、景一一展现在游人眼前,此起彼伏的贯穿着整个园区。园区将道路多设置为主要和次要通道等交通网,利用小广场、植被群、水景等与园路相结合进行对游客的引导。

3.2园路与铺装

地面铺装既有美观性,又有着引导性的一方面,也是园林景观的一个元素组成部分。在园林铺装设计中会采用直线形的线条铺装引导游人游览景点,但曲线也是在园林中制造惊喜的常用法;在需要游人驻足停留的场所,经常采用无方向性或稳定性的铺装方式;当需要游人关注某一重要的景点之时,则采用聚向景点方向的走向的铺装。另外,通过铺装线条的变化,可以强化空间感,比如用平行于视平线的线条强调铺装面的宽度,用垂直于视平线的铺装线条强调深度,合理利用这一功能可以在视觉上调整空间大小,起到使小空间变大,窄路变宽等效果。

园路的铺装,通过其质感、色彩、纹样和尺度的相互结合,可以引导游人视线,同时还直接给人以美的享受,增强了园林艺术的效果。

3.3园路与踏步和坡道

随着微地形、地势的变化,各种不同姿态蜿蜒起伏的园路,可以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与园区内的建筑、植物等元素组合成景。

人们在站在一个空间中,往往会认为地势稍高或较高的空间会比地势低或平地的空间重要性强一些。踏步和坡道就是连接高低地势的纽带,将景点或作者的设计意图烘托出来,将游人诱导、暗示至此。即使单一的景点,由于是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去看,也能形成景致各异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因景得路。

3.4园路与建筑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游人干扰建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前设立小型广场或者加宽的路面,形成分支。园林中的建筑是供人们游憩和观赏用的,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通过园区的建造体现出建筑本身就具有观赏和被观赏性的作用。在园区中加以山、水或石的配合成为另一道风景线,是自然和谐的变化,是柔和的、交融的完美体现,是建筑本身与环境的相协调。

3.5园路与山石

在园林中置石与掇山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特色之一,有“无园不石”之说。因为石头有天然的轮廓造型,质地粗实而纯净,是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间恰当的协调介质。构成山地景观、组织空间、丰富园林的观赏内容,提供建筑与植物需要的不同环境。利用山石结合这一特点,隐性道路的围绕,加以植物和水体的搭配组成一道别样的风景,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清新感。园林的交叉路口或转弯处设置假山或石体,既能疏导交通,又能达到美观的作用,让园林的层次感更强,内容更丰富,让视觉效果更协调。

3.6园路与水体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是密不可分的,掇山必须顾及理水。水与凝重敦厚的山相比,显得透施婉转,妩媚动人,别有情调,能使园林产生很多生动活泼的景观。因此,水在园林中的运用更几乎可说是必须的,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元素,比较理想的处理手法。利用水的灵性,将整个园林灵活的聚焦在一点处,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会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

3.7园路与植被

时而弯曲时而笔直的园路将园区内有限的空间无形中扩展了,配以绿地草坪、树丛植被,疏密相当、高低错落有致,予以达到四季景异,自然活泼的目的。利用花木的季节性,构成四季不同景色,利用花木的姿态、线条、色相等特点,形态各异的景观,协调环境,吸引游客的视线,加以道路的引导,将游客诱导至景点处。在园林内局部的浓密布置,高低阻隔,设置的障景,即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具有美观的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成效。园路的交叉口处,可以设置中心绿岛,回车岛,花钵,花树坛等,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

四、园路规划原则

园路规划在整个园林景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遵循园林中的尺度和密度,有主有次,有确定的设计方向性的合理规划,因地制宜,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道路的循环性、因景设路及园路的多样性等原则进行规划。

合理的园路规划是引导游人能否合理游览、交通路线是否畅通的重要体现。对立面的形式布局,根据实际情况所需功能收放宽度尺寸,使园路灵活多变,达到各求所需,各其所用的目的。

五、园路的布局形式

园林道路在规划设计时应以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要根据园区所处的地形、地貌、园区的特色,设计者的意图表现、景观特点的分布、园区艺术等所需的综合因素将园路进行考虑和合理划分、人性化设计。园林多采用自然式布局,以山水为中心,或规则式布局,加以植物的配置,将园区景观打造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园林景区。

参考文献:

[1]《道路景观设计》章俊华、雷芸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

[2]《园林规划设计》梁明 赵小平 王亚娟,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1;

[3]《园林铺地设计》毛培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

[4]《景观建筑构造与设计》丁平 王君,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8;

上一篇:简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因素与对策 下一篇:浅析园林绿化中实现建筑节能的途径